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游戏内虚拟财产的维权问题?丨问爆触乐

 触乐 2021-02-21

问爆触乐是我们的问答互动栏目,每周日推出。每期提出一个问题邀请大家来回答互动,如果你有什么希望看到大家看法的好问题,也可以在后台告诉我们。

各位尊贵的读者们好!

上一期问爆触乐你认为最适合过年玩的游戏是什么?》中,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是:

九月

一个月前被离婚了。在玩《凯瑟琳》感悟人生。

请这位读者九月给触乐公众号发消息“问爆触乐领奖”找我们领奖吧(工作日上班时我们就会联系您),也谢谢各位读者朋友们踊跃的发言。

欢迎各位读者在本期问爆触乐下方留言,我们会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送出50元以内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2月28日)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央视法制节目《今日说法》报道了一个关于虚拟财产维权的案件。一名用户将游戏道具寄存在某交易平台的账号内,这个账号随后被境外游戏厂商封禁,导致游戏道具既不能取出也不能转卖。最终杭州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判定交易平台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事主大部分损失。

你曾经进行过与游戏相关的虚拟物品交易吗?你是否经历过相关的维权问题?所以,本周问爆的题目是

如何看待游戏内虚拟财产的维权问题?

熊宇

这又让我想起很久前虚拟数据算不算遗产的讨论了,《民法典》明确了虚拟财产也受到保护,这个绝对是进步,但实践中又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比如某些“不存在”的网站或者游戏里的财产算不算虚拟财产,案件中如果涉及管辖范围外的一方时咋处理。比如这个案件中,如果游戏公司是国内的,或许承担责任的就变成游戏运营方了?但如果由游戏运营方来承担责任,这似乎又给不合规的操作提供了躲避的空间。

每个环节上仔细追究,问题还有很多,但这个案件不管咋说是为今后类似纠纷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参考。

说个题外话,其实我没觉得虚拟财产问题日益增多……在游戏领域,明显早年的网游中问题更多啊。因为现在游戏的设计大多解决了这些纠纷,你的虚拟财产基本上也不涉及到买卖。早年很多网游里的一些买卖还真是全靠信誉,可能拿了钱就跑路的……

王亦般

游戏内虚拟财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变现”上。如果说我在《英雄联盟》里买了个皮肤,这个皮肤不能和其他玩家交易,也不能变现,那我觉得问题倒不是很大。只有当游戏内的虚拟财产可以变现的时候,这个问题才变得很麻烦。对于像Valve这样鼓励玩家间交易,甚至亲自搭建市场的厂商来说,玩家游戏内购买的虚拟道具是可变现,甚至能增值的。这时如果账号出了问题,对玩家来说那就是实打实的经济损失。

陈静

究其根本,我觉得这类事情其实得怪那些搞出道具收费和开箱课金的人。我不否认这些人大大提升了游戏的盈利,但也正是他们让玩家从“我花钱买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变成了“游戏只是个框子,想要什么都得另花钱买”。至于一个又一个648“买”来的东西到底值不值,肯花钱的人和不肯花钱的人的说法不一样,想法也不同,但终究,目前游戏里的虚拟财产跟道具和开箱密切相关。


具体到某一件事上,假如说由于游戏公司封号导致虚拟财产受到损失、应该赔偿的话,那么游戏关服之后玩家账号里的虚拟财产又要怎么办呢?类似的情况实在不容易判定。当然,假如类似的案件越来越多,说不定可以在法律层面上归纳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判定标准。

杨宗硕

我玩《宝可梦卡牌线上版》(Pokémon TCG Online)的时候,由于里面的卡片都有交易属性,就充过一些钱,也算交易过虚拟财产。这些卡片可以换成通用货币卡包,卡包又能在二手交易软件里换成钱,所以有些朋友会在里面顺便当贩子,拍卖行低买高卖小赚一笔。但是大概在去年年底,宝可梦国际公司(TPCi)突然封了一批中国玩家的号,而且封号原因未知。有人推测是脚本刷包,有人说是加速器连坐(我比较倾向于是加速器问题),总之,我认识的人里面大概有十来个被封了,损失最多的可能有6位数,我躲过一劫。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给TPCi写邮件完全爱搭不理,这帮人也没什么好的渠道解释,基本上就都默默退坑了。我没太了解到他们的近况,尤其是损失6位数的大哥,希望他一切顺利……

