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万山 2019.5.9上午
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选题→立项→开题→研究→提炼→结项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1:课题论证不充分,研究概念不清,目标不明,方法不当。 问题2:研究过程不扎实,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两张皮”。 问题3:研究成果创新程度不高,“复制”现象较为严重。 问题4:成果表述不规范,缺乏应有的概括和提炼。 三、具体论述问题的解决 1、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途径 ⑴从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问题) ⑵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困惑中提炼课题 (困惑) ⑶从教育教学经验中提炼课题(经验) ⑷在理论学习或他人研究成果启发下形成课题(学习) ⑸围绕学校核心理念提炼课题(理念) 2、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选择 ⑴科学性原则。有教育教学依据,符合教育规律和国家法规政策(有依据)“正确” ⑵价值性原则。有益于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有益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有益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价值)“有用” ⑶创新性原则。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生命。(有新意)“新颖” ⑷可行性原则。主观条件(兴趣、经验、能力);客观条件(资料、设备、人力、经费);研究时机(条件成熟、环境允许)(有可能)“可行” 3、选题应把握好两个关键因素 时代实践=课题 选题要紧跟时代,紧贴实践。 4、教育问题的提炼与表述 课题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求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即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有时研究对象或问题前需加强价值取向、对象范围等限定词。 5、教育科研课题的论证设计 课题论证主要是对课题的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及研究方法与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论述。 课题论证的内容:课题概念的界定、理论与实践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和拟创新点、研究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⑴课题概念界定 第一步:明确需要界定的概念 第二步:界定概念。界定概念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给概念“下定义”。一般表述成为:……是指……(适当论述其特征或价值)。 ⑵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而言,研究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目标(方法、策略、模式)二是实践目标(质量提升、管理改进、特色形成)三是衍生目标(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等)。 具体设计论证时应注意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着力点的一致性和表述的明确性。 ⑶研究方法与过程安排 主要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等。(知道有什么,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用) ⑷研究过程与步骤安排 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选题论证,实施阶段要逐项落实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即何时用什么方法完成什么任务,总结阶段主要是梳理分析研究材料、提炼、表述研究成果。 ⑸可行性分析 主要研究者的专业背景、学术水平与研究经验。(学历、职称、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和荣誉等) ⑹课题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主要研究者近三年承担的课题及成果、经费、设施等物质保障、学校的学术氛围及相关制度支持。 四、教育课题研究的论证 目的:弄清课题的核心概念,明白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弄清课题的依据和价值,明白研究行为“为什么”;弄清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明白研究过程和结果“怎么样”;弄清研究的基础和保障,明白课题研究“行不行”。只有论证充分才有可能获准立项。 常用方法: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叙事研究法。 五、报告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