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霞|苦行苦修,安之若素

 阿苏心理工作室 2021-02-20

痛苦与黑暗是生命的一部分

与人生之苦同在,与黑暗同在,安之若素


一个人的痛苦来源于TA的欲望,来源于对欲望的追求:快乐,幸福,财富,权力,美貌,爱情,完美......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中缺少了这些欲望追求的内容才痛苦,所以拼命地追逐它们。然而不是因为缺少了它们,而是因为拥有了想追逐它们的欲望。因此会有了财富又想有权力,有富有贵还想有权有势有名望,女人们会整容上瘾直到整残......欲望像个无底洞,人生总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痛苦就会一直在——只要人还有所求有所欲。

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恰恰不是拥有多少来衡量的,而是看TA能否摆脱多少痛苦,减少摆脱痛苦却不是满足多少欲望决定的,欲望恰恰是痛苦之来源。

不论是佛教基督教,都有提倡苦行苦修一说,人将摆脱痛苦追求幸福快乐的追求的希望延伸到宗教里,除此之外,连同精神分析,心理学......也是为了解脱人类的痛苦应运而生的,可见生而为人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苦行苦修不是教人如何去追求获得欲望的满足,而是让人要认识到千般欲望带来的万般苦,让人在苦行苦修中看到欲望的本质,让它们无须萌芽便消失于无形,将痛苦从源头上消散。就像很多因心理原因而呈现的症状,一旦看到症状潜伏的起因和获益以及原初形成的情结,症状便自然消失。

如此,不见得能离苦得乐,却可与苦同在。

苦行苦修还有一层涵义:让人学会活在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学会从当下的生活,不论平凡平淡还是痛苦悲伤,都能处之安然若泰,能够在这当下的生活中品尝出它的滋味,接受它,顺从它,而不是满怀不甘地诅咒憎恨它。但这又与自甘堕落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发现,感受,体会这平淡甚至悲苦中夹杂着的美与甜。

苦行苦修还意味着,接受人生本来就是乐少苦多的。不再去幻想生活的灿烂与美妙,不再认为一帆风顺事遂人愿是理所当然的。能接受痛苦失落的人生是正常的自然能更从容地面对这得失。而人的一生,哪怕是苦中作乐,也将是在苦行苦修中渡过。

欲望的满足从来都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快乐与满足。在欲望达成满足的那一刻,快乐与幸福就飘向了更远方。所以就有了“不断进取”一说。“不断进取”还是立足于欲望,所以即便是如此,还是不能“得乐”。

如有人能“知足”便能“常乐”,而这“知足”却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条件,譬如要美满的婚姻,有贤妻孝子,或家有存款几何,才高八斗......知足就是满足于当下,不论是什么条件都能“知足”,没有达标的起步价。一旦有了标准标价,就没有办法知足了,一山更比一山高,比较是欲望的孪生子,要想痛苦,有了它能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苦行苦修不仅接受来自生命中不可抗拒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痛苦坎坷,低落黑暗,还需要接受来自他人的攻击,所以有了“拥抱敌人的刀锋”之说。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知道这就是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一部分。

苦行苦修并不是提倡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悲惨,过得狼狈不堪,昏天黑地,那叫作死,不是苦行苦修。
接受这人生的真相与现状,幸福与快乐不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痛苦也是如此。
想要得到幸福快乐,首先恰恰是要接受痛苦与不快。
能与这人生之苦同在,

能与黑暗同在,

安之若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