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而言,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一个教师想要把教学搞好,就需要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科研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学工作走向最好的方向。 因此,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更好的推进研究进程,本期播种阅读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课题科研,聊一聊课题研究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1、你知道什么是课题吗? “课题”就是一个问题 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课题”就是一个愿景 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课题”就是一个主题 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2、你知道课题从哪里来吗?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比较多的是从上至下,下达课题,或者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更加生动有力。 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 “十三五”规划课题中的许多课题便是从日常教学中来,例如: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品格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探究等。 、 3、你知道做课题需要哪些准备吗? 首先,在心态上,须平常心看待问题,于细微处收集样本,并记录文本。一万小时的专注,成就一领域的卓越人才。你现在提出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用心专注所在领域。 其次,教育领域的研究,最忌讳就是以己见先入为主,屏蔽某些不利自己想法的客观因素,把研究变成为自己的课题找材料辩论。当然没有人可以完全客观,但不能一开始带着主观因素去影响实验研究。
4、哪些课题更适合教师研究?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建议一线教师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等。
理论条件、资料信息、设备工具和氛围环境都相对完备的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俱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 5、做课题研究时需要避开哪些误区? 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少都会迈入一些误区,对照看看自己是否也遇到过这些困扰。 “难”字当头。 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一般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 “忙”字当头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 “教”字当头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 “文”字当头 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 “怕”字当头 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 6、课题选题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7、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怎么做? 理论准备 研究开始之前,需要大量收集资料和实例,把你感兴趣的,或者有一点关系的,都收集进来,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接下来就是要做信息筛选和确定方向,撒网可以很大,但钓鱼的鱼钩不用太大。 方案设计 理论准备完毕后,就要开始进行课题的方案设计,包括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等。 课题论证 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论证阶段你需要,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明白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理清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最后对前期成果进行规划,预估前期成果有哪些? 8、课题研究中期需要做什么?
研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9、课题研究最终阶段,如何进行课题总结?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方式有教育科研报告(结题报告)和教育研究论文等形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