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2:X实验室--《准备》

 伊卡洛斯之翼 2022-01-13

这是比尔盖茨在自己的博客中推荐过的书,看到中文版的面世,迅速的收入囊中。这本书讲述萨米特中学如何在美国的应试体制下,通过项目式教育启发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学会独立的探索与学习,自己找到答案。

我看完这本书后,感觉有点激动。几年前,我曾想过做STEM科学教育的项目,在我不断的对接资源的时候,发现大家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在于如何去参加比赛、如何获得加分,并不是真正的想让孩子具备科学精神,掌握通识知识,培养独立探索的能力。

X实验室--《准备》

恰逢一大学朋友也在准备做关于科学教育的初创项目,我们相谈甚欢,但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个培训班,是否能像为自己孩子设计课程一样来设计课程项目。

我们谈崩了,朋友觉得我过于理想化,难以落地,还是要照顾市场需求,毕竟家长们渴望的是让孩子参与课程后能够参与比赛拿奖,获得加分或者保送。后来也尝试过与其他朋友谈论过这个项目,结果都和前面的差不多。于是,我便做了调整,希望把自己和朋友们年龄相仿的孩子组织起来,组建一个X实验室,由我来设计课程,让他们参与学习,教导他们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课程与生活的隔阂,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去探索世界的实验室。

后来一度发现郝景芳创立的童行学院与我的信条很像,于是便给孩子买了童行学院的课程,一段时间后发现,线上课程虽然好,但是缺少线下的互动和体验,孩子缺乏真实的训练,能掌握的东西还是不够,于是我还是想继续推进我X实验室的想法。

但我的想法这一直被认为是天真的、理想化的、不能落地的。然而《准备》这本书,让我看到, 我的想法是对的,是可以落地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想化的构思。因为萨米特学校就是这样的,校长塔文纳就是秉持了像为自己小孩设计课程一样来设计学校的课程,成功的将许多看起来不可能上大学的孩子送进了大学校园。

萨米特学校校长塔文纳女士在过去的十六年间,一直在尝试建立一所这样的学校,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真正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做一份有意义的生活,不用为生计发愁,有稳定的人际关系,邻里和睦,身体健康。

萨米特学校短时间是不太可能在我周围落地的,即便有,大部分的家长都不会认同。看看现在需要挤破头才能报名的学而思教育,就能可见一斑了。然而,没有哪一间学校,愿意接受塔文纳提出的观点,让老师走下讲台,变成孩子学习的辅助,而且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他们调整学习计划和课程。我能做的事情,就只能是在课余之外,学习萨米特学校的做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未来实验室。

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但这不是最终的目标,他们希望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学校并没有教授他们所需的技能。一个好的学校不光能教育学生学习学术知识,还包括实用的生活技能,这是他们未来获得成功、为社会做出贡献所必须的东西。标准化考试的初衷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准备,可是这些考试到头来却成了他们为未来做准备的障碍。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动手保护自己,独立面对工作上的未知领域的时候,我们学到的得分技巧根本毫无用处。

当我们进入社会,需要有自我驱动力,不然我们容易被岗位驯化,变成了一颗简单的螺丝钉,难以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出自己想做的事。精通、自主和目标是驱动力的基础,有的人比较幸运,出来工作之后慢慢可以养成,有的人可能会遇到坏运气,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毕竟,当我们出来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遇到的事情都是此前没有遇到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去认识,理解,规划,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做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策。这是学校没有教授的技能。

作者提出要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找到与世界的接口。这就是受好奇心驱动的自主学习,回顾自己孩童年代,充满了好奇心的自己,既没被重视,也没被支持,想想也挺难过的。不仅如此,连自己的决定都不被支持,所以习惯了跟随,听从别人的决定,这是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调整过来的。

如何找出孩子真正想要的?

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上,找出所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越具体越好。林林总总的元素加在一起,零碎的拼图就会成为一幅画,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关注的是什么,明确什么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

自主学习的原则

关于自我驱动型的自主学习,书中介绍了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tionable(可执行的)、Realistic(实际的)和Timebound(时间限制)。这个原则,值得我思考与借鉴,用在给娃设计课程上。

教会孩子什么是好的决定

好的决定一定要以所有人达成共识为前提。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被否决的少数派并没有跟随多数派前进的动力,甚至蓄意破坏。萨米特的学生花了四年去练习该如何和自己不愿意的人建立联结、成为好友。

成功的学习习惯:十六个学习模块

假设我们生存在一个理想的社会,整个 金字塔结构的基底层所囊括的对他人的信赖、对压力的管理以及对自我的调节。这些人格方面的健全发展,其实从幼年早期就开始。当我们把基础打好之后,孩子们逐渐开始为上学做准备,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同他人进行交往,产生共情,并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例如懂得做计划和制定目标。这之后,孩子们开始不断加深对自我和学校的认知理解,建立成长型思维和实践自我效能感,成功找到归属感,能够理解学校设立的目的所在。学习模块倒数第二层,注重的是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到达这一层之后,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具备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对一些挑战。随着前四层要素的不断积累,我们终于来到了学习模块的最顶层,也就是自主性、好奇心和目标感。无论在学校,家里还是社交,在不同的场合下能够灵活展现出这三项顶层特质的孩子,无疑已为步入成年人的社会做好了准备 。

独立性和可持续性自主性好奇心目标感
毅力适应性能动性学术韧性
对自我和学校的看法成长型思维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学校的重要性
入学准备自我认知共情、人际交往能力

健全发展信赖压力管理自我调节

学习的目标是考大学吗?

如果我们错把考上大学或找到一份工作当成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某个大学或某份工作并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我们应该要培养孩子有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之余,对生活感到由衷的满足。

雇主看重的七个标准通用技能

文本分析主题,中心思想的能力;观点,目标;主旨展开;词汇选择;结构 ;
作品展示精准表达;使用多媒体沟通;口头汇报;
调研提问题;定义一个设计问题;规划和开展调查 提出假设;
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展示信息;阐释数据,信息以提出有效论点;评估不同设计方案;识别模式和关联;对比;建模;建立联系和进行推论;评估论点;构建一个设计方案;给出基于证据的解释
说与听基于证据的讨论;沟通的规范,积极倾听
写作有力的论点;选择论据;解释论据;整合论据;提供相关信息,对论点进行解释说明;叙事;反驳;组织(过渡,连贯,结构);引入和结论;
资源使用选择相关的资源;资源的背景调查;整合不同的资源

结语

我们很清楚,平时谈论的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跟我们平时吐槽的教育不是一回事。即便我们怎么吐槽培训班,回头还是打破脑袋抢学位;吐槽应试怎么不好,回头就说把这堆卷子给我做了;一方面希望有艺术特长,一方面又说如果和学习冲突,特长班就取消吧。

新的一年,还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对未来的洞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