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由心生:博兴佛造像艺术

 南山禅 2021-07-07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影响,熔炼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包容性。博兴佛造像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478年),下至隋仁寿三年(603年),绵延125年之久,发展序列比较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博兴佛造像多为普通民众所施造,反映出早期佛教在民间传播发展的面貌和佛寺文化的兴盛。

本次展览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单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博兴佛造像兴起的历史脉络、雕铸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信仰追求。展品中既有北魏太和二年落陵委造观世音像和王上造多宝佛像等山东地区纪年最早的金铜佛像,也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的东魏太昌元年冯贰郎造观世音像、北齐天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等精品佛造像,更有反映当时佛道兼容现象的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龙华寺出土疃子造像、卢舍那佛立像、白陶佛像等是首次出馆参展。


通过这些造像,也让我们看到当时的工匠艺人们是如何在继承前代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汇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浓郁本地风格的佛造像艺术。



博善兴佛

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阶段,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山东处于南、北交接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在南北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山东地区逐渐成为中国东部的佛教中心。博兴位于山东北部,地处泰沂山脉北麓、黄河下游南岸。以青州为中心的山东北部地区,包括博兴、临朐、诸城、青州、济南等地相继出土大量佛造像,证实这里不仅是佛教的兴盛之地, 也是大量的优秀造像工匠的汇聚之处。其中博兴地区佛寺遗址众多,以龙华寺最具代表性。博兴佛造像的艺术风格融汇南北特色,在中国佛造像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金像流辉

佛教东传,佛造像的造型、工艺、艺术风格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影响之下,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神韵。博兴所在的古青州地区位于山东北部,濒临渤海,南屏泰沂山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是佛造像形成地域特征的自然条件。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随着洛阳和定州工匠的迁入,博兴成为山东北部金铜造像的中心。金铜佛造像的造型、题材与艺术风格既受到定州等地造像的影响,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地方特征。这些小型金铜佛造像多为平民供养,造像上有明确的纪年铭文,饱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中国古代小型鎏金铜佛造像断代的标尺。

金像铭愿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不断进行本土化的演进。博兴佛造像不仅表现出艺术风格的交融,也印证了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历程。源自域外的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被民众更广泛地接受,同时民众的观念也在佛教影响之下发生了嬗变。民众更专注于供养佛像等信仰实践行为,并将佛教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祈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步伐。佛教对时间、空间等的阐释,使广大民众对生死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螺髻梵王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梵王头顶发髻呈螺旋状,面相圆润,长眉细目,鼻梁平直,薄唇微闭,略带笑意。双臂略向上抬起。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轻薄贴体。佛像比例匀称,宽肩隆胸,四肢修长,隐现出充满生命力的肌体。这种薄衣贴体的表现形式在山东青州地区尤为突出,是在印度笈多艺术风格影响下产生的新形式,是北朝时期中印佛造像艺术合璧的产物。佛造像轻薄贴体的服饰中透露出肌体的轮廓,凸显佛造像躯体的立体感,形成了着重表现自然人体和衣饰简洁轻薄的北齐造像模式。此件梵王造像的螺旋状发髻,在佛造像题材中较为特殊。根据佛经记载,结螺髻的是螺髻梵王。北朝时期,螺髻梵王常出现在七尊碑像中,多是作为佛的天部胁侍眷属。有时,螺髻梵王也会以独尊造像的形式出现。

卢舍那佛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

佛像为圆肩,隆胸,腹部微凸。身着通裟,衣薄贴体,显露出肌体轮廓。右臂下垂,小臂微微抬起,右手指与食指拈裟边缘。左臂曲肘上举,左手拇指与中指拈袈裟边缘。佛像躯体原绘有丰富的图样纹饰,现多已脱落,袈裟田相格内残存少量图案。胸部略见两人物,胸腹间似有交龙,腹部下绘倚坐佛像。下部存地狱惩戒图纹,约可见一只黑色的大锅,锅右立一人,锅右下侧立一牛首人,牛首人左侧一人蹲坐,表现的应是地狱场景。佛身右侧自上而下可辨出瑞兽、供养人等,左侧自上而下可见飞天、佛像、供养人等,其中有两佛坐于方席上,一人面向佛而呈跪拜状。

