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走进辽西历史柳条边

 昵称14979747 2014-12-11

 是一条用柳条篱笆修筑的封禁界线。又名盛京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辽河地区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满族贵族的发祥地。辽河平原的肥田沃土绝大部分是旗地,不容其他民人染指。

1概述编辑

为了保护满洲皇室之“龙兴重地”和独占东北的经济利益,限制各族人民往来,清统治者在盛京、宁古塔和内蒙古几个行政区的分界线上修筑了柳条边。柳条边的修筑办法,是先用土堆成宽、高各 3 尺的土堤,堤上每隔 5 尺插柳条 3 根,各根柳条间再用绳子连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的外侧,再挖掘深壕,以禁行人越渡。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别。老边又称盛京边墙,建于辽河流域,南起凤凰城(今辽宁凤城)西南,北到开原附近的威远堡,再折而转向西南,直到山海关与长城相接,长约 1950 余华里。是顺治初年到十八年(1661)完成的。吉林地区的柳条边修筑时间稍晚,故称新边,是从威远堡向东北方向修到法特哈(今吉林市北法特)。康熙年间,由于户口繁生,边内旗地不足,又扩展柳条边。在柳条边上,初设 21 个边门(即关卡),展边后改设 20 个,盘查过往行人,凡进出边门进行生产的各族居民,必须持有证明,从指定的关卡验证进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清统治者修筑柳条边还有一层深意,企图借此禁止汉人进入满族聚居区,防止满族汉化,保持满洲的“国语骑射”习俗。边内外的皇族围场和人参、貂皮、珍珠等产地均为禁区,不许边民自由出入,私自采捕。但是随着各族人民不断斗争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封禁界线渐被突破,到乾隆年间,柳条边已形同虚设。清人杨宾著有《柳边纪略》一书,可以参阅。

