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奥园的千亿之路,这家公司是怎样雄起的?

 涛哥杂谈 2021-02-20

12月,奥园非常低调的发布了一则公告,今年前11个月,中国奥园合同销售额已达1012.7亿,这是其首次破千亿!

说实话,当今地产行业,1000亿并不值得太惊讶,2019年预计千亿房企数量将超过30家。
但是,如果你知道奥园2016年销售额仅250亿,到2019年破1000亿,复合增长率在30强中遥遥领先,你就会明白奥园这个千亿有多牛。
那么,在地产寒冬之下,奥园凭什么从50强冲入30强,其超车的秘诀又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揭秘奥园崛起背后的故事。

01

一个区域的从0到1
一家房企的飞跃,背后必然以一个个区域公司业绩贡献为依托。
11月末,涛哥参加了奥园地产安徽区域品牌发布会,以一个区域的从0到1为样本,我们看到了奥园高增长的实际支撑。
说实话,奥园在华东的发展和拿地速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想很多业内人士也未必了解详情。
以安徽地区为例,奥园地产2018年合肥拿下第一块地,从人力条线转岗提拔的城市总,前往合肥组建新公司,开始招人、搭建班子、推进项目。

奥园地产安徽首子,合肥长丰誉峯项目
到2019年,随着团队的成熟,仅半年左右时间,奥园地产在安徽接连拿下5块地,并且都实现了当年开盘销售。
2019年5月,奥园合肥巢湖核心地段的铂誉府项目接待中心开放;
2019年7月,奥园马鞍山拿下誉湖湾项目,9月示范区开放;

奥园马鞍山誉湖湾项目实景图
2019年9月,奥园合肥主城区城央壹品项目首开,一个月多就卖了超过500套;

奥园合肥城央壹品项目效果图
2019年9月,阜阳江山城项目开盘;
2019年11月,宣城云锦项目营销中心开放;
要知道,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外来房企进入新地区,想要打开局面获得发展,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而奥园地产在安徽快速的团队组建,雷厉风行的收并购拿地和强有力的销售执行,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据说,他们在安徽速度最快的项目,收并购谈判只用了两周,项目取得后1个月就实现了销售回款,经营效率极高!
而这一切变化,都在短短的一年内发生,这是奥园地产安徽的从0到1,更是奥园集团从1到N的缩影。
正是这样一个个区域、一个个团队的业绩倍增,才促成了奥园整体规模的崛起。

02

一个集团的逆市超越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对奥园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是一家广东地方房企。
而事实上,从2017年起,奥园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管理升级,从人才引进、到投资决策、到营销管理、到激励机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到业务层面,就是我们看到的,最近三年,奥园全国拿地的速度明显加快,销售额也出现翻倍式增长。

