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里边外的“边”

 水涵居 2021-02-18

边里边外的“边”

编辑删除转载 2017-01-05 10:53:15
标签: 杂谈 历史 清朝 边塞 柳条边

      在离我们老家大约二十几里路,有个叫“边”的地方。 小时候就常听大人说:“我去边里一趟”,或者“我刚从边里回来”。那时的”边“里,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南边有山的地方。后来慢慢知道,那里归伊通管。长大了慢慢意识到所谓边里边外的”边“,可能是一条边界,可到底是什么边界呢?不知道。后来有机会去边里,也没发现那个叫做“边”的有任何遗迹。再后来偶然在书中发现东北有一个叫做“柳条边”的地方,于是上网查了一下,才发现边里边外的“边”就是“柳条边”。这个柳条边可是大有来头。​

       清朝建立后,清政府把东北看成是“龙兴之地”。一方面为了防止“龙脉”受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特有的人参、貂皮、鹿茸等特产而修筑的一条封禁界线就是柳条边。(相当于现在的自然保护区,但管理比现在严格)柳条边全长1300多公里,是中国的第二条长城。根据史书的记载,清代柳条边又叫条子边,是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柳条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内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条之间再用绳连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再在土堤的外侧,挖掘口宽八尺、底宽五尺、深八尺的边壕。

       整个柳条边呈人字形共分三段,以今天辽宁省开源市威远堡镇为交点分别向东南、西南、东北方向延伸。东段到辽宁省凤城市;西段至山海关与长城相连; 北段到吉林市北部的法特镇 。全程共设有边门20座,边台168座。吉林省境内共有边门四座,从咱们那儿往井台方向走的是伊通边门,往五台子方向走的是赫文苏边门。 我们往来去伊通只有这两条路,其它地方是过不去的。五台子和九台都是那时的边台之一,有清兵把守,如不走边门而擅自闯“边”的,都要进行处罚,有时重者砍头、流放三千里,轻者罚作苦役。​

       柳条边分老边和新边,皇太极到顺治期间修的叫老边,大家熟悉的老边饺子就是从老边哪儿流传出来的。康熙年间修的叫新边,公主岭和伊通一带就在新边之内。康熙爷曾经两次东巡到过柳条边,当时一时兴起,作诗一首题目叫《柳条边望月》:​

雨过高天霁晚虹,关山迢递月明中。春风寂寂吹杨柳,摇曳寒光度远空。

       其实柳条边作为皇家设定的边界,尽管重兵把守惩罚严厉,但自康熙年间,就有大量的人口私自进入东北地区。到乾隆初年,柳条边大多已形同虚设。乾隆时曾三令五申封禁令,但出边的人越来越多。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清政府不得不对东北开禁,大批山东、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通过陆路和海路闯关东,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壮阔的移民潮,柳条边也完全废弃了,大多变为耕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边”而又看不到“边”的缘故。

       历史往往就在身边,只不过我们太容易忽略了。当我们再提起边里边外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熟悉的这个“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