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天干不为人知秘密(二)

 我不是个道士 2021-02-21

                                                   (二)

在我们上一篇讲干支来历的文章,我们提到了“定月变年”和“定年变月”两组概念,因为字数限制,没有讲太明白,我们本篇再从新梳理一下。

这些不是术数,而是术数的源头,可是术数都从此推导出来,比如为何甲己同宫?看完就能心里有数,而且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比单纯的术数更有意思。

定月变年,这种方法以真实的月相周期为准,并且以12个周期(12个月)作为一年。

可是我们知道,真实的一年比这12月要多10天,于是产生了下面的问题:

  

在这种方法的记录下,每过1年,记录的月份就会比早了10天,三年以后,这种历法所写的“子”月,他其实大概是“亥”月(应该可以理解吧)。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所觉察了,我们假装人们没感觉,因为第一年子月就挺冷的,第二年子月(实际大约是亥月)也蛮冷的。可是大约在18年左右 ,记录子月,其实对应的是真实天气中的午月,温度相差太大,完全对应不上。这种历法连最基本的寒暖都记录不准,要他何用?如果人只能活6年,我想这种方法勉强适用,因为他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可是人可以活120年,任何一个人都能知道这种历法缺陷很大,于是古人更改中心,从以月为准变为以日为准。

定年变月,这种计时方法以每年的实际时间(地球公转)为准,认为的变动月相的周期,每月加1天:

  

每个月加1天,一共12天,因为本来12个月相周期就比一年少了10天,(为了更加却的记录这10天,给他们各自起了名字,即10天干,用甲子,来代表子月+1天), 所以这种历法下,每过一年,记载的月份比实际天气是延迟了两天,也即是大约15年以后,记载的月份也就会延迟一个月,理论上来说,人们也会感觉得到气候和记载的历法月份差距很大。可是这种现象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天干配地支的组合一共就六十种,5年的时间60组干支纪月就一个轮回,也就是说在这个5年的周期里面,最大的差距就是10天,人们是根本感觉不到的。古人意识到:此法可行,于是为了更方便记录,把10天各自命名,我们把上表格中的数字换成天干,5年的时间60个月,组成的就是现在的60甲子。

  

这里一定要搞明白,这样形成的干支结构最开始是记录的“月”,到了后来我们把这60组干支也用来记录年份,可是不论怎么变,5年内的干支纪月就会重复,比如从甲某年开始,到了己某年又开始重复,于是你就明白了为何甲己同宫,余此类推,术数也就由此而推导出来。这个有多关键,懂的人心里有数。更多文章参阅公众号:fuguikeqi

千余字总算讲了俩概念,这个问题能够引申出很多很多东西,单篇写太多了又没人看了,我们后面再更新文章接着写,敬请关注

全部都是自己思考整理,我敢说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可以批评我写的不对,但是那些说我抄袭的人,请拿出证据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盖不追究,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