这个游戏没有国内代理,基本上就是提供给英语区用户的,最初甚至锁过IP,所以我们这种跨区玩的玩家权益几乎没有保障,出了这档子事之后我也有点惴惴不安,生怕哪天自己的号也没了,虽然我啥都没干。

祝思齐

我在游戏内购买的虚拟物品不算太多,主要还是服装、皮肤之类的东西,还有个别乙女游戏的语音追加内容,不能交易也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甚至我对有实用价值的付费虚拟物品,比如高属性的装备之类的,感到排斥,认为这种东西损害游戏的乐趣和意义。

我在观念上,默认这类物品买来就和应季时装差不多,用腻了压箱底,主要是为了购买当时的心理满足。如果我主动卸载游戏,说明我已经不需要这种心理满足,但也算是花钱买过快乐了,不会觉得自己亏了——当然,前提是游戏的课金项目的吃相不要太难看,整体质量不要太糟糕。

关服这种被动导致的虚拟物品被锁或者无法使用,我觉得还是要适当补偿的,毕竟肯定有相当一部分玩家还没有把购买过的东西物尽其用。现在连暂时停服升级之类的情况,补偿给玩家虚拟货币也算是一种惯例(虽然具体规则完全由各家运营自行制定),何况关服这么大的事,怎么着也要按照玩家近期的消费采取一些措施。

至于封号,就要看玩家被封的具体原因。碰到这些情况,我觉得还是应该请第三方机构或者法律机构来公正地评估一下比较好。这类法律纠纷增多某种意义上也是好事,说明大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更强了。之前不是也有过玩家状告厂商在抽卡率上语焉不详的事件么?虽然目前的规章制度还不太完善,但在数值和消费上越来越透明,终究是一个有利于行业的方向。

池骋

我本来都忘了自己有过什么游戏内的虚拟财产了(如果说NS账户或者PSN账户里的那些预付卡余额不算的话),结果我突然想起了《恋与制作人》——我在2018年曾经猛烈地玩过一阵子,在它刚刚出到50关的时候(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关了)就已经玩通了50关,买了不少月卡,也抽了一大堆漂亮的SR/SSR。

后来有一阵子我懈怠了,不怎么登录了,大约过了三五个月,我想好歹我也是充了钱的,有空上去看一眼吧,结果我登录了自己的账号,发现里面至今为止所有的进度和物品都消失了,打开就是从第一关开始玩起。当时我的内心十分崩塌,但因为也确实过了那阵热乎劲儿,我也不打算再入坑,所以也没有去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默默卸载了。

我现在倒也不打算讨个说法,但我有个感觉是,我似乎默认这些虚拟财产就是没有真实财产那么可靠。或者说,我会觉得买了道具消费了,那么我已经享受了它的价值,它就不再构成实际的经济价值。当然,我知道可以卖号,包括数字版游戏也可以连着账号一起卖掉,但我会觉得这种买卖行为连带着账号泄密的风险,也不会轻易尝试。怎么看待?就是希望各地法律逐渐健全吧……

梅林粉杖

我没怎么进行过虚拟物品交易,如果在《魔兽世界》里给钱法师开“铁门”也算的话。我基本上是个可以把网游玩成单机的人,我既没有虚拟财产的概念,也不会去刻意保护。我就是一个网游不想玩了,就是不想玩了,账号和里面的东西就放那儿,它们自然而然就随哪一次更新就不值钱了,就消失了。

身边倒是听说了很多人,卖装备、卖G、卖号,所以我能理解人们对虚拟财产保护的需求,同时,也有人希望虚拟财产交易不那么受保护,这样才有灰色交易的空间——有时候,到底是不是希望受保护,只取决于在事件里你属于买和卖的哪一方,或者是得利了还是损失了。

我对这类案件的一个关注点是实际操作的难易度。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讲,目前用法律手段维护虚拟财产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新鲜事物,打过官司的人都知道,难度那是相当的大,付出的时间、精力很多……我希望遇到类似情况以后,法律途径解决起来可以更友好一些。


如何看待游戏内虚拟财产的维权问题?欢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会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送出50元以下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2月28日)的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P.S.:除了段子,我们更希望看到您真实的想法。

以上回答均为编辑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触乐官方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