此像是卢舍那佛的一种形式,也被称为卢舍那法界人中像。佛像表面刻绘诸世界形象,表示整个法界都是由卢舍那佛的愿力所化现,寓意着观想所产生的世界形象。这类佛造像出现于北齐、北周时期,一般是在佛像身上采用彩绘或彩绘与平雕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佛、菩萨、飞天、人物、动物、植物等组成的各种场景。青州、诸城、临朐、博兴等山东北部地区出土有这类佛造像,反映出该地区卢舍那信仰的流行。

高业夫妻造太子坐像

北齐太宁二年(562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太子像的颈部佩戴桃形项饰,下着贴体翻腰长裙,裙摆垂覆于台座前。右足搭于左膝上,左手扶右足腕,呈半跏跌坐于筌蹄上。基座正面镌刻54字发愿文:“夫百年难保,知身命无常。高业夫妻,太宁二年四月庚子朔,遂舍割家珍,敬造太子一躯。上为皇帝,下为眷属,七世父母,故侣斯石,过现常乐。”

太子坐像常见形式是一手支颐思考、半跏趺坐于筌蹄上。这种类型的造像常被定义为半跏思惟菩萨像,是十六国、北朝时期流行的造像题材。半跏思惟像呈现出两种身形,一是在兜率天宫等待成佛的弥勒菩萨像,一是释迦牟尼尚未成佛之时的太子像。根据题记可知,此像是太子思惟像。思惟像是河北地区常见的造像题材,山东青州地区受其影响而造作,有的思惟像上还雕刻有龙吐莲花的装饰纹饰,可见造像的本地化特点。

疃[tuǎn]子造像

东魏(534-550年)

高120厘米,宽80厘米

1966年山东博兴县疃子村出土

此像为一佛二胁侍背屏式造像,背屏呈舟形。主尊佛像面相方圆,高肉髻,略带笑意。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左右胁侍菩萨均为束发,面相方圆,略带微笑。颈佩项饰,帔帛自双肩垂于体前交叉,下着长裙。内侧之手下垂持香囊,外侧之手上举持莲蕾,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舟形背屏中间雕刻佛像的头光和身光,头光呈圆形,最外一圈饰忍冬花纹,身光呈椭圆形,外缘饰变形莲花纹,背光上部饰火焰纹。背屏上部中间是翼龙,两边各有二组持乐器飞天。此像雕刻精美、细腻,线条流畅。

背屏式佛造像残件一佛二菩萨立像

北魏(386-534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高肉髻,面型方长,眉眼细长,双目垂视。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打结,外披褒衣薄带式袈裟,袈裟右侧衣缘搭于左臂。右侧菩萨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佛与菩萨之间的背屏上雕刻有一株莲花。高浮雕背屏式佛造像是山东青州最具地域特色、最富艺术成就的造像之一,高大的背屏前是佛与胁侍菩萨组合,顶部有佛塔、化佛或飞天,主尊与胁侍之间高浮雕出祥龙和莲花。博兴地区佛寺遗址也有这类背屏式佛造像出土,造像多采用榫插入基座的形式。

造像残件(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颈佩桃形项饰,双肩戴帔帛,下着细褶长裙,跣足站立在莲台之上。莲台出自左下侧祥龙之口,龙体弯曲向上,龙首向下,龙尾上扬,龙口中吐出莲茎、莲叶、莲蕾,莲蕾之上站立着菩萨。龙是青州地区造像中的重要题材,主要装饰在造像背屏的顶端及主尊与胁侍菩萨之间的下部。龙体采用高浮雕技法,腿部粗壮,龙尾细长,龙首在下,龙尾在上,龙口中吐出莲茎承托胁侍菩萨。


造像残件(佛塔)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残件为飞天捧持佛塔,飞天身体弯曲,帔帛与裙袂向上飘扬。佛塔的上部呈覆钵状,塔身为方形,塔基下面有莲花座,两侧装饰有莲叶。青州背屏式造像的顶部饰有浮雕佛塔,由飞天或双龙捧持。佛塔多为正面或侧面形式,下有塔基,顶有塔刹,塔身开龛置像,两侧有的雕刻莲花瓣。

造像残件:飞天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残件中间是佛塔,伎乐飞天手捧各式乐器飞翔于佛塔两侧。飞天的面型圆润,帔帛和裙袂沿背屏边缘向上飘扬,犹如火焰纹。


