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孩子天生厌恶学习 ——读戴安娜▪塔文纳的《准备》有感(2)

 新用户19085124 2021-02-18

自主学习是当下较为热门的话语。不少教师以自主学习为题,写文章、做课题。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为常见的说法。对此,我想提出一点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吗?是我们赋予的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没有孩子天生厌恶学习。看看希望工程招贴画中那个大眼睛女孩吧,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上学求知的渴望。这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愿望是自然而然的,也是非常强烈的。就像小鸟练习飞翔一样,孩子的学习愿望是一种本能。所以甲骨文中的“习”是“羽”下面加个“日”。这个字有两种解释:一是日出之时,鸟振羽扑翅,想离巢而去;另一种解释是鸟在日光下练习飞翔。从甲骨文到篆文,“习”的字形变化了,上面还是“羽”,下面变成了“白”。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小鸟练习飞翔绝不是被逼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是自主的,是本能的。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本能”这一“先天条件”,然后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更加准确地评估自己的不足,更加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学校教育所做的恰恰相反:没有人在意什么“学习本能”,高度统一的课程、教材、评价方式、考试科目犹如一架庞大的机器,原本天真活泼、各具特点的孩子都被动地被放进“机器”,然后统一“加工”出相同规格的“产品”。这架“庞大的机器”年复一年的运作,教师、学生、家长都被裹挟其中,正可谓“人在‘教育’,身不由己”!

于是,教育毫无争议地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牵扯到教育的各方都在抱怨教育,都认为教育应当改进,与此同时,牵扯到教育的各方也都成为人们责备的对象。人人都在议论教育,人人都属于被议论的对象。正如美国萨米特中学的创办者戴安娜▪塔文纳在《准备》一书所说:“家长被指责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时常感到疲惫、沮丧,沉迷于玩手机或发生其他更加糟糕的状况。学校被指责管理松散,无法令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保护他们的安全。政府被指责在教有领域的投入不足,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诚然,戴安娜▪塔文纳说的是美国的教育现状,但我以为其基本精神同样适用于我国,请看我们的教育现状:家长被学校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抓得不紧,孩子在家长眼里总是不能专注于学习,因而感到“疲惫、沮丧”,继而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学校被指责为层层加码,加重学生及家长的负担,政府则被指责为面对教育存在的弊端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不仅如此,“各方”都感到委屈:家长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自己的孩子不努力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以为,为什么总是盯住分数不放,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正常的娱乐、交友乃至运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为了分数而牺牲这一切,自己的天性受到压抑,政府则觉得文件发了不少,教育公平及减负等问题一直在抓,可就是不见成效……

于是,在许多家庭里,是让孩子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还是让孩子以考取好的大学为根本目的,成为二选一的选择题。

《准备》一书让我着迷、令我震感之处在于:二选一的选择题完全可以合二为一,即既要让孩子考取心仪的大学,也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成长,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准备》一书中所说:“如果我们错把考上大学或找到一份工作当成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某个大学或某份工作并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我们应该要培养孩子有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考上心仪的大学、找到合适的工作之余,对生活感到由衷的满足。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我们不需要向任何事妥协。”

“培养孩子有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考上心仪的大学、找到合适的工作之余”还能够“对生活感到由衷的满足”,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然而更为伟大的是,戴安娜▪塔文纳创办的萨米特中学进行了伟大的教育实践,把伟大的教育目标变为无可争议的现实:所有萨米特中学的学生在对学校生活感到满足的同时都考取了大学。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吗?

萨米特中学的成功有很多“奥秘”,如果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做到这一点,当然很不容易。相对于学校教育传统的做法,无异于是一场革命。值得喝彩的是,戴安娜▪塔文纳带领教师和导师团队经过艰难的努力,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萨米特中学尊重每一个孩子,同时也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精心细致的、个性化的服务。读懂了《准备》一书,感悟出了萨米特中学成功的奥秘,我惊喜地发现,戴安娜▪塔文纳、《准备》、萨米特中学组合在一起就好像是一条红线,把我原来学习过的一些教育理论、教育理念串联在了一起,让我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条“红线”上串着的有:

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周国平的“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

帕克 帕尔默的“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雷夫.艾斯奎斯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总是在不停地失败。……面对难以教育的孩子,任何拿出真心、诚意对待教育这份工作的老师,都暴露在惨痛失败和心碎失望的风险下。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沮丧,不能放弃,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第56号教室的故事》

佐藤学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将近有七成)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的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朱永新的开发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核心就是面向所有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规定的课程,这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剥夺了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与发展机会。”(《新教育之梦》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

威廉 格拉瑟“一所好的学校就可以被定义为: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相信,如果他们下功夫来学习,就能使他们的内在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而让他们的持续学习变得有意义。”(《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

……

最后,我想套用一下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先进的教育理念总是相似的,而错误的教育做法则各有各的谬误。

2021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