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韩奕》中韩城之所在?

 高天揽月 2021-02-19

     《诗经·大雅·韩奕》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其所载韩城地望历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如今的陕西韩城县南,二是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

     《韩奕》开篇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东汉郑玄在笺注《诗经》时,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认为“梁山在夏阳西北”,即今天的陕西韩城。另据《竹书纪年·卷七》中记载:“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王锡韩侯命。”也可佐证此一说法。但这种说法有一个矛盾之处,诗中有“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的记载,则此韩城当在燕国所近,而燕在河北,故而清代学者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引用《潜夫论》云:“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照《大清一统志》的说法:“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据此《韩奕》里的韩城就不是现在陕西韩城了,其地当在北京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但这个河北固安说,疑问更大,因为这个韩城周边没有“奕奕梁山”,和“维禹甸之”也没啥关系。

        王事情在《<诗经·韩奕>中的韩城,到底是指哪个地方?》一文中支持陕西韩城说,对“燕师所完”作了详细的解释:“诗中之所以会出现王师和燕师帮助韩候修城,极有可能是韩侯年幼受封,无力操持修筑。故而年长的叔叔、哥哥们要帮他修筑一个城池。之所以是“燕师所完”,是因为召公虽未就国而留在镐京辅政,身边却有一部分燕国军队跟随而随时供他调遣。因为按照分工,陕地以西又归召公管辖,所以召公决定,不仅要象征性地派出王师筑城,而且还从跟随自已手下的燕国军队中抽调出部分军队作为主力筑城。从诗中的记载看,是以燕国军队为主、周王师为辅的联军,就在这黄河天堑旁边,巍巍梁山之下,筑成了这座煌煌韩城。”这个解释非常合理,但我认为,仍是臆断。

        《山海经》普遍认为是先秦的文献,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部分内容可以为韩城所在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现将相关的记载列示如下:

       钜燕在东北陬。(以上为海内东经)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以上错编在海内北经)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以上错编在海内西经)

        钜燕,在经内参照可以确定在濮阳西南,衡以地望及时代,绝非西周召公所封之燕,而应当是南燕国,春秋时的南燕为姞姓,始封国君伯鯈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地在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唐代著名古籍专家、学者孔颖达(公元574-648年)解释说:“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鯈。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也。”《左传》记载春秋时史事,南燕国的出现早于召公所封之燕,灭亡年代无考。延津正在濮阳西南,而其立国现在从海经看来是从黄帝以来就存在。貊国,在盖国西南,当为今长垣境内,我们要注意经内所述“ 貊国在汉水东北。”这个汉水肯定不是今天的汉水,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汉水,把这个貊国的地望搞错了,这个汉水我认为还是汉字错讹了,这个汉字应当是濮字,在这个地方只能是濮水,长垣按史料记载,春秋时应当在濮水东北,现在看来,三代以来濮水流向在这一段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以上内容出自本人文章《<山海经>中燕、盖、貊、朝鲜诸国地望考》)

      《韩奕》记载:“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拿这段记载与上述南燕国资料对照,显然这个韩姞就是南燕人。再看下一段记载:“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燕国作为婚姻之国,距韩城当不远,而助其筑城则是当然之事。“王锡韩侯,其追其貊。”这个追国不可考,这个貊显然也是上述《山海经》里的貊国。“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更明确说了韩城的地望。我认为韩城就是西周时的“邶”,在今天的滑县附近,长垣的貊国和延津的燕国都在附近。  

        这个韩城的结论还有个疑问,就是“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怎么解释?我认为这个梁山就在大梁,今天的开封。史载周平王东迁后,将他的诸子中的三个,封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县一带,分别封纵、梁、周,汝州县历史上称为梁县。春秋后期,楚国已经崛起,攻灭汝州大部分地方,后来,郑国又打败楚国,把汝州纳入郑国版图。之后,郑国将南梁余部迁到郑国东部的启封,称为北梁。《史记·楚世家》记载,前391年,亦即楚悼王十一年,魏武侯在位期间,南下侵楚,夺取其北梁、榆关等地。到了魏惠王在位期间,将魏国都城迁到今河南东部的北梁,称为大梁,而在今陕西韩城一带的西梁,魏国已从秦国手中夺取,称为少梁。春秋后期,开封一带尚为高地丘陵,应当有梁山,韩奕中的梁山应当指的是这个梁山,这一首诗应当是后人追述之作,所以以春秋战国称呼也不奇怪,整个诗经中这种情况多见。西周时,黄河还是禹贡河,在新乡北上,而韩城很可能在黄河东岸,而朝见的周王应当是在成周洛阳,故经大梁而无需渡河。这个周王为哪位王?现在的史料还无法作出更确实的结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