分享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襄阳孙金福 2021-02-16

2021214日(大年初三)下午2点,参观位于东莞市余屋村——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据宗祠介绍:余氏先世为福建人,五代十国时,迁居韶关的曲江,到了襄公余靖,因豪杰之才,崛起于宋朝,为“四诗”之一,他的文章和政绩,显赫光辉,于是,曲江的余氏,便成为望族,以后,子孙渐渐蓄衍。三世孙名嗣昌,字之才,开始迁居东莞的紫泥巷,居住了四代,有叫德新的,再迁东莞的侯山,子孙比曲江更为盛大,这是襄公的遗下的福泽继承延续。

  

余氏宗祠长53米,宽17.4米,总面积约922平方米。红石青砖构筑,分四进,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碑刻"余氏祠堂记"一块,为明朝弘治元年(1488)所刻,是进士中宪大夫、户部尚书郎陈嘉言撰文并书篆的。正门横匾书"余氏宗祠",第二进有一木匾,正面书"风采流芳",背面书"两朝良弼",为浦江阮尚忠题。该碑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为研究东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