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处觅菰蒲 ——谈谈鲁迅先生

 今天看好戏 2021-02-18

中国有两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个是春秋战国。

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思想便主要由两种思想构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然,后世还有种种变革,以及外界的种种冲击(例如佛教的传入),但却再难撼动儒道思想在中国人思想史的地位。佛教这样有生命力的宗教也要披着玄学的外衣才能慢慢被人接受。诸子百家几乎为后世的思想界打好了一切铺垫。无论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中国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并且在渐渐的同化着各种异域文化。这一切直到民国时代,才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想说的第二个伟大的时代就是民国

民国是中国第一次如此剧烈的受到外国文化、外国经济、外国制度影响的时代。这也是这个民族真正面临倾覆的危险的时代。这个时代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时代充斥了变革、革命、运动。但至今仍让我们感到感怀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民国时期的创作、学术等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让我们今天还不得不望其项背。记得曾经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段关于民国的话,“当时的社会民风之彪悍,思想之前卫,观念之开发。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之后从未有过的。就是那个时代,那些年轻牛逼的大师们修完了两千年的从未修过的中国文化史:王国维先生的《诗词史》,郑振铎先生的《俗文学史》,鲁迅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中国建筑史》等等。用高晓松的话说就是,中国只要一自由,就焕发出巨大的智慧。”虽有过誉,但还是基本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伟大成就。而鲁迅先生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上图出自《中国建筑史》

日本学者竹内好说:“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在我看来,这样的评价根本就算不上过誉。鲁迅先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出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但偏偏,就是开山之作就已经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带向巅峰。记得以前听一个学者说过,中国文学是早熟的文学。现在细细想来确是如此。《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概离中国人开始创作诗歌的年代不会太久,却已经有如此的艺术水平与文学成就。骚体也是一出现就立刻走向巅峰。格律诗形成不久。唐诗的辉煌就到来了。而中国白话小说也是如此。鲁迅先生创作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艺术水准已经使后人难以企及。在之后的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很难有哪篇短篇小说能够毫无争议的超越《狂人日记》的艺术水平。我第一次读到鲁迅先生的小说时,当时我的震撼之情实在是现在难以言表的。虽然当时的我其实并不完全理解,但这并不妨碍我感到其中的伟大。后来,我进入大学,再来读鲁迅,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样字字见血的词句。我开始慢慢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字,慢慢理解鲁迅先生的世界。关于“仁义道德”的问题也确实一直困惑着我。我一向向往古书中的谦谦有礼,举手投足之间都彰显出礼仪气质之人。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就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古风古韵。但同时,我也可以意识到,仁义道德往往为政客所用于禁锢民众思想。《琅琊榜》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圣贤从来不会自己选择死,他们只会劝别人去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虽然这句台词是出自一个反派人物之口,但细思起来,也并非全无道理。但鲁迅先生早在近一百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精彩的解答。鲁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讲演叫“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与酒的关系”,其中,鲁迅先生认为,嵇康、孔融等人不拘礼法的原因在于他们真正在意礼法,明白这些礼仪道德实在是难以实现。而曹操等政治家用忠孝的罪名杀死别人不过是借着忠孝的名头除掉自己心头之患。放浪不羁的人才在意礼法,满口仁义的人不过是把礼教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鲁迅先生的看法是非常精准的。史书是吃人的是没错的,史书是胜利者的史书,而成功的政客往往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衣遮挡着斑斑血迹。但仁义道德对于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一个会思考的人总要为自己找到些理想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为了给个人找到一个精神归属。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鲁迅先生多有独特又精彩的见解。有时候自己会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将很多事情都看的如此通透,到底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看清世事人情,自然难以活的幸福。但痛苦地清醒着是不是就比快乐的熟睡着更高贵呢?
    无论如何毋庸置疑的是,鲁迅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这样冷峻的风格。


鲁迅先生除了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外,其学术功力也实在难以小觑。鲁迅先生曾经校勘了《嵇康集》,并且独自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文学史纲要》等著作。这些著作很荣幸我在大学期间通读了一番,对鲁迅先生的佩服就是从这个时候渐渐发展到难以抑制的地步。读《中国文学史纲要》之前,我是看过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编的《中国文学史》的,但在读《中国文学史纲要》时,才发现袁本中的很多评价均来自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多是建立在他自身的广博的国学素养上以及敏锐的文学感受力的,其中很多评价今天早已成为定论,比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等,今天早已广为人知。鲁迅先生在文学史编撰方面的开创之功功不可没。只可惜,鲁迅先生没能将这本文学史编完。而在读《中国小说史略》时,最大的感受则是鲁迅先生的资料校勘能力之强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鲁迅先生花了很大的心力来编这本《中国小说史略》,为了这本书搜集的资料后来编订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可见《小说史略》的资料详实。而我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资料的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的。后来在学习《红楼梦》研究以及《西游记》研究时,鲁迅先生的研究成果也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上世纪初的学术界,鲁迅先生虽称不上扛鼎之人,但其成果也绝对是难以忽视的。另外,鲁迅先生的学术态度也极为严谨。鲁迅先生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虽然论文并不很多,但今天看来,谬论极少,即使出现了错误也多半是因为材料的原因(如《红楼梦》的版本研究)。而鲁迅先生对待已有材料也是涸泽而渔的,这一点,在今天尤其值得后人学习。

