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条边辽北老边

 waiwlu 2016-09-14

 来自新浪博客

满清统治者在大量兵丁“从龙入关”后,为保护其“龙兴之地”,修筑柳条边以示封禁。清代柳条边的修筑历经三朝40余年,加上其1300多公里的长度,如此宏伟浩大的工程,无愧绿色长城的称号。

    (一)旧边

    柳条边  柳条边是清朝统治者为保护祖宗发祥之地,防止人民自由进入采人参、打猎、放牧所修筑的一条标示禁区界线的柳条墙。东北地区的柳条边呈“人”字型,从吉林至开原威远堡称新边,从威远堡向西南一直到山海关,从威远堡向东南一直到凤凰城南,山海关至威远堡至凤城称老边。柳条边设置的目的是保持满族传统习俗并垄断东北特产等经济利益,康熙中叶以后,从关内到关外偷采人参、垦荒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清廷禁令形同虚设。道光20年(1840)鸦片战争以后,东北放垦弛禁,柳条边也随之完全废驰。

开原旅游局长刘兴晔:清代柳条边

    柳条边墙形制  具体建筑方法就是用土堆成高宽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中间用绳子连结起来,形成一道柳条墙;墙外挖深、宽各8尺的边濠,以防逾越。正如乾隆皇帝《柳条边》诗中描写的“我来策马循边东,高可逾越疏可通”。

    盛京边墙  柳条边又称柳城、条子边、盛京边墙。盛京边墙修筑于顺治年间(1644~1660),全长约1900余里。开原威远堡迤西至山海关的西段,归盛京将军管辖;自威远堡至凤城南的东段,归盛京兵部管辖并受盛京将军兼统。修筑盛京边墙的目的,主要是用以保护清帝陵寝之永陵、福陵、昭陵的“三陵”。

      旧边  顺治年间辽北边墙称旧边。顺治年间辽北旧边的大体走向是:法库三台子——小双台子——大双台子——二台子——依牛堡子边门——蔡牛前边——镇西堡边西——镇西堡边西——铁岭山头堡旧门——开原柴河老边——铁岭老边台。旧边设依牛堡子边门和山头堡边门,依牛堡子边门在今法库依牛堡子旧门村,山头堡边门在今铁岭山头堡旧门。

  辽北废弃的新边 从康熙九年(1672)到康熙二十年(1681),又在辽北至吉林修筑了新边。据《盛京通志》记载:新边“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县威远堡边门,长六百九十余里,遮罗奉天北境,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名新边。”最初的新边与旧边的交接点,并不在开原威远堡,而是在开原辽河北岸的老边村。康熙年三展皇边后,才改在威远堡。修筑新边的目的,是为防止皇室之外的人东进,特别是老边所未能保护了的皇室传统所需的东北长白山贡品之人参、貂皮、东珠等的“三宝”,同时兼用吉林与蒙地之界限。威远堡——杨堡——马千总台——巴尔虎营子——古台子——单楼台——古城堡——双楼台——老虎头——兴隆台——西老边村过辽河与山头铺接旧边相接。

    山头关边门  山头堡为明代山头关,是柳条边旧边的一个边门。山头堡北有旧门地名,其2里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北大壕”,残存长约1公里,宽4米,残高0.6米。据康熙十六年《铁岭县志》记载:“按辽东旧志,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应在铁岭境内,其地不可考矣。顺治十五六年,城北二十里许,地名三道铺,设小关以栅栏为门,东至东山,西抵广宁一带,皆折柳樊之,或即山头关旧地,不可知,康熙十年间,移置开原北。”  

    流人修筑柳条边  满清统治者为了保护其“龙兴之地”,藩篱汉人,组织流人修筑柳条边。顺治五年(1648),理藩院遣官清丈并划定游牧地界,同时“编盛京守墩台壮丁为十牛录”,十牛录至少有壮丁千余人。清初因抗清和逃人等获罪流徙的犯人大多发遣到盛京将军辖区,在开原附近的尚阳堡、威远堡,都是清初流放人犯的聚集地。《清圣祖实录》载奉天府尹张尚贤奏称,“近有流徙人犯修造工程赎罪之例,有力者已认工程”,即指柳条边的兴建工程。康熙七年(1668),尚阳堡有流徙犯人3500余人,连同家属共5914人。他们有的劳作服役,有的则出钱认工赎罪。

