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百岁无疾的秘籍 2021-02-17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经文註解:

者,万物1之奥2

道可道3,非常4道,名可名5,非常名.无名6,天地7之始8,有名,万物之母9。故常无10,欲11以观12其妙13,常有,欲以观其徼14。

1,万物: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2,:奥妙,这是指客观规律。

3,道可道:前一个道指老子道的哲学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指宇宙间万物的起源,二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客观规律,相当于现代词汇中的“科学"一词。后一道指用语言表达出来。

4,非常:不同寻常。

5,名可名:前一个名指名字,后一个名指用名字表达出来。

6,:名物,物质及其名称。

7,天地:天,天体。地,地球。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8,:初始。

9,:老子哲学慨念,万物的本源。

10常无:常,常常。无,无名,不表现出具体的物和名称。

11,:想要。

12,:观察。

13,其妙:其,指道。妙,奥妙,客观规律。

I4,:端倪。

译文

第一篇 ,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一章

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它不能用寻常的语言来表述,道的名物可以用确实的名物来表述,但它却不能用寻常的名物来表述。没有确实的物质和名称,它却是天地万物初始之前早已客观存在,具有确实的物质和名称,它就是天地间万物遵循的本源。所以正因为它总是不表现出具体的物质和名称,我偏偏要用智慧来仔细观察寻找她的奥妙,它又常常表现出固有的物质和名,我更想用自己的智慧来仔细探索她的端倪。

说明

第一篇的题目“道者,万物之奥"这句经文在通行本的第六十二章之中。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而译家往往译为: 道,深入万物不可见,又能荫庇万物。道是善人的珍宝,不善的人也会保有它。

(新知识出版社《道德经的智慧》第203)

 这句经文是对道的哲学定义,……者,……,常用的肯定句式,被译为如此笑话。

把”道者,万物之奥”作为第一编的题目,这一句经文成了第一章至第五章的主心骨,使第一至五章成了有妈的孩子,意义非凡。

2, 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全部经文在通行本中也是第一章,但是“欲以观其徼”后还有两句“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此二者"指的是“有”与“无”还是“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呢?而且这两者又是洞察一切事情奥妙的方法,无法解释。

通行本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此段经文的译文,一百个注家有百个不同的解释。

下边我们来读一读新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道德经的智慧》译为:

道是可以讲述的,能够表述的,但是讲解出来的都不是那个最根本 的、内涵最广的、最永恒的大道,而是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一般见识;(大道的)名称是我们能够给予称谓的,但是能够命名的都不是那个最根本的、内涵最广的、最永恒的大道的名称,而是现象的、一时的、表片面的一般概念。

无名、无概念、无称谓、无特征、不可辨,是形成天地的本始状态; 有名、有概念、有称谓、有特征、可区分,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

所以常常从无概念、无称谓、无特征、不可辨的、无目的、无局限的宏观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奥妙;常常从有概念、有称谓、有特征、 可区分、有目的、受局限的微观角度,来观察某一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边际,即万物的复杂差异和千变万化。

“无”和“有”,同来自宇宙而名称不同,但又都是深黑色的,如黑色一般抽象、神秘、悠远、深不可测。黑而又黑、深而又深、远而又远、大而又大,这是洞察其他一切具象具体的奥妙的门径(新知识出版社《道德经的智慧》第002

读完这段译文,你读到了什么?“黑而又黑,深而又远,远而又远,大而又大"这是什么,可以洞察一切事情的门径?

下面来看看公刘编注的第九编《正言若反》之第四十八章:

寒胜热,静胜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正与反的运动和运用才是众妙之门。

正是因为通行本的第一章译家的莫名其妙的译法,加上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此玄之又玄的《道德经》当然就是三玄之一了!

在此特别申明:公刘不是说注家没有把《道德经》译好,而是因为通行本《道德经》的内容太乱了,根本无法翻译。而一般的注家又不敢轻易地把经文进行大胆地整理,相信这流传了两千年的经典的权威,不敢突破!

解读

第一章加入“第一编 道者,万物之奥",成了有娘的孩子,它的意思的表达非常清晰,解读起来就很容易了。

一连串三个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第一章的显著特点,虽然自古以来没有多少人真正从中体会大道理,但这种排比句式读起来韵味横生,历代引人关注。

第一个排比句作者在兴叹大道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同时,表达出对通的敬仰,因此用了两个“非常"

第二个排比句在继续渲染道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同时,论述了道的两个方面的内涵,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更加深了读者对道的敬仰之情。这两个排比句,气势恢宏,层层递进,引起了读者对道的无限崇敬!

第三个排比句,虽然笔锋稍转,还是在进步渲染对道的崇敬,更是在论述一个人类所以能进步的大道: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生生不息,是因为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永不停歇,这是人类的人精神,一种不服输,永远向前的执着精神,用两个“欲以”把这种精神渲染得淋漓尽致!    

三个排比句的叠加运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彰显了这位被后世誉为“太上老君"的伟大哲学家老聃对道至上的崇敬和对道执着地追寻!

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运字能力,叹为观止。

推理演绎

第一篇 道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一章  执着追求大道的人类精神

道可道,非常道

人类熙熙,人类攘攘。

忙碌了百万年的人类从来没有停下来匆匆的脚步,人类到底在追求什么?到底又是什么社会制度才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大道呢?

人类社会制度的大道“可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共产主义制度确定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这一“非常”大道不仅在反法西斯和反帝国主义时期表现出了不可战胜的生命力,而且在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与伦比。

  


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进行長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共产主义的具体的名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公社的谛造使共产主义社会有了其基本的单位和形式,人民公社就是共产主义制度大道的名物,因此“名可名",而且已经把人民公社化变成了现实。公社作为共产主义大道的“名”意义“非常"。

  


无名,天地之始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公社基本单位,看起来没有实质的物质和名称,但是这是人类社会开天辟地以来最原始的组织形式,而且这一形式人类运用了百万年之久。

  


有名,万物之母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公社确实的物质和名称,它就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源,人类正因为有了这一合乎大道的名物,人类才有了区别于物类的人类精神。(论述原始社会为什么要实行公社形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是什么原始动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国家私有制阶级的起源”,论述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绝大部分是在阶级社会中创造出来的。

果然如此吗?

分析具体过程中找出相关的论断进行反驳,消除人类对私有制的所有幻想。

到底是什么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呢。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跟追求私有的财产没有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人类精神。是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渲染两个“欲以”,永不服输,永远向前探索大道的人类精神!

阅读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私有制阶级的起源。

二、以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推动现代文明进程的真实故事,西方医学之父的故事来说明具体分其初心和精神动力源泉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