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彭拥军:我的父亲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我的父亲

文/彭拥军

        我的父亲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他是一位非常刚强的父亲,又是一位我们老家十里八村、和农垦大院里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的十分孝敬老人的人。

       父亲在他14岁时不幸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比他大两岁的一样学习都很优秀的我伯父不由得辍学,离开了学校,中断了自己心爱的学业。与我的祖母、我的伯父一起撑起了还有他弟弟妹妹的家!然后在农村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因为吃苦精神有口皆碑,按成人标准记录工分。

       再后来有一个学习技术的机会,父亲就去托人到我们乡里的铁木业社去学习锻工(就是打铁)。开始,人家嫌父亲的个子矮,没有一个师傅愿意带。而后来父亲超乎常人的聪颖、勤奋和刻苦、打动了那个勉强收留他的师父,更是打动了其他的师傅,然后都争着要父亲当他的徒弟。因为那时候徒弟干的活,工作量都会都会寄到付师傅的身上。

       再后来,1972年,大荔农场招工,听母亲说,那时候的考核题目是让打菜刀。干过的都知道,这里面有个在刀刃上加钢的难题,一般人都处理不好,加之考核,难免有人心里紧张。而父亲挥洒自如地打了一把菜刀后,负责招聘的领导试了试,很满意,但没表态,又让父亲打了一把。父亲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忍着耐心又打了一把,考官还是不放过,让再打一把。父亲说凡事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的道理,谁都知道一把菜刀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功底,你们若要就把我留下,若是不留我就回去了,没有这么考核的!若是你们想要自己用,回头留下了,你们让我打十把都不是问题。

       考官面面相觑!一看父亲还很有个性,有心因为因父亲拒绝第三次打刀不要吧,因为缺人才,又怕上级领导知道怪罪他们,最后只得尴尬无奈地留下了。而父亲在工作中从不马虎,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从不偷奸耍滑,深得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年年的先进个人都有他!而这个不用言传只是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和我的妹妹,还有我的儿子。所以我们上班总是提前几分钟到位,而不到下班的点,我们是绝对不会离开工作岗位的。父亲曾告诉我,你把单位工作不当回事,单位也就把你谝闲传了!干工作不要让别人说什么!父亲的言语不多,但是句句都是经典!

       正因为父亲工作能力强,待人又和蔼,被提升到生产调度的领导岗位。而父亲从来没有因为是领导而摆架子,对上面不卑不亢,对工人体贴入微。从工人出身的他,深知一线人的不易,所以他对工人说话、安排工作、语气用词也都十分注意,从不言语伤人,所以也很受工人的爱戴。他的他的工作也因此搞得有声有色。

       自从祖母摔伤卧床以后,父亲更是和伯父叔叔姑姑们夜以继日的床前侍奉,深深的感动了我们这些晚辈!我们也都争着给祖母买吃的喝的,给父亲和母亲买穿的用的,以此来表达他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最近父亲的血压有点不稳定,在同学刘阿宁那里开的诊所打吊瓶。我本想请假陪着他,但是父亲怕影响我的工作,坚决不让我请假,说自己能行。真是佩服父亲的刚强!

      昨天周末,我赶紧去陪着父亲打吊瓶,父亲依然说你回去吧,我这没事。我说,今天是周末,家务活我都干完了,没什么事。然后在那里陪着父亲打完了吊瓶出来,回家时我骑着电动车跟在骑自行车的父亲后面,我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也有些驼了,头发也稀疏了很多。我用手机拍了下来,这也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真是年少,不懂朱自清,再读两眼泪朦胧!忽然看到路旁的参天大树,觉得我们就像它们一样,而父亲就像那栽树的人,修剪树木的人,精心的呵护我们成长!

作     者     简     介

       彭拥军,笔名,信天游,男,1972年8月生,陕西澄城人。现任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焊工实习指导教师,焊工技师。喜好文学、诗词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