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常常到职业学校评审课题,颇有感慨。梳理一下,有以下几点想表达。

一、申报课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选题

1.直面真问题,研究真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即课题坚持目标导向,课题研究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就应该瞄准目标开展研究。

不研究真问题课题就会出问题。真问题的两个显著特征现实性和可研究性。

2.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新不宜旧,宜点不宜面宜小不宜大:切口小,切得深,就是好课题宜新不宜旧:抓住热点、难点问题。宜点不宜面:研究“点”,容易出成果,容易突破。研究面,容易空泛。

3.选题中常见的问题1)赶时髦烫剩饭做总结2)不精练,不聚焦,不明晰如,《基于“双主体论”的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模块化研究与实践》《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校企合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这类课题不用看,十有八九是泛泛而谈,或是把做过的实际工作当作课题研究成果。

(二)如何写好“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1.核心概念要解释清楚2.课题的范围要界定清楚。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核心概念不全核心概念过长核心概念不规范课题界定不清楚“五年制高职”的概念,没有几个教师解释正确的。

(三)如何写好“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是整个课题的逻辑起点,相当于建筑物的基础部分,相当于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少教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不够。

写好研究背景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1.功课要做足,对研究现状尽可能全面了解2.要去粗取精去一般关联保留密切关联部分3.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4.要把同一研究领域存在的“空间”、“局限性”、“不足”充分、清晰地展现出来5.本课题的研究价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研究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报告一般有规定格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开题报告加成果说明,格式不对

(二)调研报告结果的分析,分量较轻

(二)研究成果及评价分析,阐述不当

(三)研究报告为结论圆满,反思不够

、课题研究理念层面的几个问题

1.教科研工作并不神秘,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进行研究

首先要打破教科研的神秘感。许多青年教师认为,教科研是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事情,觉得自己太年轻,还没有资格从事教科研。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在《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魅力课堂不拒绝任何一位教师》。教科研同样也不拒绝任何一位教师。

2.教科研工作从哪里入手?

一是从人生价值的意识入手:学生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的生命又何尝不是独一无二的呢?出于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我们也总得做点什么。十年、二十年很快过去,我们不能总在抱怨、郁闷中工作吧?要么不要从事职业教育,要么全身心投入职业教育,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二是从解决问题的意识入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研究那些实际存在的、困惑自己的问题。我相信,这类问题哪个教师都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3.反思和写作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反思必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将其重要性彰显出来。有的教师告诉我,自己常常反思,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没有及时写下来,结果,这些好的想法就像幽灵一样闪现了一下就无影无踪了。

余秋雨先生说过:“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达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 我写过的文章:《通往教学名师的路有多远?》《匠家之间天地宽》试图说明一个真相:作为一般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在这片天地里,教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4.教科研要下笨功夫,硬功夫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我发现有些教师离开了互联网就不会写文章了。对互联网的过渡依赖,已成为教科研领域的公害之一。我不是反对借助网络信息,来丰富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我更不反对通过互联网查看前人的研究成果,我所反对的是写论文、做课题时的“拿来主义”。这样的写论文做课题既不道德自己也很辛苦

做教科研一定要沉下心来,静下心来,直面问题,结合现实,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下笨功夫、硬功夫,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教科研成果。

2020年12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