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峰言锋语】嘉定归来不言悔

 新用户7590xbWs 2021-02-19

今天,起得比鸡还早,只为了一个美好的理由:嘉昆太温校长论坛。虽不是领导,却雨露均沾:乘到了专车,吃到了蛋饼,蹭到了报告。

因为迷雾,六点钟出发,却没人抱怨。幸甚至哉,鹿城幼儿园园长吴燕萍女士包办了一车人的早餐和欢笑,一路吃一路聊,不知不觉就到了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七个小时的报告听下来,也有点感触:

1.
昆山自信不可少

本届论坛,江苏省昆山中学校长徐晓林先生第一个亮相,《以系统化建设促进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振聋发聩,尤其是讲到昆中打造300亩水乡文化时,徐晓林先生铿锵有力的话语、精准优美的文字、精美绝伦的图片燃爆全场,席间传来一片赞叹声,秒杀成功!此校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曾记否,昆中的搬迁曾引发不少老昆中人的不(fan)舍(dui),两幢红楼成了昆中人的集体回忆。可是,昆中并没有忘本,没有放慢前行的脚步,在江南水乡的核心区域,打造出了水之韵、水之德、水之智和水之形的水乡特色文化,总结凝练出了深厚致远的“传是精神”。短短几年,从“红楼情结”到“传是精神”,昆中始终初心不忘,一路高歌。

2.
校训要有品味

午餐过后在校园内参观,偶然撞见了嘉定二中的校训:格物致知。感觉嘉定二中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已然扎根在学校校训中,真的很好,比什么“勤奋、好学、活泼、生动”校训好一百倍。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魂,是一个学校的根。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照耀了多少人的前路,至今仍显光辉灿烂。校训一定要有文化,要有内涵,好的校训会外化于行,根植于心,让一代代学子铭心刻骨,矢志不忘。作为学校,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外延,特别是精神,责无旁贷。

3.
德智体美劳是一桌菜,不可挑食

其实,德智体美劳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育人方式,是互通互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一桌五道菜,每道菜中都有油盐酱醋,每道菜的营养价值又有所不同,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4.
校长,神也,人也,勿鬼也

这是嘉定二中校长的一段直白,虽稍有过激之处,却也有几分道理。

校长是神,全校大小事皆在运筹帷幄之中。校长是权威,不怒自威。校长又是偶像,真正的好校长其实就是师生眼中的男神或女神。

校长是人,关爱学生,关心教师,经常会换位思考,是师生的知心人。

校长做事要光明磊落,率身垂范,敢为人先,不做伤害师生感情的事情。校长阳光了,才能照亮师生和学校的前程。

5.
赋权于民,分布式领导

赋权于民,是气度,是修养,更是智慧。真正的好校长,民主的意识深入骨髓,他不会独断专行,不会发号施令,他乐于分享,善于分享,他会把权力分布下去,充分发挥中层、工会、教代会、家委会的职能作用,让人人承担责任,人人皆有担当。

好校长都是聪明人,拥有快乐他会与众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遇到困难众人会帮他分担,往往这样,可以把问题化于无形,把困难化为乌有。

6.
一起。共同。我们。

今天论坛的三个主题词就是:一起,共同,我们。

下午的专场有一个嘉定区干训班开班仪式,从干训班的主持人,到干训班的学员,一个个登台亮相,发表自己的教育主张。主持人都是资深的老校长,看起来都是那么睿智大气,而干训班的学员一个个干净透亮,精气神十足。对于校长的锻炼培养,对于后备人才的提拔方式,嘉定区的确走在了前面,值得学习借鉴,简单归纳为三点:

从制度上规范。

制度一定程度上会约束人,可是如果没有制度,一切都无从谈起。就拿干部提拔来说,嘉定区规定教师必须从干训班毕业,拿到毕业证书才可以作为提拔校长的准入证,而且做校长的必要条件是要去区内相对薄弱学校锻炼工作三年。制定这样的制度,可以真正培养锻炼后备干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间的均衡发展。

从政策上照顾。

其实,教育界从来不缺千里马,也从来不缺伯乐。只是某些上升的管道没有政策照顾,让很多的精英埋没乡里。制定政策,打通管道,让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此为上策。政策人才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从情感上倾斜。

从古至今,流传了多少爱才惜才、求才若渴的故事。时至今日,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依旧是真理。就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一样,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江东子弟多才俊,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应该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才俊是教育界的清流,不能让它断流。他们是教育界最鲜活的群体,是未来教育的基石。试想,如果一位校长连微信都不会玩,怎么可能指望他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前瞻性的决策?如果一位校长连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期待他引领师生大步向前,引领学校快速发展?

乔布斯之问”至今无解,可以说是教育界的悲哀。把这一重任交给青年教师们,多给予他们机会和时间,让他们锐意创新,积极探索,彻底改变教备批辅工作中的顽疾,让教育教学工作轻负高效起来,那样,教学生态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师生幸福指数一定会越来越高。

报告结束,月都快爬上柳梢头了,踏上归途,迷雾早已散去,却念起了一首歌《飞越迷雾》:

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
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
经过跋涉之后你总能够
拨云见日

重回到最初……

飞越迷雾,前程愈发清晰。真的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找出差距,知耻后勇。昆山教育人一直在努力,初心不忘,共赴美好教育之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