   (二)老边

    一展皇边  由于清立国后“归附益众”,户口日繁,边内旗田不够分配,粮不足支,清政府分别于康熙14年、25年和36年三次将盛京老边向外拓展,老百姓称为“三展皇边”。康熙14年(1675)一展皇边,大体走向是:彰武高山台——二台子——康平边台子——前旧门——开原庆云三台子——古城堡——单楼台——古台子——金沟子巴尔虎营子——马千总台(边门)——杨堡——威远堡边门——清河汪多罗束——开原松山堡老边——开原柴河堡老边村——铁岭老边台。设两个边门,一是山头堡边门,在今山头堡旧门村,二是康平前旧门。一展皇边,将威远堡至西老边村的新边中威远堡至古城堡段加以利用,废弃了古城堡至西老边段的新边。

    二展皇边  康熙25年(1686)二展皇边,大体走向是:彰武高山台——二台子——康平边台子——后旧门——开原庆云三台子——古城堡——单楼台——古台子——金沟子巴尔虎营子——马千总台(边门)——杨堡——威远堡边门——清河汪多罗束——开原松山堡老边村——柴河堡老边村——铁岭老边台,设两个边门,一是威远堡边门,在今威远堡镇威远堡村,二是康平后旧门。

    三展皇边  康熙36年(1697)三展皇边,大体走向是:彰武高山台——二台子——法库叶茂台——顺边屯——五台子——四台子——三台子(法库边门)——西二台子——东二台子——老边——西头台子——小头台子——东头台子——开原庆云三台子——古城堡——单楼台——古台子——金沟子巴尔虎营子——马千总台(边门)——杨堡——威远堡边门——毛家窝棚——潘家屯——安静沟——十八里河——八棵树镇八道岗子——林丰乡新边村——湾子沟——清原英额边门。设法库边门、威远堡边门、英额边门,后增设开原马千总台边门。

   “三展皇边  倒退四十”  康熙年间三展皇边,使柳条边从法库南依牛堡子向北展边120里,在今康平县后旧门一线,从而侵占了蒙旗大片土地,蒙古王爷联合反对,朝廷不得已又将柳边南退40里至三台子法库边门一线,故民间有“三展皇边,倒退四十”之说。清代柳条边的修筑历经三朝40余年,共长1300多公里,为辽北绿色长城。

    老边  康熙年间第三次拓展的边墙,为格为最终的盛京边墙,称老边,与1722年新筑的威远堡至吉林法特哈的边墙——新边相对。三展皇边后,自旧边外拓展15公里至60公里不等,全长1300公里。柳条边的“老边”与“新边”还是盛京(今辽宁)和宁古塔(今吉林、黑龙江东部)、内蒙古几个行政区的分界线。辽北境内的老边,遗迹比较清楚的有开原双楼台村、马千总台村、威远堡毛家窝棚等地。   

    辽北境内的新边  在三展皇边过程中,沿开原县北界,修筑了从威远堡边门至清原英额边门的新边,并成了最后的盛京边墙的一部分。开原今天的林丰乡原名即叫新边乡。

    “边里”与“边外” 柳条边为界,分为“边内”、“边外”。其辽河平原的老边(盛京边墙)部分,即人字形边墙下端的部分叫“边内”,俗称“边里”,反之,都叫“边外”。松嫩平原的新边部分,从人字形边墙上端即吉林部分来看,其西部属“边外”,其东部属“边里”。综观老边和新边,其“边里”为辽河平原及长白山醅浅山区,生活着旗人及民人;“边外”指蒙古科尔沁草原,生活着蒙古、陵丁及其佃户(民人出身)以及长白山区的满人。

    法库门民谣  辽北有一首民谣:“一进法库门,一半牲口一半人;一出法库门,只见牧口不见人。”意思是说法库门以外,是蒙古科尔沁草原,以放牧生活为主,极少见到人的影子,而法库门内,以农耕生活为主,聚居着许多垦民。

    柳条边以威远堡为中心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修筑的柳条边,以威远堡为“人”字型的中心。其老边分东、西两段,东段从威远堡起,往东南延伸到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南大东沟,西段从威远堡西南行,直至山海关附近与长城相连,全长1950里,设有兴京、凤凰城、法库、梨树沟等十六、七个边门,因为它把盛京辖区围绕起来,所以也叫盛京边墙。到了康熙初年,又筑了柳条边新边,从威远堡向东北,一直展筑到松花江畔吉林乌拉(今吉林市)下游的法特哈地方,全长690里,设有四个边门。新、旧边全长2500多里,结成一条呈“人”字型的边墙。