弟子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弟子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贴体,衣纹呈凸棱状,双手捧一盒,盒上刻佛像及忍冬、莲花等图案。此像凸起的衣纹随肌肉起伏而自然转折,线条生动。


佛头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遠址出土

佛像作宝珠状发髻,肉髻低平,脸型方圆丰润,双目垂视,鼻梁高直,嘴部唇线分明。表情含蓄,隐现庄严慈祥之容。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人们采用石雕、泥塑、铜铸等不同形式呈现佛造像的艺术之美。中国古代佛造像对面部刻画尤为细腻,通过对面部形神的塑造,尽显佛像的超脱、慈悲与宁静。博兴地区的佛像既有庄严慈祥之容,也有超逸淡静之貌。

佛头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遺址出土

佛像作螺旋状发髻,肉髻低平,面型长圆,弯眉与直鼻相接,嘴角略翘,微含笑意。

菩萨头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脸型方圆,弯眉细眼,垂目俯视,嘴角略含笑意。头戴宝冠,左右两侧冠带结成花状,再悬垂至耳部。菩萨额前头发分成两部分,整齐地覆盖着额头。

菩萨头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面相清秀,眉目细长,鼻梁挺直,樱桃小口,略带悲悯之情。头束高发髻,冠前残留有珠状装饰,额前头发分成两缕。

造像台座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台座正面浅雕有图像,中间是天人承托香炉,两侧的供养人手持莲花坐于方垫上,外侧是相对而立的双狮。人物线条简括,形象传神,寥寥几笔传神地刻画出人物虔诚侍佛之态。双狮的侧面形象具有汉代线刻余韵,犀利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护法狮子的威武。

莲花台座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造像中,莲花座是承托佛、菩萨、弟子等的台座,主要有仰莲座、覆莲座两种形式。在古青州地区,北齐时期的佛造像多采用造像与基座分体的榫卯插合结构,中心是方形或圆形孔洞,莲花瓣围绕着孔洞排列成圈状,莲瓣下面是圆形或方形的台座。莲花的造型饱满圆润,极具立体感。

莲花台座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双莲花台座是双身造像的基座,为北朝时期河北地区流行的形式。河北地区的石雕双身像的造像与背屏,基座合为一体,而山东地区则采用了莲花座与造像分开的组合形式,可见两地造像虽在题材上有所借鉴,但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莲花台座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莲花座中心有一圆形孔洞,用以安插佛像。覆莲分为上下两层,围绕中心孔洞排列,圆形基座上排列着一圈小莲瓣。上面两层莲瓣均有凸起造型,尖部向上翘起,莲瓣饱满圆润。

造像台座

北朝(386-581年)

造像台座残石的中部有一香炉,香炉两侧各有一跪姿供养人,左侧供养人旁边残余一身神王像,右侧供养人旁边残余两身神王像,三神王均呈盘腿坐姿,脚上穿靴。神像形象最早出现于北魏晚期,唐以后渐少。其在河北地区出现的较多,山东地区较为少见。

造像台座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台座上残存覆莲座和对卧双狮,正面刻铭文:“天保元年腊月八日,曾敬远上为国王帝主、下为七世父母、自为己身居家眷属,咸同斯福。

张文造佛坐像

北魏(386-534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为磨光高肉髻,双眼横长,鼻头肥大。身穿通肩袈裟,袈裟衣纹呈“U”形,阶梯状分布于胸前。双手抚于腹部,掌心向内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台座正面两侧各浮雕一狮子,座后阴线刻铭文“张文造像······”此造像无纪年,从佛像头部肉髻高大,衣纹呈阶梯状“U”形排列,掌心面向腹部作禅定印,方形台座饰有狮子座等造像特征来看,属于十六国时期作品,是山东地区发现的较早佛造像。

佛坐像
北魏(386-534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为束发型高肉髻,发丝细致可数。面型长圆,神态端庄。身着通肩袈裟,袈裟衣纹极为紧密细致,呈“U”形自胸前平行下垂。双手抚于腹部,掌心向内,作禅定印,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须弥座下为宽大的四足方座,正面壶门楣部阴线刻水波纹。此像的四足方座较为宽大,是北魏晚期流行的样式,约为6世纪初的遗物。

冯贰郎造观世音像

北魏 太昌元年(532年)

