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湖畔,虞世南故里,杜岙村民不姓杜

 颖之星语 2021-02-21

宁波市共有四个杜岙村,分别位于海曙区章水镇、奉化区尚田街道、宁海县茶院乡和慈溪市观海卫镇。

本篇专门介绍慈溪市观海卫镇的杜岙村。

2000年,解家、洪家、岭下王家和西埠头,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杜岙村。

杜岙之名,源于杜湖。

杜湖之名,源于杜若草。

杜岙村位于杜湖水库的尽头,南边背靠杜湖岭,三面环山的山岙中,一面向湖,因杜湖而名杜岙村。

因此,杜岙村民,并不姓杜。

杜岙村民以解、洪、王、张、宓姓等姓氏为主。

洪家自然村,洪姓人家于宋末元初从洪塘迁此居住,至今七百多年。

解家自然村,解姓人家于明代初期从黄岩迁此居住,至今六百多年。

岭下王自然村,因地处杜湖岭之北麓,村民多姓王,故名岭下王。

西埠头自然村,原来地处杜湖水库淹没区,1970年修建杜湖水库时,迁移到水库西岸的西岙中,村民以张姓为主。

杜岙村前的杜湖,东汉光武帝刘秀年间就已存在,至今已有两千年了。

杜湖,古时称为杜若湖,相传湖畔曾经长满了一种叫杜若的香草,因此而名杜若湖。

杜若草,是一种香料,《本草图经》记载: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

屈原在《九歌》中诗云: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早期的杜湖,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没有堤坝,湖不大,逐渐被岁月填埋。

公元793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九年,山西汾州西河人任侗,出任明州刺史。

任侗在任期间,勤政为民,大兴水利,整修了广德湖、云湖、杜湖等水利工程。

广德湖位于明州之西,岁久湮塞,任侗因此主持整修,溉田四百顷,广德湖现存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和横街镇的交界地带。

云湖位于现在的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公有村,现在的名字叫英雄水库。

任侗主持整修浚筑杜湖后,鸣鹤一乡之田园得以灌溉。

任侗政绩突出,屡获升迁,历任剑南行军司马、户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至京兆少尹。

到了宋代时,杜湖又逐渐被填埋,北宋仁宗赵祯庆历年间,慈溪县主薄周常募众筑堤修闸,为利甚广。

明代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公元1595年,慈溪县令潘汝桢复修堤捍水。

历代修修补补,直到1970年,杜湖水库正式建成。

杜湖水库的大坝位于下洋山,一条大坝将杜湖分为里杜湖和外杜湖,湖域总面积4.63平方公里,是慈溪市的第一大湖。

外湖在外,湖域较大,烟波浩渺,粗犷雄浑。

里湖在内,地处五磊山和栲栳山两山夹峙之间,风景更胜,中涵绿水,岚影波光,风姿绰约,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代文人叶元垲的《杜湖晚眺》,道尽了杜湖的风姿绰约。

湖光淼淼远连天,行尽湖堤落照边。

红雨飘零青草冢,白鸥飞破绿杨烟。

里杜湖有沿湖公路,可以绕湖一圈。

杜岙村的解家自然村,是三朝为仕的虞士南故居所在地。

南北朝时期,虞世南在陈朝任建安曹参军等职。

入隋后,虞世南官拜秘书郞、起居舍人。

隋亡后,虞世南归窦建德,窦灭后又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参军等职,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虞世南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李世民称其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善文辞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杜岙村东边是五磊山风景区,从杜湖东岸沿藏云溪即可进入。

五磊山,由内五峰、外五峰组成,俯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而名五磊山,景区内危峰参差、溪谷幽深、磊石争奇。

从杜岙村的西埠头自然村,翻山可进入栲栳山。

栲栳山,又称仙居山,山中有溪,名叫栲栳溪,大自然的神工造化,是驴友们的户外经典线路。

从杜岙村往北,沿杜湖水库可至著名的鸣鹤古镇,古镇边的白洋湖与外杜湖相距仅约200米左右,因此称其为“姊妹湖”。

杜岙村南边的杜湖岭之下,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的大池墩水库,水库边的公路可以环绕一圈,湖光山色,风景优美。

游古村,逛古镇。

大池墩水库,杜岙村,杜湖,鸣鹤古镇,一条休闲旅游风情线。

有山,有水,有古村,有古镇,值得一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