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水节气话养生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2-18

雨水 仪晓艳 摄

雨水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降雨开始增多,而寒湿之邪最易影响脾脏,故雨水节气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甘蔗 仪晓艳 摄

饮食方面

应多选择健脾胃的甘甜食物,如豌豆苗、荠菜、藕、大枣、菠菜、荸荠、甘蔗、甜橙、茼蒿、山药等。宜食果蔬及汤粥、花茶等,推荐薏苡仁党参粥和黄芪枸杞菊花茶。

1.薏苡仁党参粥

做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粳米200克淘洗干净。然后将三者放入锅中,并加入10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等水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约半小时。等粥软糯后,可依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

2.黄芪枸杞菊花茶

做法:取黄芪5克,枸杞子5克,菊花5克,放入养生壶中,并加入适量的水,等煮开后就可倒入杯中饮用。

黄芪枸杞菊花茶 仪晓艳 摄

情志方面

雨水时节应注意调摄精神,尽量做到淡泊名利,保持心气平和。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使人情绪波动,心神不宁,对高血压、哮喘患者不利。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生活起居方面

雨水时节尚属早春,此时气温尚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湿度增加。气温虽然不像寒冬腊月时那么低,但由于天气转暖,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降低,故人们不应急于脱去冬衣,要注意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尤其是有关节痛的人,更应重视肩、腰、腿等部位关节的保暖,以免受寒湿之邪外侵而引发疾病。

运动健身方面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发生除了与温度变化有关,也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会产生困乏感。所以,经常运动会让你的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令你神清气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