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传说的载体,大多是地名,比如栖霞的唐山、蓬莱拦驾疃、莱阳护驾崖等,不胜枚举;也有的是古树和古寺,如即墨的“挂甲树”和胶州的“太平寺”等。因为年代久远,史料不多,唐太宗到底来过胶东没有?暂时没有明确的结论。单从新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来看,贞观十八年到十九年,李世民东征高丽的行军路线大致是洛阳——幽州——辽东,中间还有“幽州誓师”、“车驾渡辽”(辽河)等细节。以此来看,李世民本人当时似乎并没有来到胶东。不过,登莱两地与辽东隔海相望,唐军曾有偏师自此北上,因此胶东民间有关于“东征高丽”的传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地名的由来,空口无凭,或许附会的成分较大,也相对难以考证。而古树和古庙的年代,因为有实物载体,多少还是有些依据。也就是说,唐太宗是否与这些古树古庙有关虽然难有定论,但并不影响它们本身作为“古物”的定位。即墨的挂甲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说中,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途经此地,正好遇到下雨天气,身上的盔甲被淋湿。等到晴天后,他就把盔甲脱下,挂在这棵树上晾晒。这棵树因此得名为“挂甲树”。  挂甲树名声在外,不少朋友都曾推荐我们去参观,但此前一直没有成行。此次假期,我们有闲暇前去,终于一见古树之真容。这棵树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西部的移风店镇境内,从移风店高速出口驶出不久,就可以看到“张家村”和“王家村”的路牌,而挂甲树就在路牌不远处。

 在公路的旁边,有一块关于“挂甲树”景点的介绍,上面简单提到了挂甲树和百灵庙的传说。从指示牌向北,有一个入口,两侧各有一个石狮子镇守。走到里面,就可以看到地处正中的“挂甲树”。这棵挂甲树,外观并不大,但其实年岁相当悠久。根据树上的保护牌介绍,这是一棵国家一级古树,树龄超过了1500年。考虑到它是一棵酸枣树(通常以灌木形态存在),树干能长到这么粗,已经相当不易了。在景点介绍的牌子上,有一张多年前盛夏时节挂甲树的图片,看起来郁郁葱葱,相当繁盛。不过,此次来参观,一来刚开春,树还没有发芽;二来年代已久,渐有衰势。因此,拍出来的图片可能不觉壮观。但仔细看看这棵树的树根,还是能感受到它的沧桑历史。 当地人对这棵千年古树自然是相当尊崇,树干和树枝上也挂着祈福的红绸。红绸的颜色看起来很新,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春节刚挂的呢?下面的图片,都是即墨移风店镇这棵挂甲树的近景,此前没有见过它的朋友,可以以此有个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