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沆:焚手诏逆皇亲,忠直纯良善识人

 奇人异士 2021-02-20

北宋名相甚多,可唯一有“圣相”美誉的是宋真宗的老师李沆,李沆也是历史上比较少有的慎始慎终、零差评的高官。

李沆是个官二代,父亲李炳在太祖时曾任殿中侍御史和侍御史。李沆自幼好学上进气度过人,李炳对这个儿子评价很高,认为“此儿异日必至公辅”。李沆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太平五年进士甲科及第,曾任潭州通判、同判吏部流内铨、给事中、参知政事、宰相等职,以其忠直无私、勤俭严谨的人品和远见卓识、知人善任的才能对北宋初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持身公正,焚手诏逆皇亲

李沆为官正大光明,公正无私,不畏强权。真宗皇帝曾因李沆从来没有过密报而好奇,问他:“人人都有密启,只有你从来没有,是什么原因呢?”李沆说:“我担任宰相,奏报的都是国家的公事,公事自然要光明正大地说,有什么需要密报呢?一般人有密启的,不是进谗言打小报告就是献媚逢迎之词,我厌恶这样的事,自己当然不会去做。”

宋真宗非常宠爱刘妃(也就是宋仁宗的养母,后来的刘皇后),想要立刘氏为贵妃,因为李沆德高望重,希望他能提议册立刘氏。于是一天晚上真宗派使者持手诏,到李沆家中宣旨,要求李沆在朝堂提出立刘氏为贵妃的建议。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把手诏烧毁,并且附奏:“臣李沆认为这样不合适。”宋真宗无可奈何,只好不再提这件事了。晋国长公主的驸马都尉石保吉希望担任使相之职,真宗又征求李沆的意见,李沆说:“赏赐和奖励,必须要事出有因。石保吉只是皇亲国戚,既没有为国家征战的功劳,也没有做宰相的才能,任命他为使相,恐怕会让百官非议。”真宗只得作罢。

远见卓识,知人善任

李沆在太宗时就因才华、气度过人而被赏识,因而兼任教导太子的重任。太平兴国年间,李沆任潭州通判,因为他的政绩与才干,被上官极力向朝廷推荐。淳化二年,李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他在任上激浊扬清,甄别贤愚,清简政务,得到了很高的声誉。

宋真宗咸平二年,契丹侵犯边境,真宗御驾亲征,命令李沆留守京城。李沆整肃朝纲稳定后方,京师井然有序,朝政没有受到影响。

咸平六年,知静戎军王能上疏,请于军城东新河之北开田,以防备遏制敌骑。李沆向真宗建议,周边的威虏军、顺安军都可仿效此做法,并可派兵五万“分据险要,渐次经度之”。

李沆担任宰相时,王旦参与政事,对于与辽的战事,李沆不赞成与辽议和,他认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和平日久,国君乃至大臣容易滋生骄奢淫逸之心,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常常向皇帝报奏四方水旱盗贼这些事,王旦以为小事不值得打扰皇帝,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四方的艰难,否则就算不会声色犬马,也会有土木、祭祀等事,不务正业。”果然,李沆去世后,由于内外安宁,真宗受王钦若、丁谓等人怂恿封禅泰山、大兴土木,王旦屡次劝谏无用,不得不佩服李沆的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李沆在执政过程中,严守自己选拔人才的原则。他用人为公不为私,善于察人,力主安静、稳定政局,建议真宗不要用夸夸其谈浮薄好事之人,也乐于推荐和提拔人才。但对于人品不端的人,李沆不徇私情,坚决不用。寇准与丁谓关系密切,多次向李沆举荐丁谓,李沆认为丁谓人品太差,始终不重用丁谓。后来寇准果然因遭丁谓陷害而被贬,才相信李沆的识人之能。

严谨修身,廉俭持家                                                                                                                              

李沆一生严于修身律己,顾全大局,一言一行合乎法度,从不徇私枉法,并且以勤俭持家。他始终遵循孔子“节用而爱人”的思想,不浪费人力物力,居处蜗狭,房屋破败了也不加修葺。他说:“买一座新宅,修缮完毕需要一年时间,人生只在旦夕之间,又能居住多少年?何况鸟雀筑巢,只不过需要一根树枝,人哪里需要那么大的房子呢?”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就以李沆简约的生活态度警示自己的儿子司马康。

李沆在宋代宰相中的评价极高,他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以宰相和帝王师的身份对真宗潜移默化,对于稳定宋初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58岁过世时,真宗皇帝为之大恸,对左右说:“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什么不得长寿呢?”明代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宋人尊之为“圣相”,也是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