鲁迅先生身兼作家和学者两重身份,但这两个角色却同样的成功,实在是让后辈汗颜。但在民国时期,这样的人并不少见。闻一多先生的诗作广为流传,而其神话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研究也甚为经典;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写的如诗如画,其服饰研究却做的严丝合缝;钱钟书先生小说写的直指人心,其古典文学校勘功力更是让今人难以望其项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相比其成就我们难以评价,但民国时期到文革前的这段时期,中国学术界的成就却是远超出之前的。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身兼数职的大师。我在读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想过,一个人要花多少精力才能使自己博学至此!后来渐渐读胡适、读静安先生、读陈寅恪先生,慢慢才发现这竟然变成了一个传统,读书之博,专研之精。这些大师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才算的上一个读书人。

所以我对于鲁迅先生的阅读体验是从读不懂但是很崇敬先生到渐渐读懂一点越来越崇敬先生。鲁迅先生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长者的形象。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是该是一位长者,我们甚至都很难想象他们也会有年少轻狂,幼稚冲动的时候。屈原是这样的人,杜甫是这样的,鲁迅也是这样的。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已经37岁,已经是个成熟,通透,具有长者之风的人了。而他在此之前的作品多为古体诗以及日记、学术笔记等。他的《摩罗诗力学》以及《破恶声论》虽然创作较早,但由于文体的原因,显得古奥难懂。因此从鲁迅先生的古体创作到白话文创作,他似乎从一开始就是理当深沉,睿智的。具体原因我实在难以解答,但有些人就是应该在神坛上,他们不曾年轻过,他们自始自终带着自身的光环,倒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在我心里,鲁迅先生不仅没有年轻过,他甚至也没有老过。鲁迅先生卒于1936年,而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灾难,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以前,我总是觉得可惜,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才55岁,鲁迅先生若是亲眼见到了抗日战争,他该有怎样的反应呢?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若说对日本什么感情都没有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但若鲁迅先生亲身尝到了战争的苦楚,看到国家面临倾覆,他又该有怎样的悲痛?他将如何继续写作,他还能写出多少优秀的作品,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但是现在,我却常常庆幸,鲁迅先生没有亲眼看到抗日战争的爆发。其实,无论如何,鲁迅先生终究还是个文人,面对战争,个人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即使是鲁迅,在战争中也免不了颠沛流离,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还是太残酷了。一个文人无论在战争中如何自处,都不会是一件满意的事情。除了战争,上世纪的中国还经历了一次文化浩劫——文化大革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鲁迅先生85岁。那时的鲁迅先生不知道是否还是这样锐利直言,他又该怎样来表达自己对这场文化浩劫的愤慨,他对于这场革命运动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一切都是未知,却分外迷人。历史容不得假设,却总是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无论如何,鲁迅先生总归是去了。无论鲁迅先生什么时候去世,我们永远会假设若是先生还活着,他还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怎样的假设都不会成立。鲁迅先生在他该离开我们的时候离开我们,但他的作品却长存于世。鲁迅先生去世了,但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学术成果都在文学史、学术史上熠熠生辉。时隔近百年,中国出现了那么多的博学之士,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但没有一人能够盖过鲁迅先生的光芒。鲁迅先生创作如此璀璨,学术如此严谨,虽算不得前无古人,也难说后无来者(但起码到今天,还无来者),也称得上惊采绝艳了。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首《无题》,内容是这样的: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其中的“菰蒲”是用了《太平御览》中的典故“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我们今天已经难以知道鲁迅先生写这首诗的心情了,但很多人将其解读成鲁迅先生的战斗意识我实在觉得牵强。我认为我们可以将“菰蒲”认为是奇才的象征,指代奇伟之才,虽然并不符合鲁迅先生这首诗的原意,但就今人而言,面对鲁迅先生这样的大师珠玉在前,我们也不得不叹上一句“无处觅菰蒲”。大师已不复,后生唯有自勉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