2闲聊清代柳条边编辑

柳条边是清王朝入关后于东北地区修建的一道边墙。修筑的目的是为了严禁汉人流入东北、以保大清“龙兴之地”的风水不变。同时,可以防止满人汉化、并可保证八旗军在东北的训练基地不受干扰、东北的“三宝”和特产也尽可由王公贵族所独自享用。于是,柳条边墙 应运而生。 早在顺治初年,便开始着手修筑柳条边墙。其南起今辽宁省凤城,经新宾转而至开原北,再折向西南到山海关与长城相接。这条边墙后称“老边”。康熙二十年(1681年) 又将边墙向北延伸。新建边墙从辽宁开原起,沿吉林省的梨树、伊通、长春、九台到舒兰县法特乡的松花江边,俗称“新边”
“老边”自开原以东归盛京工部管辖,开原以西归奉天将军管辖;“新边”归宁古塔将军管辖。柳条边墙是继长城以后的又一条载入中国史册的长墙。虽然不论从长度和规模上都不能与长城相比,但它出现在公元十七世纪,也属 罕见。说到长城 顺便附带一句,秦代修长城不是首创。事实上,只是把战国时期的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加以延伸而已。今天人们看到的八达岭等地的长城均是明代的杰作,而非秦长城。笔者曾考察过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长城,从那往西走向的长城应是秦长城。(用几个简单的字,形容那里的长城比较恰当,「残墙段壁,不堪入目」。可是,当地百姓却收益颇丰,几乎家家都是「古为今用」的模范。古长城的大砖成了他们建房屋、砌猪圈的最好材料。山高皇帝远,拿他们也没办法。)但是,不论怎么说,人们还是习惯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历史传说。总把长城与秦始皇联系在一起。 清代的柳条边,如果把“老边”、“新边”长度加起来,足有近八百公里之遥。穿越山川、平原、丛林、沟壑,其难度亦可想而知。边墙是采用泥土修筑,然后在墙上每隔五尺插埋柳条三棵,再用绳子连接系好。又于墙外挖宽、深各一丈的 沟壕,引水入内作为护墙河。边墙内有旗兵戍守、巡逻。当时吉林境内的边墙共有四座城门。(1)伊通边门,又称易屯、一统边门。今长春市西南伊通河西岸;(2)赫文苏边门,有称克勒苏边门。今怀德县;(3)布尔图库边门。今四平市东南;(4)巴彦额佛罗边门,又称法特哈边门。今舒兰县法特乡。以上每座边门各设五品防御一员、笔帖式一员、八旗兵二十员,负责边门守卫、开关和对出入者的稽查。除此,还在四门间隔区段加设二十九处边台,由领催率台丁担任查边、巡逻、补栅、修壕等杂役。 虽然边门的把守如此严格,但仍有一种汉人可以不受约束地入内,那就是经清政府特许,在吉林将军的统区内被判刑流放的汉人。这些犯人在此服刑并做沉重的苦役。康熙以后,被流放者日益增多,他们渐渐变成了汉文化的播种机。这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警觉。于是,又将其发要犯遣至新疆等地。 然而,此时的中原灾荒不断,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关外东北,地广人稀,地肥水美的现实,自然吸引了他们。所以,东北便成了人们逃荒求生的目的地。于是,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有如今天的偷渡客,置生死于度外,不顾一切地潜入东北。据史书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年)仅吉林将军辖区内,增加汉人二千三百八十七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增至一万三千八百零二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汉人已跃增二万七千四百零七人。 汉人的大量涌入,使清政府的封禁之策有名无实。因此,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二月,传下谕旨,“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今闻寓渐多,著传富椿(吉林将军)查明办理,并令永行禁止。”
