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230)天山之遁,以退为进者

 刘安伦先生 2021-02-20

易经(230)天山遁卦

遁,亨,小利贞。

君子往往疾恶过严面不知遁,小人往往比匪害正而不能贞。

遁这一卦,阴长阳消,所以文王说:君子之不能违者,时也;小人之不可越者,理也。

其实是以下犯上者,一个敢字,上以凌下,一个无为而已。这个世界就是样的循环,占有先机的人把资源垄断在手上,后来者不得以只能发起冲击,而这些冲击大多是失败的,即使有成功了,如陈香莲告倒陈世美,那陈香莲之后的命运又如何?会因此而好了吗?

遁卦这个卦说的很多类似的问题,很多解释遁卦的人,都说君子要退让,其实退让是不会让问题得到解决,君子之所以能称为君子,即能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勇气,何曾会把生死当成自己的生命归宿。

那么遁是劝君子要以退为进,不是盲目冒进。

所以文王说君子不能违时,自古君子小人,互为消长,君子往往以疾恶过严而不知遁,小人往往以比匪害正而不能贞。卒之君子既罹其灾,小人终亦不能自保,以至于两败。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曹操和刘备数次交手,大多以刘备失败而终,刘备唯一大败曹操的是在汉中,这是刘备仅一已之力与曹操真刀实枪大战了两年,史书上有记载,赵云曾以数千人击败曹操,使曹军士气极大的受影响,大将夏侯渊战死也对曹军有极大的打击。

那么曹操的退却是对的吗?曹操退出汉中,刘备就自称汉中王。而刘备所得汉中,人口大多被曹操迁走,汉中一开始对刘备整体实力是有极大的损耗的。站在优势一方,曹操的撤出是一步正确的路数。

曹操对赤壁之败心有余悸,虽然能打败马超等少数豪强,但面对刘备死拼之下还是有些吃力。刘备所拥有的地方并不算多,在道义上刘备还是汉室正统,而曹操那个时候名声极差。作为一个地方豪强起家的,其在整个获取江山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也是世家豪强,所以政权的支持上并不稳固。曹操在这种前后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采取了遁卦的策略,将汉中丢给刘备,同时撤走人口,以消耗刘备的战略资源。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孔子曰:此卦上乾为天,下艮为山,天体无穷,山高有限,若将远而去之者,遁之象也。君子体之,而得元宵上人之道焉。

站在三国的大局上,曹操并没有对社会等各方面的格局带来新的创新和突破,所以曹操无论如何努力能得三家之一,并且还是富裕之地,实属不易。所以孔子在释卦上,一向着重思想文化进步之意,能将制度、文化向前推进,并且在对正大光明的理解上有着极其先进之处,才是真正的大道,而不是追求一城一池之战。曹操在汉中即使再花二年,战败刘备,其也不会对其整个大棋局有什么意义。

当然遁走之后,面对的是关羽大规模的进攻,一度曹操准备迁都。这说到底还是曹操没有更加明确的思想武器。当然刘备一然,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刘备亦没有什么先进之处,所以关羽荆州一失,其局限于四川,失败必矣!诸葛亮不过勉强为其政权维持了几十年罢了。

天山遁所谓远小人,是要有更深的思考,更远的布局,而不是只是退让不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