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东宏信】你不可不知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全套路!(附风险管控资料合集PDF)

 qhxsina 2021-02-17

来源:远东资信研究部
作者:翁欣

“资料包大放送”活动又开始啦!

这次为大家整理的是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控】干货文章

扫码 后台回复“515即可获得

文末加“保理君”好友

更多更全干货等你来领取!


供应链金融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将资金流有效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

供应链具有跨行业、跨地区及多主体的特征使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类型,详细介绍了应收类、预付类、存货类不同业务模式下的风险点做详细解析,并对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

供应链金融以银行为核心,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管理,并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按照业务类型,主要分为应收类业务、预付类业务和存货类业务。

应收类业务主要针对上游供应商企业融资,预付类业务主要针对下游经销商融资,存货类业务对于存货做质押融资。

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系统性风险,对于供应链金融,主要指质押物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质押物实际价值低于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额度时。

中小企业可能会出现违约,进而就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市场风险多发生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存货融资模式。

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普遍存在的风险,供应链涉及的主体相对其他业务较多,结构关系更为复杂,且当前供应链风险管理在我国还不成熟,业务操作流程有待进一步的修正和检验,这就使得操作风险的管理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

在操作环节中,供应链金融业务容易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出具假仓单和入库凭证,造成损失的情形。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履行先前承诺,未将贷款按时或者完全归还给债权人,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一种违约行为。

在供应链金融中表现为中小企业由于主观或者客观条件和 原因未能及时偿还借款本息,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信息透明度,规模小,资金少,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面临种种挑战,结果可能会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进而对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合适不匹配的金融服务造成损失。

法律风险则是由于法律因素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金融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存在较大的差异,原先符合传统信贷业务的法律法规并不适合供应链金融,法律的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针对动产质押的排他性问题,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二、不同模式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

(一)应收类业务主要风险

应收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针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主要分为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保理融资。应收类业务主要风险有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

图1:应收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远东资信整理

1.法律风险

应收类供应链金融法律风险最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效力风险。

第一,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效力与合同抵消权的对抗性未明确。

《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附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

这就意味着在实际业务中,借款企业向核心企业卖出货物,借款企业用应收账款向银行发生融资,同时核心企业与借款企业互有贸易往来,货币面值相差不大。

在借款企业发生违约时,银行要求核心企业履行担保责任,核心企业可以以《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抗辩,说自己的债务和对方的债务已经抵消,从而拒绝履行担保责任。

第二,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与合同解除权的对抗性未明确。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第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第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的。第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第五,其他情形”。

假如借款企业向核心企业卖出货物,借款企业用应收账款向银行发生融资,但是由于借款企业货物有问题,核心企业要求与借款企业解除合同。

这种情况下,法律并没有将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效力与合同解除权的对抗性等问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风险防范建议:业务中,针对应收占款质押的法律风险防范,需要加强贷调查,可以在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规定债务人在出质期间不会有损害质权的恶意行为,不得主张抵消权和撤销权;同时,还需要积极搜集法律的相关判例。

2.操作风险

应收类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最主要是质押登记无效的风险。

应收账款融资需要去中登网办理质押登记,但是中登网对于应收账款的登记主要是形式审查。质权人在办理质押登记时需要提交双方签订的协议,登记内容由出质人自行填写。

登记机关只审查登记要素是否完备,对于双方主体的合法性、真实性、合同等不进行实质审查。

当中登网中登记的权利与真实权利不一致时,按照《担保法》规定,以双方的真实权利为准,一旦登记的应收账款出现不真实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失去优先受偿权,面临风险。

此外,实际业务中,也经常发生对单据审核不到位,保理业务中单据不合规、不完整、不真实等情况,对实际业务带来操作风险。

风险防范建议:业务中,针对应收占款质押的操作风险防范,需要仔细核查应收质押登记情况,避免出现重复质押。

业务操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对资金回笼情况、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债权进行管理。

图2: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中登网)

3.信用风险

应收类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分为借款企业信用风险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1)对于借款企业,借款企业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导致出现未能及时履约的情况。

风险防范建议:在贷前审查环节,需要加强对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的调查,其企业发展、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担保情况等直接影响自身的还款能力。

业务中,应收账款融资重点还需关注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真实性、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应收账款占比等。