通高24厘米,宽9厘米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主尊观世音为高肉髻,面相清瘦,双目低垂,神态安详。身着袈裟,右侧衣缘搭于左臂上,衣纹呈“U”字状平行下垂。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右胁侍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右手上举至胸,左手下垂提桃形物,跣足立于莲台上。观音与胁侍身后有舟形背光,其上雕有观音的四道同心圆头光和两道椭圆形身光,边缘饰左右对称的火焰纹。光背下部两侧各有一方形卯孔,分别套接左、右胁侍。背光后阴刻铭文:“大魏太昌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清信士阳信县人冯贰郎为父母造观世音像一躯,并及居家眷属现世安稳,无诸患苦,常与佛会,愿同斯福。”主尊所立圆台下为圆形覆莲座,再下为四足方座,座上刻人名:“像主冯丑环、妻范买、男继伯、妻程囗、男舍那。”

落陵委造观世音像

北魏 太和二年(47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观音头戴莲瓣状宝冠,脸型长圆,神情庄重。双肩搭帔帛,帛带自肩绕双臂飘于身体两侧,极具动感。下着贴体长裙,裙褶在两腿上呈“U”形。右手上举持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提净瓶,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身后为舟形背光,背光边缘浅浮雕密集对称的火焰纹。圆形台座下为四足方座,座上刻铭文:“太和二年······落陵委为亡父母敬造观世音像一躯。”此像是目前山东境内发现的纪年最早的佛造像之一。

明敬武造观世音像

北魏 永平四年(511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观音头戴冠,宝缯呈鱼鳍状垂至肘部。面型方圆,双目低垂,略带笑意。颈戴项饰,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身后有舟形背光,其上雕四道同心圆头光及数重椭圆形身光,头光内线刻莲瓣纹,边缘饰左右对称的火焰纹。覆莲座下有四足方座,座上刻铭文:“永平四年正月六日,佛弟子明敬武愿身无病患,又为所生父母兄口姊妹寿命延长,常无患痛,敬造观世音像一躯。”

佛坐像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为高肉髻,面相清癯。身着通肩袈裟,袈裟衣纹自肩部呈“U”字形向下垂展。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边缘浅浮雕左右对称的火焰纹。须弥座下为四足方座,座上刻铭文:“熙平二年一月三十日,口钊(刘)领口造像一躯。”

石景之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500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释迦多宝佛并坐像

北魏(386-534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释迦佛与多宝佛均为高肉髻,脸型长圆,身着通肩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须弥座下承托着四足方座,略显厚重。两佛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边缘刻火焰纹,顶部饰一阔叶状植物。背光背面浅雕一坐佛,身后舟形背光边缘饰有火焰纹。

孔雀造弥勒像

北魏普泰二年(532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主尊弥勒为高肉髻,面相清癯,颈部修长,双目垂视,神情淡然。内着僧袛支,外披袈裟,袈裟右侧衣缘搭于左臂上。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下为四足方座。左右胁侍均为高发髻,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双手于胸前合十,跣足立于从主尊所立覆莲座两侧生出的莲台上。弥勒与胁侍身后为舟形背光,中间刻有弥勒的莲瓣纹头光和椭圆形身光,边缘饰火焰纹。背光后刻铭文:“普泰二年四月八日,佛弟子孔雀为亡妻马口口造弥勒像一躯供养,原之后口耶。”

佛立像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张茄喜造思惟菩萨像

东魏(534-550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宝冠,面相清癯,右手支颐,左手施与愿印,坐于台座上。台座下为双层四足方座,方座上刻铭文:“…四月八日佛弟子张茄喜为亡父母、亡兄造像一躯…妻李…”。


昧妙造佛像

东魏(534-550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主尊佛像为高肉髻,面型方圆,眉目细长,略带微笑。内着僧祇支,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部以下衣纹呈“U”字状平行下垂。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上。莲台下有细榫,可插下面带有卯孔的覆莲座。覆莲座正中下部浮雕博山炉,两侧对称浮雕狮子。佛像背部带榫,套接带有卯孔的舟形背光。背光中部有两周同心圆头光,内浮雕忍冬纹,与主尊头部相接。下部为两周椭圆形身光,内浅浮雕莲花。身光下部两侧有焊接痕迹,应焊接两胁侍菩萨,现二菩萨皆缺。背光上半部雕刻火焰纹,中有化佛三尊,均结跏跌坐。背光后刻铭文:“比丘尼昧妙自愿身口孙口保....·。此像为分雕合体而成,主尊佛像、光背、覆莲座均为单独铸造,通过主尊佛像上的桦与背光上的卯孔插合而成一体。