嘉庆十二年,(1811年)皇帝又令吉林将军“严饬各边门,实力查禁,并饬该管官申明保甲之法--并通喻直隶、山东、山西各都抚,转饬各关溢及登、莱沿海一带地方,嗣后内陆人有私行出口者,各关门务遵照定例实行查禁。若有关吏互相容隐,私行放纵,一经查出,即具实参处。”虽然谕旨不断,但是时间一长,执行的便走了样。俗话说“经是好经,就是没有好和尚去念。”守边的八旗兵在汉人的拿手好戏--贿赂面前,很少不动摇者,他们为了一点好处,便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以来,汉人进入东北大有雨后春笋般的上升趋势。 在清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时期,东北的丛山峻岭之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供皇室和官宦游玩打猎的围场。这些地方是绝对不许任何人、包括已经取得在边内居住资格的满人和汉人进入,以保证围场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皇室们的安全。道光年间,吉林将军下令“私入围场打牲十只以上者, 流三千里;二十只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种地;三十只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等处给兵丁为奴。其零星偷打,随时破案者,一只至五只,杖一百,徒三年;五只以上者再枷号一个月。其偷砍树木五百斤以上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八百斤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种地;一千斤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等处给兵丁为奴 。”同时又规定,“雇人偷刨人参,财主不分旗、民,俱发云南等省充军;并无财主,只身潜往偷刨,得参一两以下,杖六十,徒一年;一两至五十两,杖一百,流三千里。”上述法令致使许多人被抓,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鱼过千层网,却网网还有鱼”侥幸者大有人在。汉人的潜入势不可挡,“闯关东”成了中原饥民的行动口号。 在防不胜防的大势所趋之下,清政府也逐步认识到:开发东北对增加税收、缓解与汉人的矛盾大有裨益。于是,结束了长达近二百年的封禁,在咸丰十年(1860年)废弃了柳条边墙,使其走入了历史。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二十年过去了。当年踏查柳条边之法特哈边门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其中的一段小插曲,回忆起来和大家分享。
法特哈边门位于吉林省舒兰县法特公社(乡),吉林至哈尔滨、五常的火车从县城东北通过,该县是个比较不错的城镇,从县城有长途客运汽车可到法特公社。 刚刚走出校门的我,和大家一样,初生牛犊雄心勃勃、满腔热血干劲十足。为了更好地了解柳条边的现状,我选择了春节前的腊月。理由很简单:1、利用个人休息时间2、下雪以后没有树叶和庄稼的遮挡3、农民“猫冬”便于走家窜户。在一个雪后的晴天,我起了个大早赶往火车站。火车上人很多,许多人是进城办年货的,大包小包、大袋小袋、大筐小筐堆满了行李架,连车厢的过道和座位中间都堆得满满的,还有不少人在抽烟,唠嗑声、喊叫声、抱怨声还夹杂着小孩的哭声,真是热闹。我感到有点喘不上来气,我试着想把车窗打开,可能是冻住了,那窗子纹丝不动。 好不容易熬 到了下车。出门时带的一本书,一页也没看,提起包又跑去赶长途汽车。好在汽车站不算太远,连走带跑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原想,这里的人会少一点,可是,事实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车少人多,车下不卖票,车上已经满员了,可司机和卖票的还让人继续上 ,车下的人就像坐车不要钱似的,拼命地往车里挤。多亏我提前上了车,否则,天黑之前能不能坐上都两说了。这时更加感到体格健康的重要,差一点的非挤扁了不可。
在一些人的叫骂声中,汽车缓缓地移动了,但是车门口挤满了人,车门无法关上,地上依然有人追着汽车跑。汽车加速甩掉了追赶的人,开出很远才停下来,司机从驾驶门跳下来,绕到乘客门这边,连推带搡才把门关好。车子重新开动了。 车里的拥挤让人无法形容,人与人“亲密”得象白菜帮一样,紧紧贴在一起。如果你把脚稍稍抬一下,马上再落下来就会踩在别人的脚面上。幸好,我的包不大,东西不多,可是提在手里也够我受的了。这时有人歪着脖子冲我喊,“什么东西,顶人家后腰生疼的?”我知道,准是包里的“海鸥-120”,于是连忙说对不起……。说句实话,那个场景就是今天想起来,也叫人一脑门子汗。
