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山走水】论崂山塔的倒掉

 行者老鱼 2023-08-12 发布于山东
崂山少有古塔,即使曾经有过几座,也已经倒掉了。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至次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辽东进攻高句丽,此次东征,被民间称为“唐王东征”。唐王东征,在崂山周围有不少的地理传说,如在即墨移风境内有挂甲树,传为李世民休息的时候挂甲之树;即墨城南有大庙山和粥熟城,传曾为大军提供米粥。这些故事都与唐王东征有关。无独有偶,崂山汉河也有类似传说,据说唐王曾在汉河建有双塔,故汉河曾经被称为“双塔口”。

汉河的双塔分别在汉河和砖塔岭,可惜今天都已经倒塌了,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倒塌的原因是什么?据说是因为不孝的原因。清代即墨文人纪润的《崂山记》中写道:“里人相传,山外有唐王征东建一双塔,名双塔口。有夫妇塔旁收田,老母送午饭至,时即值风雨骤作,其夫只背妇向塔避雨,触天大怒,雷龙连塔将不孝夫妇一总抓离,摔至下巨峰,相隔数里遥也,砖迹尚存,故名砖塔岭。然顶后坡,又有骷髅花,五月方开,有头有口,即此夫妇之遗踪。”
古人常将塔当做一种象征,塔的倒掉也必然有什么故事,如西湖边的雷峰塔,传说下面镇压着白娘子,雷峰塔倒掉了,意味着白娘子自由了;双塔口的塔倒掉了,意味着不孝的人受到了惩罚,反映了当地民间的美好的愿望。
在五龙河与白沙河交接的福堆岸,原来也有一座塔,名文峰塔,是清顺治年间的进士蓝润所建。后来文峰塔倒掉了,什么时候倒掉的,不得而知,顺治以后的崂山游记中也没有关于文峰塔的些许记录。
文峰塔所在的福堆岸是极佳的所在,岸居华阴之东端,南依华楼,北对黄石,五龙河和白沙河绕岸而过,水光山色之间,高塔耸立,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渔夫樵民从塔下走过。
我经常脑补文峰塔之景:夕阳西下,华楼山巍然屹立,山顶的华表峰似堂皇的冠冕;五龙白沙浩浩汤汤;夕阳的余晖随着河水北去西流;福堆岸的塔影映掩于河光山色之间,山色、流水、古塔、夕阳……

这大抵可以绘制一幅“文峰夕照”的图景,但却是没有,华楼十四景中没有,乌衣八景中没有,文峰塔从创建到倒掉,没有留下些许的光影,甚至连塔的遗址也被一个“福泰庵”取代,这真是悲催的故事。
塔为什么倒掉了,没有可记载的原因,我想可能跟华阳书院的衰落有关吧。明正德年间,即墨大家族蓝氏后人蓝章在华阳山创建华阳书院,教书育人,著文会友,自号“大崂山人”,成为称为当时崂山规模最大的书院。
华阳书院建成后蓝氏后人多在此读书,期间人才辈出,蓝章之子蓝田、蓝囦,蓝因均就读于此,人称“蓝氏三凤”,特别是明朝嘉靖年间,蓝田又中进士,华阳书院更是名声大振。
自蓝章之后,华阳书院兴盛了二百年,直到清代雍正年间,蓝氏家族内出了一系列的意外,华阳书院的学生也大多回到了东厓书院读书,原本热闹的华阳书院因无人管理,藏书逐渐散失,日渐衰落,期间虽然经过修葺,但始终没有恢复旧日面貌。
华阳书院既去,则华楼山文脉大衰,文峰不再,塔当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许这就是文峰塔倒掉的原因吧。
在崂山的各种山志游记中,崂山头也曾经有一座塔,名为张仙塔,据说为张三丰手砌而成。张仙塔虽名为“塔”,其实仅具备塔的形状,而无塔之高大。明以前无张仙塔记录,这是正常的,因为张三丰本人就是元末明初的人士,明万历版《即墨县志》卷之二记载:“山直探海中,上有小塔,危险非人迹能到,世传张三丰建。”这大约是最早张仙塔相关记录。
后历经明、清几百年,张仙塔在各种游记中多有记载,在其屹立五百多年的时候,近代周宗颐的《太清宫志》仍记载:“张仙塔,在劳山头左背海岸,石塔高数十丈,形势天成,于山顶不能见,乘舟由海面可以观之。塔底有洞曰仙窑,系张三丰养静处。”
若说《太清宫志》有些不太靠谱,其同时代的周至元和蓝水也有关于张仙塔的记录,这两位先生可是以治学认真而著称的,可惜在今天交通及探索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有山友对覆盂峰已经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海上海下都已经囊括,再没有人真正看到塔的真容,张仙塔如张三丰一样从人们的视野中驾鹤而去了。正所谓:仙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崂山头。
张仙塔为什么倒掉了,这个问题可难住了我,我想,也许这就是万物的生灭之道吧,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当年莱子国海中石老人已经屹立了数千年,不也在遭受雷击后一夜之间石消人散,空留残迹!后来人看了今人的游记,是否也会纳闷:“石老人在什么地方呢?”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或者就是明天或者现在,覆盂峰也忽然会基岩崩塌,五颜六色的色岩轰隆隆的从几十丈的高空中坠落,如绚丽的烟花,燃尽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地的岩砾和余烬……后来的在此赶海的人会在海边捡到彩色的五色石,传颂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它们原本属于海底,曾经从海底喷发而出,今天又回归海底,对于我们来说,它们死了,对于它们来说,它们活了,也许这就是张仙塔曾经的宿命吧。
塔倒掉了,故事开始流传;云死了,细雨开始坠落;种子死了,花开了,夜死了,昼开始了。生与亡、立与倒、盛与衰,光与黑,世间之事,正像这塔的倒掉,非断、非常。
更多发现请点击标签关注老鱼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