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劝学》3(完结篇)

 昵称71322464 2021-02-18
本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2篇文言文背诵篇目之一。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龙生;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堆积土石形成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汇积水流形成深渊,蛟龙在这里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非凡的智慧自然就会得到,圣人之心怀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外的办法(即“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即“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风雨兴焉/龙生:兴,起。焉,兼词(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在这里”。
而神明自得:而,表承接。神明,非凡的智慧。
圣心:圣心,圣人之心怀。“焉”可以作为语气词,不翻译,这样整句话的翻译就是“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焉”也可以作为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由此”,这样整句话的翻译就是“圣人的心怀由此具备”。
故不积跬步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词类活用: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无以固定用法,没有用来……的(办法),无从。
                                             
骐骥qíj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功在不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利,筋骨强,埃土黄泉用心。蟹六跪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用心也。
【译】骏马一跨跃,不能走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雕刻几下就停止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折断;(如果)雕刻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就不可以藏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骐骥一跃:骐骥,骏马。
驽马驽马,劣马。驾,一天的行程。
功在不:舍,停止、止息。
而舍之:锲,刻。
金石可镂,雕刻。
埃土:埃土,泥土、尘土。
黄泉: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也:一,专一。
六跪而:跪,蟹腿。六跪,蟹的六条腿,“六”应是“八”。而,表并列。螯,蟹钳。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用心也:躁,浮躁、不专心。
古今异义: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利,筋骨
                                             
【分析】第四小节阐述学习除了要善于利用外物,还应该注意积累、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分论点一:学习要注意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从正面论证学习要注意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反面论证积累的重要性。
分论点二:学习要锲而不舍。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论证了锲而不舍的重大意义。
分论点三:学习还要专一,不能浮躁。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通过这两个比喻、对比论证,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
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地阐发和充分地证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