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法特公社所在地。肚子开始有点饿了,吃午饭是当务之急,路边一家挂幌的饭店吸引了我的脚步。 这家饭店门脸不算小。窗户、门,刷的兰油挺诈眼,可是却没有镶玻璃,上面钉的塑料布被风弄得一鼓一鼓的,门框上高悬的四个退了色的大红幌子摇来摆去,老远一看还挺醒目。我不加思索,推门便进。先来两个小炒、再来二杯小酒,暖和一下再说,如意算盘早就打好了。可是进屋一看,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几个破桌子,几条长条板凳,墙角还摞着几个大麻袋,旁边放两个酸菜缸,屋里面一个吃饭的也没有,可能是厨房刚点火,前后到处都是烟。这哪里像个饭店,满不是那么回事,真的不敢恭维。 我二话不说转身要出去。这时,一个农家妇女打扮的人,从里面厨房冲出来和我打招呼,她看我坚持要走,便说:“我知道你是外来的, 快过年了,别的家都不怎么开门了,就俺们一家还坚持为人民服务。”一句话差一点儿把我说笑了,想不到乡下人还挺幽默。 根据墙上一块小黑板,我点了两个菜。这妇人却告诉我,他们光有肉,青菜得到集上去买。我换了两个菜,还是没有。开什么玩笑,我可真的要走了。没想到这个女老板非要做我这个生意不可,跑进厨房拿出个大水瓢,边走边说:“这位师傅你等一会儿,眨眼的工夫我准回来。”没有等我表示意见,人已经出去了,出于无奈,也只好耐心等一会儿了。 我坐在屋里往外看,希望那个人早些回来,塑料薄膜质量不好,只能看到四个大红幌。看着看着,我不由地笑了出来。因为这饭店、餐馆挂幌子是大有讲究的。在过去(旧中国)幌子不是随便乱挂的,是受行规制约的。 挂一个幌的,卖单一品种,如尖饼、油条、烧饼、豆腐脑、豆浆一类;
挂两个幌的,卖各种溜炒、米饭、面食,并兼地方风味;
挂四个幌的,经营品种不但要包括上面的,而且要有各种海鲜,还要达到客人点啥有啥。属至高无上的大店。
回族人开的挂蓝幌,汉族人开的挂红幌。在大街上老远一看,就一清二楚。 可是,今天这个挂四个幌的,叫我大开了眼界。要什么没什么,还胆敢挂四个幌,大家说,我能不笑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时代在前进,过去的陈规陋习在今天的人看来已属多余,现在的事也不能用老眼光、老标准来衡量。新时代的人们已经不习惯用传统来约束,随心所欲既轻松又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才见这位能说会道的女人端了一大瓢豆腐回来。伴随着一大堆道歉话,一盘整块的大豆腐摆在了我的面前,上面撒了一些精盐,她问我要不要浇上一点儿生豆油,还口口声声这是个好菜。“生豆油还是免了吧”,我对她说。看着这直冒热气的豆腐,一下子还真有点按捺不住。我逗趣地问道,“既然是好菜,它叫什么名?”没想到她却慢条斯理地说“这个菜叫 ,白狗卧沙滩”。我还头一次听说豆腐块儿撒盐有这么好听的名字。那么,豆腐块儿撒葱花,就该叫“白狗卧绿野”了。难怪当今“鸡爪子”都成了“凤爪”了。 一会儿工夫,我要的酒也烫好了。同时,那女人递过来一双筷子。我接过来一看,像没洗干净一样,黑乎乎的。于是,我用手在筷子的前半部撸了几下,解解心疑,然后便甩开腮帮子吃了起来。此刻,我心里明镜似的,人就是应该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这盘“白狗卧沙滩”味道还可以接受,不过,这小半碗白酒太难以下肚了。不知是质量问题还是掺的水太多,总之,是我喝过的白酒中最差的。 这家四个幌儿的乡间小店,无论如何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 饭后,与当地党组织和有关领导取得了联系,在公社文化站同志的带领下,走访了几位老社员, 并请其中一位带我到柳条边墙的遗址去看。那个社员告诉我,文革前个别地方还能看出一些痕迹,后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修梯田、方田、条田、台田、海绵田,什么“边”呀、“墙”呀,都让路了。加上广大社员取土积肥(垫猪圈)的长期需要,再长的边,再高的墙恐怕也很难存留到现在

