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lj0279 2021-02-19

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上更是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名家。

时至今日,拿田英章先生所写的楷书来说,我们站在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去看,均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借助于时代传媒的巨大威力,田老师的书法,在普及、传播、继承与繁荣方面,都远远超越了唐以后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最近有些书友质疑田英章先生的楷书缺乏变化。我想说的是,说这些话的人真的是不懂楷书!

大家应该知道,楷书的核心是法度,法度森严,结体严谨,楷书是不能随便变来变去的。一些人对楷书一知半解,往往拿行书、草书的形态和特点去评判楷书,这其实就是张冠李戴、谬之千里了。但凡是以无变化贬低田楷的,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是没有书法功底,自己写不好楷书,只会人云亦云,乱跟风向的人。

我认为他们归根结底是不了解楷书,楷书对他们来说就是个盲区。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变,也没有绝对的不变,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田英章先生自幼学习的是欧体楷书,并博采众长,也学习了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和各代书法名家的法书,以至于形成了现在的风格特点。

楷书,特别是欧阳询的楷书,与其他书体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法度森严、结体规范,端庄肃穆,充满庙堂之气。业内曾经有人说过《九成宫》里的字每一个笔画都动不得,动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先生在欧阳询楷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规范化的嬗变,字体更加规整,结体更加统一,规制更加严格,字体更加平正,字形更加美观。

虽然摒弃了欧阳询楷书的险绝,但却增加了端庄和秀美,更加符合了当代主流的审美追求。

这样的楷书之“理”,不是不变,不是不会变,而是规范到已经没有给你留下多大可变的空间、可肆意发挥的余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楷法无欺”。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我们从欧阳询不同时期的楷书来看,形成自身规范以后,欧体也没有多大的变化。请大家看看欧阳询在《虞恭公》、《化度寺》、《皇甫诞》和《九成宫》中的270个“之”,我们可以见到它们基本上是一个样式的,没看到过“之”的最后一捺写成反捺,全部都是四笔写成,没有一个是三笔写成的。

大家看看,270个“之”是不是都是一个模样?是不是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难道欧阳询不会变化吗?你相信欧阳询会不懂得变化吗?

王羲之《兰亭序》之所以能够写出21个不同的“之”字,我想郑重的告诉大家一声,王羲之《兰亭序》写的是行书,不是楷书,是两码事。

行书也有其规范统一的方面,但行书自由发挥余地要比楷大得多。更何况,《兰亭序》21个“之”,只要仔细进行归类分析,无外乎3种写法。三种类型的“之”,每一种的结体笔势是完全一致的,包括点、转折、捺的收尾,大笔法都一样的,只是随着用笔的偶然性、不可重复性,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就是说,二十一“之”,其“理”不过三,二十一“变”不离三种。

田英章真就不懂得楷书变化之法吗?#书法#原创#我上头条

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作品《心经》里重复的字,如“色”、“空”、“不”比较多,但最多是“无”字,全文共有21个。田英章先生在写《心经》时,有些版本是一成不变,而有些版本又是多变的。大家不妨先看看田英章先生上图,21个“无”,无一重复。

但凡写楷书的书家,一旦形成自身显著特点和个人印记,也再很难有多大变化。

譬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清代的成亲王、林则徐、黄自元,以及现今的卢中南等等名家,只要仔细去找寻比对,其字先后也没有多大差别。

我们要知道,田楷与欧楷一脉相传是中国当代最标准的汉字,楷法是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如果落实到具体字里来回乱变,那就不叫“楷”了,也就不存在这个“理”了!

撰稿:陈义双 制图:黄 伟

编辑:凌宗军 责编:敏 之

今日头条·官塘世家——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