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清代石狮一对
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达摩亭)、西方圣人殿(毗卢殿)。常住院山门为1974年重修。门额悬匾“少林寺”为仿清康熙帝御笔。原匾毁于1928年军阀混战。那一年三月,“倒戈将军”石友三和冯玉祥部下旅长苏明启两次火烧少林寺。尤为惨烈的是第二次,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至少林寺,将方丈院以南建筑尽毁一炬。
入得山门便是狭长的甬道。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下的碑林,大约有二十多通历代石碑。
甬路东原慈云堂内为碑廊,廊内陈列从唐代到清代的碑刻百多通。路西为锤谱堂。
↓后建的天王殿,康熙题匾原悬挂在这里。天王殿内所悬“天下第一祖庭”匾,为乾隆御笔所题。同样这也是复制品。
↓过天王殿是一廓落庭院,有几通极为重要的碑刻安厝在这里。北方月台上巍巍屹立大雄殿。
这些重要的碑刻被镶入后建的碑楼内,后配置的龟趺被游人摸得锃亮。

↓大雄殿东侧紧那罗殿前的碑刻最有价值。如下图乾隆帝驻跸少林寺常住院方丈室留题诗碑。
↓
尤其是双面碑文的唐《太宗文皇帝御书碑》。下图中与《唐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并列的碑刻为明嘉靖四十四年立《小山禅师行实碑铭》。小山是曹洞宗第二十四代正宗传人。《小山禅师行实碑铭》的碑阳,是鱼认为少林寺碑刻中最有分量的一通碑--《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
《太宗文皇帝御书碑》是为少林寺赢得寰宇名望的一座碑,某种意义上说是最有价值的一通碑,刻于唐武德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辅佐他平定王世充的十三棍僧而立,碑文记载着十三棍僧的名字和这段非比寻常的史实。不过,让少林寺蜚声中外的不是李世民亲题的这通碑,而是1982年根据这通碑的碑文内容改编拍摄的一部名叫《少林寺》电影。影片的全球公映,让少林寺声播寰宇。
《唐皇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位于少林寺鼓楼前,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碑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秦王李世民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颁发的《告少林寺上座书》,内容是表彰少林十三武僧助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所立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下部是由裴凗撰文并书丹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主要记述少林寺从创建到开元年间的历史。碑的背面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十三棍僧而赐封少林寺的物品及参战有功的十三武僧的名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是研究少林寺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被称为少林第一名碑。(摘自360百科)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的画面将佛、道、儒三教教主绘为一体,整体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艺术地表达了三教合一这一理念。图上方刻有唐肃宗李亨的“三教圣像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此赞语点明了三教九流的思想本源,最后归结为“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阐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图下方是曹洞宗宗谱,刻有自青原行思到幻休润公等二十三代世系谱,其下刻少林寺众执事及参学门人名字。这个宗谱意在点明少林寺是曹洞正宗,是禅宗祖庭。
此画像的作者是自称“酒狂仙客”、“三教中人”的朱载堉,明乐律学家、历学家,他原郑藩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朱元璋九世孙。父亲的削藩复藩让他勘破红尘,转而苦读著述。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父朱厚烷病逝,朱载堉拒袭爵位,布衣一生撰述不辍。朱载堉尤善音律、历法,先后撰写《乐律全书》、《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乐学新说》、《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等著作。朱载堉是中国乐律学史上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创立“十二平均律”数理和音准的科学家,在国际音乐学界享有盛誉。此外,他还擅长数学与天文学,在美术、哲学、文学方面造诣很深,被西方学界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圣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人物”。
↓明代曹洞宗禅师画像碑。鱼觉着有历代画师摩画达摩祖师的神韵。
↓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1986年重建。大雄宝殿东侧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
↓藏经阁月台下有口明代万历四年十一月铸造的大铁锅。
↓方丈院,居中建筑为方丈室。清代建筑。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这里是少林寺为数不多的建筑。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9月30日,游少林寺后,驻跸在这里。因此方丈室又称“龙庭”。乾隆为此赋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该诗被勒石置于紧那罗殿前。
↓方丈室为游客禁区,只能远观。
↓方丈室东配房南侧有株藤缠柏。

↓立雪亭又称达摩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法王寺住持神光禅师(二祖慧可的老师)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另一说是二祖慧可。
↓殿内神龛中供奉明嘉靖十年(1531年)铸达摩祖师的铜坐像,两侧分立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方悬挂着被火烧烤过的匾额“雪印心珠”,清乾隆帝御笔亲题。这也是少林寺仅存的一方御笔题匾。
↓立雪亭北是西方圣人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
少林寺以菩提达摩闻达,以十三棍僧鹊起。因棍僧而受皇帝眷顾,因棍僧助建国军樊钟秀狙击石友三部众而罹难。今又因棍僧而扶摇直上。鱼用目光触碰常住院内簇新的殿堂,心中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