   为了挖掘辽西地区柳条边的历史,连山区文史研究会在原政协副主席张助群、会长高振斌的带领下,利用十余天时间,自发地走访了葫芦岛的一市一县二区,行程千余里,足迹几乎踏遍辽西大地,在当地群众的热心指点下,找到了许多原来没有记载的柳条边遗迹,同时也对辽西地区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考察前,张主席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使得这次考察有章可循,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卫星上都可见的中国的万里长城世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长城的东部,山海关与东北明代长城衔接的地方,300多年前,曾有一条与长城相媲美的绿色长城横亘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这就是清代柳条边。柳条边分为东、西、北三段。以开原附近的威远堡为交点从东北向东南、西南方向延伸,呈人字形。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一段就是经由辽西大地的一段,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

    清朝建立后,清政府把东北看成是“龙兴之地”。一方面为了防止“龙脉”受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特有的人参、貂皮、鹿茸等特产而修筑的一条封禁界线就是柳条边。柳条边全长1300多公里,根据史书的记载,清代柳条边又叫条子边,是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柳条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内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条之间再用绳连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再在土堤的外侧,挖掘口宽八尺、底宽五尺、深八尺的边壕。

    在考察时我们特意找寻柳树的踪迹,可是一棵也没看到。如果那时的柳条要是保存下来,不仅仅是三百年历史的见证,而且想必也应该是枝繁叶茂,老态龙钟的神树了吧!也许因为天灾,也许是人祸,总之没看到柳。但在绥中高台堡乡高台堡遗址上找到了一棵两人抱的槐树,树龄不祥。据六十多岁的村妇介绍:“自打记事起就有这棵树了”。估计差不多也有百年的历史了。现在在土堤、土壕栽种的大都是杨树。在兴城二道边的边头子屯,在热心的大娘指点下进入一户农家院,来到他家的院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杨树林子,林中杂草丛生,可见“野姑鸟”、“喇叭花”等野花在树下杂草中盛开着。站在一侧,隐约能看到一米多高的土堆和杨树林一起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着。院主人介绍说:这片杨树是他承包栽种的,有五年的树龄了。杂草年复一年春风吹又生,插柳结绳早已不复存在,不变的是那土堆、土壕和早已远去的历史。

    寻根溯源,说柳条边得从源头说起。沿着柳条边“人”字的西南撇到达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这里是河北长城与辽宁长城的交汇点。以锥子山为中心,长城向东南到达山海关,向西到达嘉峪关为蓟镇长城;向东北到达辽宁的丹东为辽镇长城。长城如三条蜿蜒的巨龙在永安锥子山汇合,谓为:三龙聚首。到永安堡乡后沿着公路首先到达山角下的立根台。根据柳条边的走势规则,立根台极有可能就是柳条边西南的起点。过立根台左拐是去金家沟村,不拐是去小河口和西沟村。从金家沟远眺锥子山,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会让人有豪气冲天之感。

走进辽西历史柳条边

                 (三龙聚首的锥山长城远眺)

    300年前也许为了给雄伟的长城做陪衬,在长城脚下,从立根台开始一条“绿色长城”沿着山谷曲折伸向东北。柳条边不是防御工事,只是一条封禁界线,因此它没有建在险峻的山脊而是顺着山脚迂回。经过几天的考察,考察团成员慢慢地都摸出了柳条边的走势规律了。按照地图,看着地形,再经当地的向导指点,一个个柳条边遗址展现出来。寻找绥中县一个叫西边的村子时还发生一件奇妙的事。到达西边附近的时候听说西边正在修路不通车了,因为西边就名字而言肯定是当年柳条边必经之地,就不放弃地慢慢探索着前行,实在走不通了,就跟着前面的一辆摩托车拐入民房之间的小胡同,左拐右拐的没有路了只好停下问路。可能是农忙季节,街上没人,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一户农家院中走出一位大娘。问: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答:西边。问:当年区分边里边外的土壕在哪里?答:你们车旁边的就是。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得来全不费功夫。又真是:蓦然回首,那条边却在无奈停车处。

    边内的区域被称作边里,自大东沟到威远堡这道边墙以东和威远堡到山海关这道边墙以西,则分别被称作东边外和西边外。东边是为了限制高句丽人、西边是为了限制蒙古人的进入。南边以山海关长城为界南边叫关里,北边称关外,是为了限制汉人的进入的。对于边里边外的概念,上了点岁数的人都能说个差不多。女人们会联想起当年出嫁的时候老辈人说过是嫁到边里还是嫁到边外去了。男人们会想起老辈人说过当年边里限制的严格,边里不能种植的大烟在边外却没人管。考察时我们如果问:“划分边里边外的大土堆在哪里?”知道的人多些,如果说名词“柳条边”当地人却不明白了。在一个村庄当寻问三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妇女时,她们很有经济头脑的地说:“柳条边我们这没有,家有柳条筐要不要看看。”

    根据各处的地理形势和交通状况,在柳条边上设有边门、边台。现在辽西还有许多以“边”、“台”等取名的村镇,大概就是因柳条边而得名的。仅仅在葫芦岛市就有许多个行政村以此取名的。可见,柳条边对后世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柳条边当年是一条封禁界线,现在仍然有许多是县区、乡镇、村屯的分界线。绥中县大房身村87岁的王大爷家屋后山脚下的柳条边就是建昌县鹿叫村与绥中县大房身村的分界。在兴城市冯屯村,一位72岁骑摩托车的老人把我们带到屯里介绍给一位中年男子。这位中年男子引领我们走了有一里地来到了一条田间小路前。小路的两边都种植的是玉米。他介绍说这就是当年的“边道”,原来很宽能过得去马车,现在虽然两边都在扩大种植而变窄,但仍然是冯屯村和对面的小尾沟的村界。顺着边道向前走,还可以看见有五六米深、七八米宽的一条土壕。走进辽西历史柳条边

