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1

 晓梅老师lahb2j 2021-02-18
【题解】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本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2篇文言文背诵篇目之一。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浪,水石相,声如洪钟。说也,人常。今置水中,大风浪不能也,而况石乎!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之。石铿然有声,所在皆也,而此独哉?
【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对着深潭,微风激荡着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击,声音好像大钟。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是怀疑的。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所在地。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疑惑了。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这座山唯独用钟命名,为什么呢?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彭蠡,鄱阳湖的别称。焉,兼词,在那里,或作为句末语气词,不译。
水石相:搏,击、拍。
说也:是,这。
人常:之,可以作为代词,代指“这种说法”,这时就可以把“疑”作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疑”,全句直译为“人们常常以这个说法为疑”,意译为“人们常常是怀疑的”。
置水中:以,把。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大风浪不能也:虽,即使。
李渤始访其遗踪:至,到。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始,才。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北音清越:清越,清脆悠扬。
桴止响:腾,传播。
韵徐歇:韵,声音。徐,慢。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
之:尤,更加。
铿然有声: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也:是,这样。
而此独:以,用。
哉:何,为什么。
通假字:南声函胡(同“含糊”)
词类活用:
微风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人常之/余尤之(意动用法,以……为疑)
虽大风浪不能也(使……发出声音)
桴止腾(动词作名词,响声)
而此独以钟(名词作动词,命名)
状语后置句:得双石潭上(于:在)
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
【分析】第一小节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首先,引用《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然后,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并阐明质疑的原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最后,提出李渤的说法,并再次质疑——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同时,也阐明了质疑的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