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西行(2):桃坪羌寨

 美在旅途 2021-02-19

羌,一个古老的文字。

羌,一个古老的民族。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你的身影。

《说文解字》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

从篆体字还可看出,羌是“羊”下一“人”。

那是一个以羊为图腾的时代。

羊大为美。

炎帝姓姜。姜是“羊”下一“女”,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古代有时姜、羌相通。书载“羌”氏出自“姜”姓。

大禹,传说是羌族人。《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于西羌。”《正义》更是写得明确:“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冄駹国,皆西羌。”

秦始皇生于甘肃天水,那里是羌人故居。

现在羌族是少数民族,西汉时羌人曾多达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左右。

桃坪这一支羌族,据说是因避战乱来到川西的。

古代历史,传说多多。各家之言,姑妄听之。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碉楼民居一体化建筑群。

难能可贵的是,2000多年了,一代传一代,至今仍住着原居民。

车是进不来的,在外面等吧。

没解决温饱时,羊大为美。

吃饱穿暖后,以花为美了。

这是以前羌王的家。

门口也有石狮子。

和汉族的不一样吧?

泰山石敢当。

镇宅,压殃。

图案不一样,风俗与汉族相同。

碉楼,拔地而起,居高临下。

在碉楼顶上,可以俯视一切。

依山而建,

累石成房。

层层叠叠,

叠床架屋。

屋顶也是活动的平台。

你的脚下可能又是人家的屋顶。

上下,请爬楼梯。

碉楼的窗口虽小,但能看到四周的动静。

房顶上多了太阳能热水器,有点煞风景。

但这里有居民住着,他们也要享受生活。

有接收卫星信号的“大锅盖”。

现代化的程度不低。

这是什么?

暗河。

室内取水处。

是啊,没有水怎么行呢?

老祖宗早就考虑到了。

从山上引来泉水,经明渠暗沟流至每家,既是生活用水,还可调节室温,兼作消防设施。

一旦发生战争,敌人找不到水源,无法断水,而暗道四通八达,还可打地道战。

太聪明了!

路网、水渠、屋顶,组成了地上、地下、空中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

寨子里的道路就像迷宫,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外乡人进来容易出去难。

没有导游带路,你恐怕找不到北。

“祖德流芳,忠义传家。”

现代和古代交错,

参观者在时空隧道里穿行。

碉楼是羌寨的制高点。

比它高的是山。

从山上往下看,碉楼就像一根根大烟囱。

可在当年,那是攻不破的堡垒。

神秘的东方古堡。

据史料记载,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

没有钢筋,没有水泥,就片石与黄泥砌成,却集数学、几何、力学原理为一体,经历了地震、战乱,屹立2000年不倒。

奇迹!

谁要研究羌族建筑艺术,这就是活化石。

如今,老寨外面还建了新寨。

建了民族风情街。

不过,我还是喜欢老的。

除了建筑,羌族的服饰也很特别。

还有羌绣。

还有羊皮袄子。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