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证经方论坛记录(2)同气相求,正邪不争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20170.-07-17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聊精华记录


钦州~高一萍:中医文化与象数理论:(三)象数之魂    

1.象数理论揭示的是时间运动变化的规律,研究这个规律的时候不能离开这种时间顺序的变化。

2.在研究象的实体的时候一定要看象的性质,以及它和其他事物的相关性。

3.一定是物我合一。象数理论的成立,不仅仅需要有客观事物的存在,还要有观察者本身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从客观事物里去感悟它本质的东西。

上海-肖春宏:针刺,人们把患者感觉酸、麻、胀作为得气的主要依据。《黄帝内经》强调,针刺得气主要在于医生的手下感觉,而患者的感觉是次要方面。医生感觉手下针沉、紧、涩为得气的表现,而滑、空、松是不得气的表现。肢体偏瘫的患者是不会有酸麻胀感觉的,这时医生要依靠手下针沉、紧、涩来判断得气。

“三寸两筋间”,取穴讲的多清楚,如果体表穴位的位置找准了,可是针下到里面时,扎在筋上,这就错了,没效果。这歌诀高人编的!

为什么人体内会有伏邪存在?

古代中医大家喻嘉言说:“而肾主闭藏者,因是认贼作子,贼亦无门可出,弥甚相安”
   
意思是说伏病因子与人体细胞,组织结构相似,同气相求,正邪不争。这伏邪多狡猾,一般存伏邪“无门可出”!!!在于空腔脏器。 水流湿,火流燥,同气相求。伏邪“无门可出”!!!
    
络脉广布周身,连辍内外,伏邪潜伏于此,症状万千,游走变化,往往无“证”可辩,找不到临床医学证据,故伏邪在络,临床常感有其“症”而无其“证”。
     
而伏邪在经,经气未显著亏虚时,气血流不息,症状不显著。常有其“证”而无其“症”,临床医学证据显著,机体临床表现轻微。因此,有些人,你让他去看病,他说自己没病,不去看。

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中医学家,对于伏邪,他说:“而肾主藏闭者,因是认贼作子,贼亦无门可出,弥甚相安,及至春月,地气上升,肝木用事,肝主疏泄,木主风,于是吸引肾邪,勃勃内动。”

最常见伏邪为湿火,引起慢性炎症,你看舌,胖大有齿痕,脉滑,这中医学证据多显著,有病!可是他没显著不舒适症状,认为自己没病。
喻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之一。他认为,四时虽均有外感,但仲景独详于伤寒,治伤寒之法,可变化而用于其他外感,故伤寒为四时外感之大纲。而在“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这就形成了喻昌三纲学说的主要观点。风伤卫用桂枝汤,寒伤营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

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之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之辣以开之,仲景圣法灼然矣

变柴胡汤为黄连汤,和其上下,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代生姜。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

小胡是表里和,黄连汤是上下和。

我原来就纳闷,心火怎么就下不来,肾水怎么就上不去,出现上热下寒呢?依中医生理,当是中气不转。为什么不转?有邪气致升降失职,辛开苦降就好了!

生姜,干姜是祛阴邪。

钦州—林佳明:祝福每个人都能收获最好的自己!能够与自己相处,能够好好的爱着自己,只有自己,才能走完这条美好又有些累,有些苦,有欢乐,有幸福的生命旅程。

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改变他的一生(同气相求的情况下,也就是有缘的情况下)。

整个生活改变了,病会慢慢好了,这也是我朋友圈每天坚持体重打卡的原因。

坚持的力量,光的力量,可以点燃很多生命的希望。

我们现在生活是好了,但是精神太匮乏了,我们不断追求,然后恐惧,失望,焦虑,愤怒,然后放弃,疾病,不断恶性循环
从自我开始,改变自己,找到自己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用尽一生的力气去专注。

不后悔,坦然的离开这个世界。 

中医临证经方论坛记录(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