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长城———清代柳条边

 三合堂小伙计 2013-08-09
绿色长城———清代柳条边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长城以其历史之久远、工程之浩大和身姿之雄伟而闻名于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长城的东部,山海关与东北明代长城衔接的地方,300多年前,曾有一条与长城相媲美的绿色长城横亘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这就是清代柳条边。众所周知,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它依然屹立在神州大地上,而距今仅有几百年时间的清代柳条边为何鲜为人知,却难寻踪迹呢?清代柳条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要修筑它?它又是怎么消失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打开被历史尘封的档案史册,解开这个谜团。柳条边其实是封禁界线在清代统治者看来,东北是他们“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重地”,是他们的战略后方。

  清朝迁都北京后,就把东北地区划为一个特殊的地带,严加保护。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其“龙脉”受损。另一方面,就是保护东北地区生产的皇室贵族所需要的人参、东珠等特产,以及供每年采捕供物及皇帝巡幸时围猎所用的围场。柳条边就是为保护东北“发祥重地”,而修筑的一条封禁界线。柳条边全长1300多公里根据史书的记载,清代柳条边又叫条子边,是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柳条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内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条之间再用绳连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就像中原地区的竹篱笆。再在土堤的外侧,挖掘口宽八尺、底宽五尺、深八尺的边壕。清代柳条边有些地段也有不植柳的,而是利用旧有的明代长城修缮而成。

    柳条边在今辽宁省阜新市界内的一段就是如此,辽宁《义县志》载:“明创制,清因之。例于边墙内外遍植以柳,任其事者仅掘墙基置土内外,逢山或掘土或垒石,如一墙而已。……并无一柳置于其间也。”根据史料记载,柳条边始筑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完成(后来在部分地段有所扩展)。柳条边分为东、西、北三段。以开原附近的威远堡为交点从东北向东南、西南方向延伸,呈人字形。东段西起威远堡向东南到海。修筑于清崇德三年至顺治十八年(1638-1661年)。西段自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修筑于顺治五年至十一年(1648-1654年)。这两段柳条边连接起来,环绕着辽河平原,全长1000公里左右,被称为“老边”,因盛京在其内,也叫“盛京边墙”。柳条边北段,是自威远堡到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止的一条单边,因其修筑于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年),而相对于“老边”被称为“新边”,全长约345公里。 

柳条边又有“边内”、“边外”的区别。其辽河平原的部分,即人字形边墙下端、就是“盛京边墙”之内的部分叫“边内”,俗称“边里”,反之,都叫“边外”。从人字形边墙上端即吉林部分来看,其西部属“边外”,其东部属“边里”。清代柳条边的修筑历经三朝40余年,加上其1300多公里的长度,如此宏伟浩大的工程,无愧绿色长城的称号。

  柳条边主要由流徙罪犯修建

  柳条边建筑工程如此浩大,修建柳条边的人力从何而来呢?据史料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理藩院遣官清丈并划定游牧地界,同时“编盛京守墩台壮丁为十牛录”,十牛录至少有壮丁千余人。清初因抗清和逃人等获罪流徙的犯人大多发遣到盛京。在开原附近的尚阳堡,是清初流放人犯的聚集地。康熙七年(1668年),尚阳堡有流徙犯人3500余人,连同家属共5914人。他们有的劳作服役,有的则出钱认工赎罪。据《清圣祖实录》载,奉天府尹张尚贤奏称:“近有流徙人犯修造工程赎罪之例,有力者已认工程。”即指柳条边的兴建工程。可见,柳条边主要是由流徙罪犯修建而成的。

  柳条边在交通要道上设边门

  在柳条边的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座作为出入用的门,称为边门。这些边门,都设置在交通要道上。边门的设置情况,据文献记载,因柳条边屡有扩展,边门的设置也多次变动。从康熙十年(1671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柳条边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扩展。经过4次展边活动,锦州以西地区的柳条边大约向北推进了35公里。柳条边和各边门从此固定下来。其中,老边设边门16座,由山海关至凤凰城自西向东为:鸣水堂边门、白石嘴边门、梨树沟边门、新台边门、松岭子边门、九官台边门、清河边门、白土厂边门、彰武台边门、法库边门、威远堡边门、英额边门、兴京边门、碱厂边门、叆阳边门、凤凰城边门。新边设边门4座,由威远堡边门偏西,自南而北为: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素边门、伊通边门、法特哈边门。清代柳条边每座边门都建有门楼,门楼中间是过道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门楼内是边门的防御衙门。如威远堡边门,门楼是用砖瓦修的,很高大,上面挂着写有“威远堡边门”5个大字的长方形立挂匾额,匾额的右上方用小字写着“盛京所属”。

    柳条边管制正规严格

  清代柳条边的边墙从其建筑形式来看远不似长城那样坚固,不过是一条由壕沟和柳条形成的结构松散的一条界线。正如乾隆皇帝所赋《柳条边》诗中所描写的“我来策马循边东,高可逾越疏可通”。那么清代柳条边是怎样来实现它的封禁作用,又是如何在长达1300多公里的距离上进行管理的呢?柳条边的管制在道光朝以前是很正规和严厉的。

  柳条边的每座边门都设有防御衙门,派驻文武官员各一人,下辖披甲兵约三四十人。平时披甲兵分班守备,掌管边门的启闭,稽查行人出入。康熙年间,对边门出入规定:“内外人出入,必登籍以记”。后来又规定:凡进出边门,均需持有当地官厅发给的印票,从指定的边门验票出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此外,对于出入边门的人还有种种限制,如不仅要有官厅的印票而且要求“写上名姓、年貌、脸色”以便核对。对出边挖参的人还严格规定了往返的路线,“若有违禁走者,即行拿获参奏”。宁设治也不增开边门柳条边除设有边门外,还沿边先后修建了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于看守、瞭望及对边墙进行维护。边台分首台、中台和西台。每边台设千总三到四员,下辖台丁150至200名。对把守边门、边台的官兵也定有严格的要求和处罚的规定。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黑图档”里就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发生了一起私出边门偷挖人参的案子后,康熙皇帝为此下旨训斥:“嗣后若有偷挖人参之事,将看守边口官员一并治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向不肖边兵、台丁和通关节出入边门……由何边何处出去及何人私通关节出去之处,均严讯从严治罪。”

  当时还有一个增开边门的故事:嘉庆年间,辽北一带有法库、威远堡、英额3座边门。当时昌图一带的百姓要到开原或铁岭去,必须从法库边门或威远堡边门绕道而行,而不能直接从昌图到开原。反之,开原或铁岭的人要到昌图去,也只能从这两个边门绕出,而不能径直越边而走。嘉庆年间,昌图未设治之前,昌图地方垦民很多,要经常到开原购买生产生活用品,而由法库边门出入,往返要将近250公里,由威远堡边门出入就更绕远。如果直接从开原进出边墙,才十多公里。为此,盛京将军富俊上奏朝廷请在法库、威远堡两边门适中处增设一门,以便出入。富俊此奏,受到嘉庆皇帝的严厉申诉。嘉庆说:“边门申画界限,定制已久,岂有因一二处民人行走迂绕,即议增设之理!”后来,皇帝宁准在昌图设治,也不准增开边门。

 

作者程兆申,湖北云梦人,1948年10月生,辽宁大学毕业,现任辽宁省档案局(馆)省级档案部主任、研究馆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