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3-101(2)

 好吃的青苹果 2021-02-22
金匮12.13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金匮12.14支饮,亦喘而不能平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解释:肺脉不容易弦,一般是浮,就像是小青龙汤这些有痰饮还是浮脉为主。人的症状就是气短喘气。
支饮好像是痰饮在血管的内侧,不像是其他的饮病,痰饮压在肌肉组织或者其他血管外部的地方,会导致血管紧绷(象征说法),支饮会有胸口闷、憋胀、不能躺,短气这种心衰的感觉。


金匮12.16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解释:这条是讲治疗痰饮的思路是要从调体质治疗开始,不能只去痰,需要用温药把他容易生痰的体质调好。


桂林本伤寒论14.31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
金匮12.18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解释:这里讲到一个去痰饮的万能方了,如果痰饮不是很严重的话,用苓桂术甘汤去痰饮就很好,苓桂剂帮助身体水气运化,可以把很微小的痰饮代谢出去。
当然要从强肾这种根本上来治的话,还是用肾气丸。这里要注意一点,大部分痰饮病人胃口不好,肾气丸是地黄剂,有碍胃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个矛盾的点,就是有的病人吃肾气丸胃口会更好,因为增强了肾的功能。这里就要看实际情况了,如果吃肾气丸会觉得消化不良的话,就先用苓桂术甘汤。


桂林本伤寒论14.33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解释:前面讲到心脏疾病,基本上都归到支饮,胸痹大概会想到木防己汤,但是陈慎吾教授就说,他常常用苓桂术甘汤治心脏病,他认为心脏病是痰饮压出来的病,桂枝甘草组可以温通心阳,茯苓白术组可以把水代谢顾好。而且本方还合并头晕症状,我觉得这是一个和木防己汤证的鉴别点吧。胸胁支满是胸部闷胀,没有达到扯痛。


眩晕鉴别
说到眩晕就要说到泽泻汤。泽泻汤就是好像血管里面有死水的那种眩晕,所以站着坐着都一样晕。
苓桂术甘汤,好像是清阳不升,被痰压着,所以是站起来那一下会觉得晕的很厉害。

苓桂术甘汤的禁用证
肺胃偏热,咳痰发黄,干咳。也就是上焦上火的不能用,毕竟这是温药。

推扩用法
1.咳嗽,膀胱咳,也就是咳嗽的时候会遗尿,苓桂术甘汤是特效药之一,苓桂剂帮助膀胱气化。当然也可以用真武汤加生脉散。
2.眼睛痛或者发炎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
3.眼睛忽然看东西不清楚,或者假性近视,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细辛,黄连。
4.怀孕期间的呕吐,也可以用苓桂术甘汤。
5.刚刚说到的头晕,如果喝泽泻汤很难鉴别的话,就先吃苓桂术甘汤,如果不好的话再换泽泻汤也可以,这两个方剂都是需要吃时间比较久的药。
6.调痰饮体质,就是从气虚,脾胃虚开始慢慢形成痰饮的这种体质,苓桂术甘汤优先考虑。
7.日本人治疗脚软不能走路的方,也就是萎证,因为《伤寒论》曾经写过,有痰饮体质的人会“久而成萎”,可能是痰饮会导致气血不通,久而久之变成萎证,大家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但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医会说,“治萎独取阳明”,就是肺胃太干,这个和苓桂术甘汤就有冲突,所以辩证是否肺胃热还是痰饮很有必要,好在这点很容易鉴别,只要注意其他的症状就可以了。
8.可以用在十枣汤的轻症。
9.一些小毛病,比如说胸闷,脸色容易发黑,有气上冲胸,好像奔豚,身体的肌肉有时候跳动一下。这些大概都可以考虑苓桂术甘汤。


每天学一点《伤寒论》,临床思维进步一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