孔昭俤造弥勒像

北齐河清三年(564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弥勒头戴宝冠,冠前束带,宝缯垂肩。面相方圆,嘴角微凹,略带笑意。颈戴项饰,双肩搭帔帛与璎珞。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相交而坐。弥勒背后有两榫,套接带卯孔的背光。背光正中有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雕莲花和忍冬,背光边缘凸起,内饰火焰纹。背光边缘有11个凸起的方形卯孔,顶部卯孔接一舍利塔。左、右各5个卯孔接10个飞天。飞天头束髻,披长巾,着长裙,双手上举,长巾绕臂飞扬,若火焰燃烧,构思独特。背光后刻铭文:“河清三年四月八日,乐陵县孔昭俤······造弥勒像一躯······口世六事。

弥勒倚坐像

北齐(550-577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弥勒为磨光高肉髻,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细长,双目低垂,似沉思状。两耳垂肩,双肩宽阔饱满。内着偏衫,胸前束带打结。外着覆右式袈裟,右侧衣缘搭于左臂上。左手掌心向上置于膝上,右手施无畏印,呈倚坐姿态。弥勒像的后颈下部与腰部各有一榫,套接一透雕桃形火焰纹头光。头光上部有三个小卯孔,呈扇形排列,各插入一带榫小化佛,现缺正中一尊。

薛明陵造菩萨像

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面相方圆,细眉长目,双眼低垂,似沉思状。肩臂搭帔帛,下着束带长裙。颈部佩戴项圈,珠状璎珞沿肩部、胸部下垂,并在腹部打结。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下承四足方座。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上雕刻有四重联珠纹组成的同心圆头光和五重联珠纹组成的椭圆身光,头光内阴线刻莲瓣纹,两侧边缘饰火焰纹。背光后刻铭文:“天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孔雀妻薛明陵敬造。”

一佛二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立像

北齐至隋(550-618年)

1981年山东博兴县高昌寺遗址出土

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身着通肩袈裟,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仰覆莲座上。

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莲瓣形宝冠,宝冠两侧的宝缯垂覆双肩,面型方圆,眉目细长,鼻翼较宽,嘴角略翘。颈部佩戴项圈的吊坠与璎珞相连,身前垂有佩饰复杂的璎珞。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菩萨像头后有榫,当是套接头光所用。身后可见长巾覆盖住后背,正中悬挂一铃形佩饰垂于腰下。

张见造观世音像

隋仁寿元年(601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主尊观音头戴高宝冠,宝缯垂肩。长眉细眼,双目低垂,嘴角略带笑意。身着偏衫,双肩搭帔帛,下着束腰密褶长裙。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覆莲座下为大圆台,上下边缘均阴刻一线,正中浮雕一化佛,大圆台两侧斜上伸出莲叶与莲台,左、右胁侍分立莲台上。左右胁侍头后均有桃形头光,头戴莲花宝冠,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双手合十于胸前,跣足立于莲台上。观音与胁侍身后有透雕舟形背光,中间为观音的两周同心圆头光,头光上半部排列五尊跏趺坐化佛,化佛外围为透雕火焰纹。背光边缘饰联珠纹,上部两侧饰卷草纹,顶部饰一带桃形头光的跏趺坐化佛。光背后刻铭文:“仁寿元年九月八日,张见为亡考敬造观世音像一躯,一切众生,咸同斯福。”


蔺铁造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遠址出土

佛像的肉髻低平,面相圆润,双目低垂。内着僧祇支,外穿袈裟,袈裟右衣缘甩搭左肩之上,衣纹断面呈阶梯状。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头后有透雕桃形头光,边缘为呈锯齿状的火焰。头光后有铭文“像主蔺铁”

菩萨立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宝冠,宝冠正中饰一宝珠,宝缯垂至足部。头微向右倾,似沉思状。上着偏衫,下着束带长裙。帔帛绕臂垂于身体两侧,璎珞沿双肩平行垂至足下。右手上举持莲蕾,左手下垂,跣足立于莲台上。头后有榫,套接桃形头光,内有凸起的两周同心圆,圆内浮雕莲花纹饰。背部可见菩萨头发分为两束,沿双肩垂至腰下。腰后正中束带,带端垂至足踝。

