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放疗化疗“智商”低,会不加选择地杀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
那能不能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方式,只杀癌细胞而不杀正常细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类发现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之后,科学家就开始了探索,欲开发特异的药物来抑制致癌基因。
“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靶向疗法。
很多人都知道一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有效药——格列卫。
如果坚持吃这种药,慢粒白血病患者可以存活很多年。
“格列卫”神药是怎么诞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学界普遍认为——癌症是病毒引起的。
但学者诺威和亨格福德有点离经叛道,觉得“不一定是病毒引发了癌症”,于是他俩开始关注慢粒白血病人,希望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证据”。
经过几年观察,他俩终于找到了引发慢粒白血病的罪魁——22号染色体变短了。
22号染色体为什么会变短呢?
他俩花了十年也没找到原因。
直到1972年,美国遗传学家珍妮特才找到了根源:
因为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基因。
这个新基因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从而引起了细胞的失控性增殖。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含4000至10000个白细胞,但该病患者是正常量的10—25倍。
如果能找到一种药物,来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那慢粒白血病人就有救了。
这一找就是14年,1986年,学者莱登终于找到了可以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的化合物——伊马替尼。
有效化合物虽然找到了,但把它变成有用药物又是一个漫长过程。
诺华公司耗费了十几年,才终于制造出了神药格列卫。
格列卫的出现,一下将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从30%提高到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