1、引进标杆房企职业经理人
从2017年开始,奥园下定决心进行管理提升,第一步就是人才升级,通过人才革新带动组织能力的提升。
因此,近两年如果你关注行业人才动态,会发现已经有不少标杆房企的优秀经理人加盟奥园,光我知道的就有中海、万达、万科、龙湖、金地等公司背景的朋友入职他家的管理岗位。
我也曾去奥园总部参观交流,发现他们团队中各个条线人才背景确实都非常优秀,职业化程度很高,大分部都具有标杆房企从业经历。
正是这样自上而下的人才升级,使得奥园融汇了五湖四海的行业精英,人才质量和组织能力焕然一新,并进一步带来管理与业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2、加快投资速度和决策效率
从2017年开始,奥园拿地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全年只拿了17块地,2017年新增58个项目,2018年新增64个项目,2019上半年新增34个项目。
半年报显示,奥园土储面积已超过4000万方,总货值达4255亿,较2016年翻了将近3倍,城市布局数量也同步翻番。
拿地提速的背后,是投资模式和决策效率的改变,让听得见炮火的一线决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人一步。
2017年以前,奥园投资拿地往往总部决策流程长、标准过于严格,导致一线拿地难,拖累发展的速度。
2017年后,奥园对投资决策规则和流程进行了梳理,加大对一线授权大大增加了一线的拿地热情和成功率,使得奥园拿地速度实现根本性的提升,尤其收并购方面常常能快对手一步。
例如在安徽,有块地本来别人已经谈的差不多,奥园团队得知后,通过合作关系请地主给几天时间,然后迅速研判并审批通过,一周内就完成了签约。
正因为如此,奥园在投资收并购市场上的口碑越来越好,主动找来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有房企专门要挖奥园投资口的人,因为他们真的擅长收并购。
3、加强营销组织和能力建设
房企要跨越式发展,除了人、财、地的基本保障,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团队是实现业绩的关键。
奥园营销团队,管理层多来自TOP10标杆企业,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
在团队管理上,注重结果导向,给优秀人才更多的激励和发展。
例如,业绩激励方面,指标分解到区域、分解到月度,完成挑战值有重奖,未达成目标有惩罚,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公开。
在平台建设方面,他们推出全国调配、支援重点项目的精英组织“特战队”,集中火力帮助一线公司突破营销难点。
另外,还组建了全国TOP销售“精英会”,享受专属车位、总经理家宴、家庭健康基金、优先晋升等,使得每位销售都为加入精英会而努力奋斗。
人才培养方面,他们打造了“营销锤炼营”培训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课程设计,帮助营销管理者持续提升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升级人才质量,奥园还启动了“星耀”营销管培生,选拔未来的营销管理者,并制定了系统性的培养计划。
我还听说,奥园地产集团营销管理中心编写了地产营销管理工具系列书籍,刚出版了第一本是《项目营销操盘方法论》,之后还会持续出版内容,这个也算是对行业的贡献了。
正是这样一支管理完善、人才优秀的营销战队,为奥园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有了优质人才,理顺了内部管理,要想让组织发挥最大效能,让每个齿轮都以最饱满的干劲运转,还需要匹配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2017年开始,奥园对激励机制进行着不断创新,例如以前业绩目标往往定的过高,导致很难拿到奖金,起不到激励效果。
现在,奥园会关注指标合理性, 设定目标值和挑战值,达到不同挑战值会获得不同奖金额度,让大家拿得到丰厚回报,据说去年其员工奖金月数就挺高,很多人觉得远超期望。
另外,奥园还设置了专项激励和项目跟投等激励手段,让员工收益与业绩贡献直接挂钩。
听朋友说,奥园大部分项目来自收并购,很多项目条件非常好,往往获取后很快就能销售回款,因此他家的跟投平均回报率非常高,这使奥园人的综合收入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以人才升级带动能力提升,以组织升级带动效率提升,以机制升级最大化的助推业绩提升。
可以说,奥园从人才、组织、机制三个维度共同发力,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的“增长飞轮”,助力其获得远超同行的增速,“粤港澳四小龙”之首的美誉实至名归。
今日之奥园,非彼之奥园。不仅整个团队焕然一新、斗志昂扬,并且在土地投资、销售业绩、产业多元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
我想,整个行业都需要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家公司。

03

一个好平台该有的样子
事实上,奥园3年翻四倍的变化,让我想到了一个行业内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到底什么样的房企,才称得上是好平台?
在这个问题上,奥园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1、要给人职业成长的机会
奥园敢于用人,优先从内部提拔,不拘一格降人才,例如让人力这样的职能人才也有发展为城市总的机会,实现职业成长的跨越。
2、要具备快速发展的舞台
奥园有做强的志向,加强土地获取能力,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例如安徽一年投资5个项目,便是奥园投资拓展的缩影。
3、要舍得分享业绩的收益
奥园老板确实大气,不仅大力引入知名经理人,并且通过激励机制的变革,将更多价值与员工分享,使得奥园人能够凭努力和业绩获得高收入。
所以,给机会、有发展、愿分享,这便是一个好平台该有的样子。
对奥园来说,千亿也许只是一个新起点。
凭借优质的人才、高效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机制,中国奥园的雄起,也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