   (三)柳边的管理

    边门  出于管理的需要,沿柳条边设置了满洲八旗兵的驻防点,设置了边门、边台、驿站、马场。在柳条边的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座作为出入用的门,称为边门。因柳条边屡有扩展,边门的设置也多次变动,仅辽北地区就有山头堡旧门、依牛堡旧门、康平前旧门、后旧门等废弃的边门。三展皇边倒退四十后的盛京边墙最后共有21座边门,在辽北共设法库、马千台、威远堡、英额四座边门。边门都设置在交通要道上,是负责稽查收税的封建关卡,同时又是联系广大东北地区的交通孔道。

    边门防御衙门  柳条边的每座边门都建有门楼,门楼内是边门的防御衙门。门楼中间是过道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如威远堡边门,门楼是用砖瓦修的,很高大,上面挂着写有“威远堡边门”5个大字的长方形立挂匾额,匾额的右上方用小字写着“盛京所属”。各边门设防御一员、笔帖式一员,俗称“文武二章京”,其下属催领、满汉披甲兵数十名,专司边门启闭,稽查行人出入。此外还设有四个路卡,每年四月至十月派出,冬季撤回。

    柳条边管制正规严格 柳条边的管制在道光朝以前是很正规和严厉的。平时披甲兵分班守备,掌管边门的启闭,稽查行人出入,征收税赋。康熙年间,对边门出入规定:“内外人出入,必登籍以记”。后来又规定:凡进出边门,均需持有当地官厅发给的印票,从指定的边门验票出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此外,对于出入边门的人还有种种限制,如不仅要有官厅的印票而且要求“写上名姓、年貌、脸色”以便核对。对出边挖参的人还严格规定了往返的路线,“若有违禁走者,即行拿获参奏”。

    边台  柳条边除设有边门外,还沿边先后修建了300余座边台和封堆。边台并不像墩台与烽火台一类的土台子,而是柳条边区域性的行政管理机构驻地。边台的作用是看守、瞭望及对边墙进行维护。边台分首台、中台和西台。每边台设千总三到四员,下辖台丁150至200名。至今开原有马千总台,法库有严千户、朱千堡子,铁岭有李千户、徐千户、王千总堡等村。对把守边门、边台的官兵也定有严格的要求和处罚的规定。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黑图档”里就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发生了一起私出边门偷挖人参的案子后,康熙皇帝为此下旨训斥:“嗣后若有偷挖人参之事,将看守边口官员一并治罪”。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向不肖边兵、台丁和通关节出入边门……由何边何处出去及何人私通关节出去之处,均严讯从严治罪。”

    边台人  边台设有台丁若干,负责补修边壕,每年春秋各修一次。由关内断断续续地发遣来一批批流人,这些流人中除少量是罪犯外,大多数是“三藩之乱”吴三桂的部下,将他们发遣到关外戍边和劳役。一些流人被安排到边台、驿站作台丁、站丁,从事苦差。还有一些流人被分配给旗人做家奴。清代柳条边每个边台设台丁150名至200名,台厂是“由汉人入籍人充之,种地免税”,俗称“边台人”。

    法库边门防御  法库边门设满洲防御1员,属下旧设满洲兵3名,汉军兵30名。康熙23年开原属法库边门驻防满洲兵13名。乾隆6年(1741)由盛京移驻兵6名,后来兵数40名。有句土话叫“一进法库门,一半牲口一半人;一出法库门,只见牲口不见人”。

    威远堡边门防御  威远堡边门设章京1员,防御1员,属下旧设满洲兵6名,汉军兵25名,共兵31名。康熙21年,威远堡、英额、碱厂、瑷阳、兴京五处边门各驻防兵若干名。乾隆六年(1741)由盛京移驻兵19名,后来兵数50名。