对于应收账款的真实性,需要对票据和进行仔细核查,包括核查合同金额、时间是否真实合理等。

(2)对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地位重要,其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营;核心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及竞争情况对供应链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风险防范建议:由于信息不对称,也要加强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监控。

防止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串通,隐瞒真实贸易情况骗贷的情形。核心企业的审查,需要核查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信与实力。

(二)预付类业务主要风险

预付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是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核心企业还未发货时,下游企业用来融资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先票后货存货质押业务、保兑仓业务和国内设备买方信贷。

图3:预付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远东资信整理

预付类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家电、机械设备等行业。业务流程较为复杂,涉及环节较多。

此类业务的风险,除了借款人和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控业务的操作风险。

预付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分为几个环节:协议签署、放款审核、通知发货、质物监管、到期还款、违约处置等,操作风险也集中在这些操作环节。

风险防范建议:在协议签署环节,需要核查核心厂商担保意愿、签字盖章真实、法律是否齐全等。在放款审核环节,需要核查贸易背景真实性、借款人是否挪用资金、厂商和经销商是否串通套取信用等。

在通知发货环节,需要核查提货数量及金额是否被篡改。质物监管环节,需要核查质物的市场价格、质物的品质是否发生变化等。到期还款环节,需要核查款项是否按期足额达到指定的专用账户上。

违约处置环节,需要核查核心企业是否回购、质物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质物是否容易处置等。

(三)存货类业务主要风险

图4:存货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远东资信整理

存货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已经完成发货,经销商利用货品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业务。

存货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分为静态模式存货质押业务、总量控制模式存货质押业务、非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和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其中,仓单业务较多针对大宗商品,主要包括石油、钢铁、煤炭、有色等,对资金需求量大,大宗商品同质化程度高,商品容易处置,但价格波动较大。

存货供应链业务的主要风险来自于存货的价值认定、监控和违约后物品的续处置。

风险防范建议:由于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存货类供应链业务在业务开展后需实行盯市制度,需要核查货物的权属、货物品质的鉴定、货物变现能力、货物变动特征、货物监管可操作性等。
三、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体系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具有跨行业、跨地区及多主体的特征,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建立系统的风险管控体系。

主要分为准入体系建设、搭建信息系统、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建立应急响应措施。

第一,建立准入体系。

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准入,主要分为核心企业准入和上下游企业准入。

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针对核心企业信用来开展,因此需要考察核心企业的行业、信用资质、经营情况、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对上下游企业的销售政策、合作模式、合作期限等。

在对核心企业完成准入之后,在业务开展前,需要根据业务模式,对上下游借款企业进行准入。一般会根据上下游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业务不同,在系统中设定一个准入标准。

可能参考的指标有:坏账率、逾期率、退货记录、财务质量、财务指标、年销售额、业务指标等。

第二,搭建信息系统。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复杂性,需要建立信息系统来完成风险全流程管控,系统包括了物流信息、资金信息、财务信息、业务信息、单据信息等。

系统中也需设置审批流、信息核对、企业信用评级、额度管控等。

物流信息包括仓库信息、货物信息、质押物信息、实时物流信息等;资金信息包括资金流向、资金监控、资金对账等;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率、融资比率、债务比例、营业收入等。

此外,需要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核验,包括对发票、单据、司法、工商等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第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包括风险预警设立和指标监控。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预警,主要有存货预警和预收账款预警。存货价格监控预警,补充保证金;预付账款、货物流转过程进行。

第四,建立应急响应措施。

完成风险预警机制之后,还需完善风险应急响应措施。比如质押物价格变动预警,需要融资企业补充质押物或者还款。比如,若借款企业发生经营风险,应立即启动法律程序。

四、总结

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多、环节复杂,基于对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可以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让供应链条上的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共生共赢。

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控上,需要根据不同业务模式进行梳理。

应收类业务需要重点考察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效力风险、质押登记有效性的操作风险和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预付类业务主要对协议签署、放款审核、通知发货、质物监管、到期还款、违约处置等环节的操作风险进行把控。存货类业务主要存货的价值认定、监控和违约后物品的续处置做核查,需要采用盯市制度。

同时,由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通过准入体系建设、搭建信息系统、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建立应急响应措施,建立系统的风险管控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