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经方的体会|做一代经方传人(二)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林佳明

冯世纶经方传承班

做经方一代传人

案例

病史:苏XX,男,62岁,因“失眠焦虑,坐立不安3年,加重9个月”来诊。

患者多年前经商失败患上“焦虑症”,失眠,焦虑,坐立不安,担心恐惧害怕,心烦气躁,经过多方中西医治疗,与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现服用丁螺环酮,阿普唑仑,奎硫平。


刻诊:失眠,心烦,焦虑,坐立不安,口干,口苦,下午四五点开始潮热,面热,晚上恶寒怕冷,恶风,穿2条棉裤仍觉得冷,二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脉寸浮尺沉细。

六经辨证:


患者口干,口苦,头晕,属少阳,典型的少阳证提纲证,心烦,潮热,面热,为阳明外证,晚上恶寒怕冷,钦州天气现在正常穿一条长裤即可,患者晚上要穿两条棉裤,为阳郁厥逆,上热下寒,寸脉浮,恶风怕冷,断为有表证,心烦,为上有热。


辨证:不寐—上热下寒,半表半里阴证,属厥阴病。

辩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加减。


柴胡30克   桂枝20克   干姜10克   

黄芩15克  牡蛎20克   甘草10克  

白芍15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党参20克   大枣10克    龙骨30克

半夏20克


 四剂,水煎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结果: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口干口苦减轻,潮热不甚明显,裤子只需一条外裤,整个精神状态好转,患者说老中医说我是典型阴虚火旺,要滋阴降火,老中医看了你的方子,说绝对不敢开干姜桂枝给我。

此后患者一直在门诊治疗,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半个月症状好转,焦虑情绪减轻,结合针灸、心理治疗,嘱其改变生活方式,坚持运动,找到自己的一项兴趣及爱好,病情也在好转,不再过多的关注躯体的症状,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目前还在治疗中。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热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记有:“当年刘渡舟老师与经方名家陈慎吾先生请教本方的运用时,陈老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少阳病而又兼见阴证机转者,用之最恰。”

张路玉指出:“小柴胡汤本阴阳二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楼、石膏,则进而从阴。”

阴证机转是什么?从阴从阳是什么?未曾说明。

经方大师胡希恕一语道破了其机关,在所著《伤寒约言录》中把柴胡桂枝干姜汤放在少阳病篇讲解。

当讲解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时明确指出:伤寒五六日,为表病常传少阳之期,因已发汗而复下之,使津液大伤,使半表半里的阳证变为半表半里的阴证。

可知小柴胡汤从阴,是适应治疗半表半里阳证,从阳则适应治疗半表半里阴证。也可知,阴证机转是指病位在半表半里由阳证转为阴证。

经方家认为:六经来自八纲,即人体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的病性分阴阳。

半表半里有阴证、阳证之分,已知小柴胡汤方证属半表半里阳证,又称为少阳病,很显然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属半表半里阴证,当属厥阴病。

那么用厥阴病提纲来衡量该方是不是相符的呢?厥阴病的提纲为:条文326: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半表半里,虚寒,上热下寒,冲逆明显。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证已如上述:治疟多寒,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往来寒热、心烦等,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有桂枝可降冲逆,有花粉、生牡蛎可滋津、敛津止消渴,用干姜温下寒、黄芩清上热,是治疗厥阴病典型的方药,而临床用其治疗厥阴病常能取效。 


当归芍药散是太阴方,方中有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水,当归、川芎、白芍养血,该方适合太阴里虚、津血不足、水湿内盛之证。

案例

一焦虑的女性,调整的差不多了,近期出现了头痛,两侧及前额隐痛,无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舌苔淡苔白腻,脉弦细。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辩方证:散偏汤

川芎30g    白芍30    白芷10g   

白芥子10g柴胡10g   制香附10g 

郁李仁6g  生甘草15  地龙15g   

葛根30g

一剂,水七碗,煎成两碗,

分两次服用。

结果:三剂而缓解头痛。


对于失眠,焦虑,抑郁或是偏头痛引起的头痛,考虑少阳太阴合病,血行不畅的我喜用偏散汤加减,通过验证效果不错。

主要是大剂量使用川芎,川芎行气止痛,善走不守,血中之气药、头痛之要药,既能活血行气、祛瘀生新,又能秉其升散之性,上行头目达到祛风止痛之效,为防止其辛散太过,我常加入性寒味咸之地龙;白芷祛风散寒,助川芎以辛散,增强止痛之效,为阳明经的引经药;香附理气解郁止痛,亦为血中之气药,与川芎共奏调理气血、疏达郁滞之功,共为臣药;

柴胡其性轻扬,可载药上行,直达头面,为少阳经的引经药;白芥子有温阳豁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引药深入,直达病所;白芍性味苦酸微寒,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效;郁李仁有柔润之性,入阳明经,既可防风邪入里化热,又可与白芍共制川芎、白芷之燥,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上药共用具有行气解郁、活血补血、豁痰散结、和血止痛的功效

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药物组成:川芎、白芷、柴胡、香附、郁李仁、白芥子、白芍、甘草。


翻阅大量医家的医案,很多大家都有使用散偏汤的记录,如湖南的熊继伯教授辨证治疗头痛经验,铁杆中医彭坚教授等,都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

血管性头痛,效如浮鼓,在读医案过程中,能够拿来即用,同时在临床中使用10例以上验证。

总结,如同现在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时候,以前还是会使用一些佑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伦等,现在有比较大的把握了,发现比佑佐效果还好,特别感谢患者给予的信任。

胡希恕先生对六经实质的认识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胡希恕先生指出:《伤寒论》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来自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为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八纲。

疾病从病位而言,不外乎表、半表半里、里,从病性而言,不外乎阴阳、虚实、寒热,而虚、实、寒、热又可从属于阴阳,如此可知,表阳热实即为太阳,表阴虚寒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虚寒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为少阳,半表半里之阴虚寒则为厥阴。

如此,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毋庸置疑的。

两种不同医学体系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但两者亦有相通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说明外邪侵袭人体时,由表及里,从皮毛、肌肤、筋脉、六腑最后到五脏,无论是内经还是伤寒的六经辨证,都在讲如何把病邪驱逐出人体。

我用经方的体会|做一代经方传人(一)

经方日记读者群微信群,加佳明微信助手:jmxs2016,听春宏老师传讲中医,欢迎中医医师,经方爱好者,一起学习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