一佛二菩萨立像

隋(581-618年)

1981年山东博兴县高昌寺遗址出土

主尊佛像面相方圆,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右侧胁侍菩萨头戴宝冠,左手上举至肩,持一物,右手置于腹,亦托一物。左胁侍菩萨双手合十于胸前。佛与菩萨头后都有桃形头光,内刻火焰纹。三像两侧各升起一棵菩提树,树干上祥云缠绕,树冠枝叶相交,树冠上的叶片垂挂于主尊佛像上方。

佛立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为磨光高肉髻,面型方圆。内着僧祇支,胸前打结束带,带端垂至腰下。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两袖肥大,衣褶自肩部向下垂展,背部袈裟呈“U”形下垂。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而立,足下带榫。像头后带榫,应套接头光,现头光缺。

观音菩萨立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莲瓣状宝冠,宝冠两侧缯带沿双耳下垂。面型方圆,神情庄重。双肩搭帔帛,下着束腰长裙。颈戴项圈,身前饰华丽复杂的璎珞。左手置腰部提宝瓶,右手上举握莲蕾,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下为四足方座。菩萨头后有透雕桃形头光,中心饰莲瓣纹,边缘呈火焰纹状。

观音菩萨立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头戴宝冠,冠前饰三颗宝珠,冠顶正中为一结坐佛,宝冠两侧的缯带垂至肘部。菩萨长眉细目,高鼻小口,略具庄严之相。颈部佩戴悬铃项圈,身前饰珠状璎珞。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带榫莲台上,榫呈四面体锥状。

佛坐像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孔钺造老子像

隋 开皇十一年(591年 )

通高13.6厘米,宽5厘米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老子头戴道冠,面型清瘦,眉目细长,蓄长须。身着对襟窄袖道袍,躯体瘦长。左手下垂扶凭几,右手上举执麈尾,盘腿坐于四足方座上。身后铸有舟形背光,下半部是老子像的圆形头光及椭圆身光,头光内刻莲瓣纹,上半部阴线刻一树,若垂柳。四足方座上刻铭文:“开皇十一年十月,道民孔钺造老子像一躯口德。”这件老子像头戴道冠,着道袍、蓄须、执麈尾、扶凭几坐于树下,具有道教造像的特点,但其身后头光中的莲瓣,舟状的背光及四足方座,又借鉴于佛教造像的形式。该像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纪年铜造老子像之一,也是这批造像中唯一一件道教造像,表明当时佛、道融合发展的局面。


天王立像(一组)

隋(581—618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天王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与帔帛,一手握拳上举至肩,一手下垂,跣足而立。天王粗眉倒竖,双目圆睁,表情威猛。

菩萨立像(一组)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菩萨像头戴花鬘宝冠,冠正中饰火焰宝珠。脸型圆润,长眉细目,双眼呈垂视状,表现出恬静之态。颈佩项圈,双肩帔帛沿臂缠绕而垂下,由玉米状和珠状物组成的璎珞自双肩垂至腹前交叉。下身着贴体长裙,外罩短裙,裙腰外翻,腰间束带。右手半握上举至右肩处,左手沿体侧下垂,食指与拇指间捻一宝珠,跣足而立。

佛坐像

北齐(550-577年)

1976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佛像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垂足倚坐于长方形台座上。背光已残,边缘饰有卷草纹。佛像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轻薄贴体,双腿及腿间衣纹呈“U”形,这是北齐时期典型的衣纹形式。佛像虽小,但背光、衣纹、手势等造像细节丝毫没有遗漏。此像以坐姿来看,当是弥勒佛倚坐像。


   广而告知    |  

此次

《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

系列丛书

晋祠圣母殿宋塑

法兴寺宋塑十二菩萨

崇庆寺宋塑十八罗汉

为喜欢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读者

提供了一套可读可鉴可藏的精致图册

《山西国宝精华》系列

采用8开的单页形式

正面是高清大图

背面是本幅作品的介绍

每一张单页可装裱成画

《和光静影》系列

采用36开明信片

装订成册

可珍藏

可作为明信片单页寄出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所有圈内大咖都在关注的平台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