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塔之城吕贝克的两座双塔教堂

 九门胡同 2021-02-18

在吕贝克,从很多角度都能看到几座高高的教堂尖顶。

这些尖顶其实是五座教堂的七个尖顶(两座教堂是双塔,三座单塔),中世纪的时候构成了城市的天际线,所以吕贝克也有“七塔之城”(Sieben Türme)之称。

我们先看两座双塔的教堂。

位于城市南边的吕贝克主教座堂(Lübecker Dom),像吕贝克的很多教堂和建筑一样,教堂是红色砖砌建筑。

教堂双塔之间有两根钢梁,估计是为了加固而装的。

教堂的一个侧门

教堂北面草坪上,有座狮子雕像,前面曾提到过,是代表吕贝克史上的重要人物,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

最早的教堂是由狮子亨利于1173年亲自奠基,1230年建成,1247年祝圣。当时是吕贝克教区的主教座堂。

最早的教堂是罗曼式建筑,1266年,屋顶被改成了哥特式。所以教堂内部能同时看到罗曼式和哥特式风格。后世的几百年间,教堂也经历了不断的改建扩建。


主祭坛和两侧的柱廊,依旧是罗曼式特征明显。

罗曼式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被从吕贝克赶走,教堂也被改做了新教教堂,不过主祭坛的装饰还是保留了下来。

主祭坛上高达17米的大十字架,称作凯旋十字架,意寓基督战胜死亡。

主祭坛是由当时的吕贝克大主教捐赠,由吕贝克本地艺术家雕刻制作于1477年,当时耗资2000马克,几乎耗尽了大主教的全部资产。

雕刻中右侧跪着的就是那位大主教,而抹大拉的玛利亚的人物形象,就是大主教的情妇(左侧跪着)。

与凯旋十字架同时制作完成的,还有这个木刻的祭台屏风,据说原型是参照马格德堡主教座堂(我没去过)。

屏风上的大钟是1628年制作的。

大钟上方的雕刻,不知道上面的人物会不会在整点时能动,但从人物手中拿着的钟锤看,可能会敲钟。

教堂内有许多墓葬,主要是吕贝克的贵族、名人或大主教等。

南北两边的侧廊,分布着诸多小堂。其中一个小堂内过去曾有幅德国著名画家汉斯.梅姆林的祭坛画,现在收藏在吕贝克的圣安妮博物馆。

有些小堂内还有石棺或墓葬。

侧廊屋顶已经是哥特式的了。

现在教堂内的管风琴是1970年制造的,以前的旧管风琴被收藏在博物馆,那架管风琴亨德尔和巴赫都曾弹奏过。

这个文艺复兴风格的白色雪花石布道台,还是1586年,由当时的弗兰德斯雕刻家制作。

教堂的长度达130米,在德国也是属于最长的几座砖砌教堂之一。

墙壁上一些残留的壁画,感觉还是13-14世纪的水平,内容似乎与十字军有关。

这个雕刻的祭坛画,下面有日期,1506年。

忏悔室上方的这幅《圣克里斯托弗》(驮着耶稣过河),大概是1665年的绘画。

17世纪末的一幅耶稣画像。

耶稣神迹的三联屏画,年代没看出来。

唱诗班的座椅。

座椅上方的绘画

改做新教的教堂,里面显得很简单空旷。

教堂一起的修道院现在是大教堂博物馆,这是原来修道院的回廊。

吕贝克七塔的另外一座双塔教堂是圣马利亚教堂(Marienkirche),始建于1260年到1351年。不过现在看到的教堂是二战后重建的。

13世纪,法国的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传到德国,但对于缺少石材的吕贝克,加上有砖砌罗曼教堂的技术,圣马利亚教堂是首座用红砖打造的哥特式教堂,据说她影响了北德及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七十多座教堂,所以教堂又有“砖砌哥特教堂之母”的称号。

历史上的教堂曾是这座汉萨同盟首府财富和权势的象征,现在仍是德国第三大教堂,吕贝克最高的建筑,两座双塔分别高达124.95米和124.75米(算上风向标)。教堂的规模体量也超过了前面看到的吕贝克主教座堂。

在德国(或者在欧洲),赶上这样正在维修的教堂或塔楼是很常见的。

教堂的侧面。

教堂的后面,哥特式特征明显。而前面看到的主教座堂,是在罗曼式红砖建筑基础上部分按照哥特风格改造的。

教堂的后殿,高高的玻璃花窗和扶壁墙,上方有少些飞扶壁。

在教堂外墙下,有这样一个雕塑坐在大石条上。这个雕塑是根据当地传说于1999年制作的。

这是一个与教堂建造传说有关的魔鬼的形象。

传说当初教堂奠基时,魔鬼问当地人这是要盖什么,当地人骗他说是建酒馆,魔鬼很高兴,就混在人群中帮助建教堂,有了魔鬼的帮忙,教堂建的也很快,但当教堂快建成时,魔鬼发现被骗了,于是他拿起一块大石头(可能就是他屁股下面那个石条)要砸毁马上建好的教堂。

突然有人对他大喊一声,住手,我们会在教堂对面再给你建一个酒馆,这样魔鬼就满意了。

教堂的南侧,是吕贝克的一座特色建筑,吕贝克市政厅,以后再说。

教堂的木门,由此进入。

教堂内部,非常典型的哥特式立柱和屋顶。但因为在宗教改革后被改做新教教堂,显得很简单,一些原有的文物也被转到博物馆去了。

建造如此规模的大教堂,源于当时吕贝克市议会与教区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市议会要建一座献给圣母马利亚的教堂,在规模和高度上都要超过主教座堂。

教堂中殿的屋顶高达38.5米,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砖砌穹顶。

东部的唱诗班和主祭坛

1942年3月28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吕贝克实施了一次大轰炸,造成了吕贝克五分之一城市建筑的毁灭,圣马利亚大教堂也基本被彻底摧毁。那次大轰炸也是英国对纳粹德国的首次毁灭性空袭轰炸。

我们今天看到的教堂是战后重建的,重建工作从1947年一直到1959年才完成。

这是钟楼下方摔碎的两个铸造于16世纪初的大钟,一直保持着当时被轰炸后掉下来的样子。

这是轰炸后的圣马利亚大教堂。

教堂内的两架管风琴也毁于那次轰炸,现在都是重新制作的。

另一架管风琴。

教堂的侧廊,非常标准的哥特。

大轰炸后,一些曾经被覆盖了的中世纪绘画也又重新暴露了出来,不知道这些是不是。

教堂内比较突出的是位于祭坛后面的这架天文钟,当然也是大轰炸后复制的,原来的天文钟制作于16世纪。

天文钟上对应的星座

这个表盘上显示的是宗教节日和月亮的盈亏。

宗教节日

这个表盘显示的太阳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以及月亮的盈亏上玄下玄等,我是看不懂。

教堂内还有一些墓葬和墓碑,比如这个墓碑的主人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1637-1707),巴洛克时期德国-丹麦裔著名的作曲家及风琴手。曾在马利亚教堂做过风琴手,在欧洲非常有名。

从这个雕刻上的文字和图案推测,意思大概是,1705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来到吕贝克圣马利亚教堂聆听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演奏。据说当时20岁的巴赫(图中站立者)徒步往返四百多公里来听布克斯特胡德的演奏和音乐会,并对日后巴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布克斯特胡德也算是这位未来的巴洛克音乐之父的老师。据说那次巴赫没有向雇主请假,擅自离开了四个月,险些成为被告。

粗大的立柱。

教堂内的纪念品店,后面的墓碑是18世纪的一位吕贝克市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