    英峨边门防御  英莪边门设章京1员,防御1员,属下旧设满洲兵6名,汉军兵25名,共兵31名。乾隆六年(1741)由盛京移驻兵19名,后来兵数50名。

    (四)柳边的废驰

    增设马千总台边门  嘉庆年间,辽北一带有法库、威远堡、英额3座边门。昌图未设治之前,昌图地方垦民很多,要经常到开原购买生产生活用品,边外的昌图等地与边里开原等地来往,必须绕道法库边门,绕道法库边门出入,往返要将近250公里,由威远堡边门出入就更绕远。如果直接从开原进出边墙,才十多公里。为此盛京将军富俊上奏朝廷,称常突额勒克等处,自嘉庆7年准垦闲荒地土,经今四载,流寓已有数万。该民人等日用农具等项,均须至开原县购买。计由法库边门出入,往返四五百里;由威远堡边门出入,更属迂曲。如径从开原进出,有路可通,相距仅二十余里,应於法库、威远堡两边门适中处增设一门,以便出入。富俊此奏,受到嘉庆皇帝的严厉申斥。嘉庆说:“边门申画界限,定制已久,岂有因一二处民人行走迂绕,即议增设之理!若此例一开,各处相率效尤,又将如何办理?”后来,皇帝宁准在昌图设治,也不准增开边门。可见边门管制之严。到了咸丰年间,开原北境的四平、长春、哈尔宾一带逐渐开发,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急需增设边门、驿站以方便百姓生产生活,于是于咸丰二年(1852)设马千总台边门(今开原金沟子镇马千台村)。《奉天通志》称马千总台边门为“二十边门以外的边门”。

    马千总台边门卡伦  清代柳条边,最初未设马千总台边门。考明清时代,烽火台中无“总台”之名,武官中有“千总”(六品)之称。《奉天通志》在“马仲河”条记载:马仲河“至(开原)县治西北二十里马千总台边门迤西穿过柳条边入境”,马千总台边门系“柳条边二十门以外之边门,东接威远堡边门,东北接半拉山门,西接法库门。”咸丰本《开原县志》在“关隘”一节中记载:“马千台边门,城北二十里,咸丰二年设,威远堡边门兼管。”马千总台边门不设衙门,由开原城守尉额外加派卡伦官1员,兵10名。“卡伦”即后来说的“哨所”。在马千总台以北,驿站与铺司先后建立,如昌图老城、四平街等都是知名的驿站。光绪二十六年,清廷明令东北开禁,围场地区设县治理,边门随之撤销。官差调走,逐渐荒凉。马千台虽属丘陵,但现在均是农田耕作区,所以柳边遗址,只能在部份地段见到。

    柳边西段的废驰  到了道光年间,特别是鸦片战争期间,大批流民涌到辽北,并从边里跨出柳边,去到边外的蒙古科尔沁草原开垦土地,这样威远堡以西的柳边就形同虚设,并在大规模的农牧民起义打击下,彻底废止。威远堡以东的边墙,因为属皇家围场,故而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初。

    清帝东巡出入柳条边情形  康熙帝于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东巡,9月24日从盛京出发出柳条边山头堡旧门,至叶赫10月3日原路返回,14日入山头堡旧门;康熙二十一年(1682)第二次东巡,2月12日从兴京出发,15日出英额门,日入威远堡边门;康熙三十七年(1698)第三次东巡,取道蒙古草原至吉林,后从英额门入柳边。可见第一次东巡时,经由旧边,过山头堡旧门;第二次东巡,是一展皇边(1674年)之后,经由威远堡边门,第三次东巡是在三展皇边(1687年)之后,经由的是英额边门。乾隆皇帝四次东巡,前两次都是在回程时经英额边门回盛京。

    诗咏辽北柳条边  辽北能引起古今众多文人歌咏的众多诗篇中,柳条边诗相对数量较大,成就较高,影响深远。如康熙皇帝《柳条边望月》、《行围(二首)》,乾隆皇帝《老边》、《柳条边》、《进英额门》、《入英额门》、《记事三首》,嘉庆皇帝《老边》、《老边恭依皇考远韵(二首)》,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周志焕《威远堡朝驾恭赋》,方式济《威远堡关》,和瑛《出威远堡》,杨宾《出关》、《老边道中》、《出威远边门》、《次衣儿门》,沈承瑞《威远边门》,魏燮均《塞上客夕》、《出塞吟》,觉罗吴拜《出边门口占》,方孝标《鹦歌关》,吴兆骞《阴沟关》,刘纶《恭和御制柳条边元韵》金德瑛恭和御制柳条边元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