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野:“奉献”不能被道德绑架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老朋友请转发!

虹野:“奉献”不能被道德绑架

不少人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场景:上级给自己增加事务时候且没有任何劳务报酬的时候,总是会说让你讲奉献。似乎如果你不接受这种无偿劳动的话,就意味着你的思想境界低下,道德败坏。

甚至对于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的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有些学校领导并不认为“补课”有什么不对的,只是会认为不应该给老师补课费,而“奉献”则就成为了教师“无偿补课”的借口了。当“奉献”成为一个单位或者工厂无偿索取劳动的时候,这个词的味道就变了很多。

在高校,我们看到很多教授待遇比讲师们高了不少,干的工作却比讲师们少了不少,还美名其曰:年轻人要讲奉献,要多干点活。

本人赞成“奉献”,也赞成不计个人得失去做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事情,也是这样做的。我可以为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无偿智力支持,可以在大街上给乞讨的人一些爱心,也可以奉献自己的时间来解答他人的疑问,也可以捐款给急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却不希望自己的“奉献”成为某些人索取的借口,不希望自己的无偿劳动成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更不希望自己的奉献成为阻碍“按劳分配”的反例。

“奉献”是高尚的,但是“不奉献”却不能说是不高尚,更不能说是不道德的。尤其是和有劳务关系的单位,更不能有“奉献”在内。如果在企业内,管理者让员工做“奉献”很容易变成“劳务纠纷”,甚至成为“拖欠工资”;如果在事业单位,如果要求职员无偿“奉献”,很容易变成“同工不同酬”,“奉献者”也很难摆脱为升职而进行“不正当竞争”。故而说,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如果上级要求下级讲“奉献”,其用心必然是“险恶”的,这显然是想让下级付出更多却不愿意付出报酬。

综合起来,在有利害关系或者利益输送的场合,是不需要“奉献”的。同样“奉献”也需要避免有劳动关系或者合作关系,因为在企事业单位中约束劳资双方的是“按劳分配”,而不是“奉献”。

故而我赞成奉献,但是却不想自己的“奉献”被上级所绑架,奉献应该是有自由的,我们的“奉献”应该是给弱者,这样的奉献才是无偿的,如果我们的“奉献”给了自己的上级,这就有了“变现”的可能性,就有变成了“行贿”或者“利益交换”。我们“奉献”自己的劳动、财产、智慧都应该是无偿的,也应该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身躯、可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智慧,但是我们不能为自己的上级和单位“奉献”自己的劳动,因为那样的“奉献”不是无偿的,那种潜在“变现”使得奉献变了味道。“奉献”容不得半点杂质,既不能被绑架,又不能有“利益”驱动。

当我们的学校要求教师“奉献”的时候,却并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待遇,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得到教师“奉献”的任何的好处,反而因为教师的“贫贱”使得“有偿补课”泛滥,使得教师社会地位低下,使得教师荣誉感丧失,使得师生关系恶化……显然不是所有的“奉献”都有好的结果,“奉献”需避嫌,同样更需要避免道德绑架。“奉献”是高尚的,“不奉献”是正常的,“奉献”是自由的,“奉献”不能被道德绑架。

●★●★●★●★●★●★●★●★●★●★●★●★●★●★●★●★●★●★●★●★●★●★●★●★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