                   (兴城冯屯村与小尾沟间的边道)

    柳条边不仅因为修筑时间的早晚分为“老边”和“新边”,而且由于满族的兴起,人数在不断增加,还曾经三次扩边。现在还有二道边、三道边的村落存在。当然扩边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纷争。 有封禁就有反封禁。自康熙年间,已有大量的人口私自进入东北地区。到乾隆初年,柳条边多已形同虚设。乾隆时曾三令五申封禁令,但出边的人越来越多。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清政府不得不对东北开禁,大批山东、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通过陆路和海路闯关东,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壮阔的移民潮,柳条边也完全废弃了,大多变为耕地。

    经历300多年的风雨侵蚀,柳条边虽然早已不见了当年风貌,但一些地方的遗迹还清晰可辨。在考察中我们找到了1979年3月、1985年锦州市政府设立的绥中高甸子古城遗址、1986年4月设立的绥中高台堡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处遗址据介绍是高句丽人的城堡遗址,这显然不是柳条边遗址。几天的寻找都没有看到一块为柳条边遗址而设立的标志。在绥中宽帮村为了拍摄柳条边的远景而进入一栋正在修建中的二层民居,说明来意后,一位叫李宝昌的77岁的供销社退休职工说他家的后院有一块写有满文的石碑。跟随他来到一片杨树林前,见到1986年宽帮满族镇政府设立的“宽帮河西居住址”的石碑,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还看到一座雕刻的不知是何种动物的石像,但是刻有满文的石碑却不见了,因此也就无法考证它的渊源了。考察时有许多村民们都问为什么要寻找这些个大土堆,他们朴素的思想里知道修桥、修路、修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们回答说这也是为了让以后的人们都还能知道三百年前的柳条边的辉煌而作的努力。

    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东北人特实在。我们所到之处,当地人都特别热情,被问到的知情人都是放下手中的活计,步行或者是骑上自家的摩托车指点线路。这和我们出差去外地,有些人南辕北辙的指路形成强烈的反差。有些柳条边的遗址是现在人家的院子,都是开门接待,热情介绍情况。在兴城小东沟村一位老大爷家后院就是柳条边的边墙,大爷边介绍情况,边应我们之邀合影留念。我们表示感谢,大爷说了一句:“咱们都是一家人,谢什么谢!”;在绥中县大房身村87岁的王大爷家,他边帮助儿子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边接待我们。看到天已过午,还为穷家小院没有合适的饭菜招待我们而心怀愧意。我们不禁感慨:多么朴实而可爱的乡亲啊!

    按照地图所示,时而公路、时而穿行在乡间的土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河水清澈、缓缓流淌的小河,河水中洁白的鸭子在嬉戏,河滩上还有的栽种水稻,微微开始泛黄的稻穗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丽,让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土路两边不时有酸枣树出现,馋得人直流口水。玉米、花生、地瓜地随处可见。虽然辽西地区遭遇了六十年来罕见的夏旱灾害,但是“龙兴之地”的边里还是有收成的,特别是棚菜经济、果业的发展形势喜人。民居由过去的北京平换成了现在的二层小楼,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山区深处,在车上触手都能碰到挂满枝头的水果。当地政府的富民政策从民居的规模到村村通水泥路中都可以略见一斑。

    我们从现实中走来,走进辽西柳条边的历史,走过边门,走上边台,跨过土壕、跳过土塄。感受着历史,承载着现在,我们这一群发烧友们用我们的热情奉献着我们的绵薄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