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老医案选:干呕治验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2-21

      陈老医案选:干呕治验

李某某,女,45岁。1994年3月3日初诊。

主诉:干呕10多年,加重2年。

刻诊:干呕,情志不遂时加重,伴两胁、胃脘胀闷,时感气窜胁背,纳差,乏力神倦。 30岁始时干呕,服治胃炎药(药名不详)虽可缓解,但未获痊愈,慢性胃炎十几年,慢性胆囊炎2年。近2年干呕频作,每日必呕,服西药未能缓解。舌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

柴胡15g    法半夏20g    党参10g    

黄芩10g    炙甘草10g    丁香15

生姜20g    枇杷叶30g    大枣30g   

白芍30g    蝉蜕 6g

3剂,水煎服) 

3月10日复诊3剂药后呕逆明显减轻,胀闷、纳差好转,又自行继服3剂。现诸症基本消失,时乏力、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处方二:香砂六君子丸四逆枇杷叶6剂,水煎服。

(川红花    摄于新疆额敏县)

按: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木失条达,疏泄无权,以致诸证频出。气机不畅,阻于少阳三焦,则伴两肋胀痛不适,气窜胁背。肝木过度克伐脾土,则呕胀纳呆见也。肝系膜络挛急,则干呕频频。此证的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三焦气郁,掣其膈膜引起痉挛而成干呕。治以调气疏肝和胃降逆柔肝缓急

方以柴胡舒调三焦气津,是此方君药。黄芩一能降气下行,二能清气郁所化之热,与柴胡相配,则能夔理三焦。党参、甘草、大枣三药相配能补中益气,使中气得建半夏燥湿运脾,生姜温胃散水,二者相伍使水气得宣。白芍、蝉蜕可缓解肝系筋膜痉挛。丁香温中降逆,枇杷叶和胃降气,二药针对干呕而设。复诊用香砂六君子丸合四逆散加枇杷叶,起疏肝调气,柔肝缓急,健运脾胃之效。

整理|席大章

按语|格里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