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深劳动法官辞职后的10大感言:辞职真的要趁早... | 劳动法行天下

 wenxuefeng360 2021-02-18

(来源于电视剧《精英律师》,图文无关)

昨天看到茅台法庭公开收结案信息,2020年收案968件,旧存40件,已结930件,未结78件。在公众号里我开玩笑留言说,掐指一算,要完成结案率得用三招,加班结案,拒收新案,劝撤旧案这样的总结我曾经写了10年。开完玩笑就很感叹,原来我已经不是法官了。
 
2020年,注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一年。就拿疫情来说,辞职之前没有痛感,因为体制为你遮风挡雨,让你旱涝保收。在辞职之后很担忧,疫情管控,会没有业务没有收入。疫情让老板破产,让员工失业,让经济停滞,最终影响大家。
 
从法官到不能执业的实习律师,感触很多。
 
第一个感触,竞业限制真的挺坑的。

劳动者尚且有两年的竞业限制补偿,法官辞职却没有。对我这个搞劳动法出身的前法官来说,对最高院的竞业禁止规定除了抱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能出来,还是沾了体制的光,所以也不能吐槽太多,承认现实,接受现状,人如本如此。就算没有补偿,仍然留不住想走的人,想走的人总有一颗骚动的心,你说他为了钱也好,为了自由也好,为了什么也好,总之想走的人还是会走的。
 
第二个感触,法官累,律师更累。

法官的累,纯粹是业务的忙。法官的心烦,可能更多的是遇到蛮不讲理的当事人,复杂的案件,以及源源不断新分的案件。如果业务非常娴熟,其实也就是加个班。如果越到上面,中院,高院,案件数量不多,其实没有那么忙。这几年,法院采取了很多措施,让基层法官不堪重负,一是下面法院的受理的标的调高了,让基层法院的案件更多了;二是小额诉讼,把再审信访的矛盾下移了一部分;三是审判质效考核,尤其是结案率和审限结案矛盾,让法官头痛;四是员额改革后,很多优秀的年轻助理没有入额,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的收入,让很多优秀人才流失;入了员额的法官,案子更多更忙。

律师的累,是不一样的累,律师不光是业务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怎么跟客户打交道,类似于销售员;二是怎么跟法院打交道,类似于生产车间的操作工;三是做好善后服务工作。简单的说,既做保健医生,预防的;也做手术医生,治病的,同时还要做好品牌维护宣传。有的是个人做,有的是团队做,有的是律所做。所以,很多律师头发比法官还要少的多。
 
第三个感触,体制内外的进步规则是不一样的。

在体制内,可以不必太努力在专业上,因为激励不明显,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干好干坏区别不大。甚至激励是反的,你做的多容易错的多,惹出的麻烦多。机关的升迁,更多的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只要领导喜欢你,群众基础不坏,专业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专业的人进步,而是专业又讲政治的人会被重用。

在体制外,你得花心思,尤其是做律师,你要能给委托人解决问题,才能从他那里收到费用。所以,体制外更多的是市场决定。
 
第四个感触,体制内的收入,尤其是法官的收入比很多律师要好。

法官的收入,公务员的收入是纯收入,而律师的收入是毛收入,律师的收入里有很多成本。一个年创收100万收入的律师,到手可能只有50万。很多所里提成30%,100万到手就70万元。请两个助理,工资1万元,一年就12万元,社保每人1万1元,两个人力成本就12.2万元。生活开支,一个月1万元是绝对不可能打住的。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支出,能有50万就不错了。机关虽然不一定大富大贵,但是在机关收入稳定,地位较高。一个体制内的法官,活的很容易比一个年创收50万的律师潇洒。当然,律师还有收入更高的,其实法官也有收入更高的,但如果是不正常的高会有风险。对年轻人来说,出来做律师,很多地方是实习律师3000元,3年律师5000元,除开房租、交通费、电话费、伙食费以及衣服等,没有家里的支持生活都难以坚持。而体制内的,算上年终奖,办案补贴,出差补助,年休假工资以及各种福利,基本上有1万元左右了。
 
第五个感触,辞职真的要趁早。

在机关待久了,人容易失去敏感心,进取心。会把很多时间放在打牌、喝酒以及杂七杂八的事上,而不是放在专门研究专业上。我记得我刚进单位不久,就迷上了麻将,有一阵子特别疯狂,晚上打,周末打,甚至通宵打。还有个小师妹说,我家的地板、家具什么都是她贡献的。后来没有打牌,就把时间放在劳动法上了。

如果待久了又不研究业务,可能越到后面越不敢出来,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所以,想出来啊,趁早把专业弄一弄,趁年轻出来闯一闯。不然到了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老婆一顿吼,尿不湿,培训班?父母住医院,隔壁家的老人去夕阳游了。你怎么办?那怕领导骂,心中MMP,万马奔腾,你也只有忍了,说不定还笑中说领导骂的对,只有羡慕90后说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第六个感触,体制内有天花板,体制外自由翱翔。

自由也是相对的,法官受更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如果说法官更多的是为人民服务,律师就是更多的为人民币服务。法官会有职业的天花板,那几年你没有进步,基本上你一生就可以看得到,这样的未来有时让人觉得很恐怖。而律师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然不见得能飞多高,但是你可以自由的做很多的事。体制外,你越努力越认真,至少在收入上会有更多的回报。不过,也有可能没有收入哟。
 
第七个感触,体制仍然是很多人的梦想。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父母皆希望自己留在体制内,甚至还说你要辞职我要跟你断绝关系之类的话。我有一个老乡,辞职两年了,父母仍然以为他在机关里,一直瞒着的。很多人错误的说,体制容易给人一个错觉,以为你厉害,其实不是你厉害,而是你的位置给了你权力,别人是对你权力的敬畏。其实这是对的,体制内就是这样优越。不过在市场经济下,这种优越已经不怎么明显了,比如过去领导配司机,现在很多律所主任很多律师也有司机了。越来越多的人往体制里钻并不是好事,毕竟是靠税收养活的。越来越多的人去体制,说明创业环境也不好,投资的人少了,就业岗位少了嘛。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有可能是选择考公务员,毕竟公务员一开始比律师轻松多了。
 
第八个感触,法官的权力真的很大。

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可能会有分歧,但是法官的认识却能影响案件的结果,影响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律师的收入。而法官往往太忙,不是每个法官都有耐心听进律师的意见。如何说服法官,是律师的一门技术。有时最痛苦的事是,你认为你是对的,法官却认为你是错的。有一次,遇到一个新类型的案子,我当时还跟某律师说,假如我是法官,会非常兴奋,因为这样的新类型案件,会有可能成为标杆案件。但对有的人来说,更是希望某案件不要给自己找麻烦,能案结事了。
 
第九个感触,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忧虑,我是经常性的忧虑。

辞职的第二天,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不是心情舒畅,而是焦虑今天的收入从何而来。做法官的时候,可能是哎呀,快迟到了,赶紧起来上班。过了几个月,忧虑感轻一点,前几天温和的阳光照射进来,心想没有什么事,再睡一会儿吧。
 
第十个感触,跟法官一样,法官要谨慎,律师也要低调,有的话能不说还是不说。
 
很多法官的身体不好,很多律师的身体一样,最近就看到律师病故。在新的一年内,祝大家身体健康。如果还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是:
 
做好自己,做个好人,照顾好孩子老人,让自己努力过上更自由、更快乐、更有趣、更富裕点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