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喜新厌旧大诗人——崔颢

 雪花飘无声 2021-02-19

崔颢(704?-754年),河南开封人。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当然这是有争议的。其实就格律等来说,杜甫的《登高》似乎更能占领七律第一的高地。

11.喜新厌旧大诗人——崔颢

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再曰'娶妻非美不娶,娶而弃之,乐此不疲。也就是说,崔颢喜新厌旧,然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又能像诸葛亮专门那样喜欢黄发黑肤的丑女呢?

崔颢的长干行写得十分清新明快。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11.喜新厌旧大诗人——崔颢

北海太守李邕是一个唐朝道德模范,他道德文章、名重一时。他就是遭李白讥讽的那位。李白在《上李邕》讥讽他: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北海听说崔颢的诗名,想邀请他一起切磋。哪知道崔颢不知深浅,献上一首艳诗: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谿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李邕一看大怒,什么玩意,我是道德模范,哪里会看儿女情长的破诗,骂道: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崔颢吃了个闭门羹。

公元723年崔颢中进士。然而,他缺乏大官的支持和推荐,只混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因此他得中进士以后,依然远离京城长安而浪迹江湖。

20年中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

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登上黄鹤楼,见崔颢之《黄鹤楼》,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20年在外流浪,或跟随外官作幕僚,最后终于回到长安,做了京官。据说崔颢20年漫游中品行未改,依然风流成性,狎侮女人,薄情寡义。然其诗风大为转变,变得雄浑奔放。其边塞诗,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他们报国赴难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让人刮目相看。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