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俱乐部活动丨和合共生——邺城与佛教

 Michael430 2020-03-30

魏武争雄六龙战

隐隐都城紫陌开

流年不驻漳河水

明月俄中邺国宴

可惜望陵歌舞处

松风四面暮愁人


    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美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群雄逐鹿,硝烟四起,此后百年,烽火连天,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信仰缺失。
    幸或不幸,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原、处在同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缓慢磨合过程中的佛教,终于凭此良机,从最初的星火传承渐呈燎原之势,并借由统治者的推广和高僧大德者的传播,与邺城这片土地一起交织出了辉煌灿烂的邺城佛教文化。

和合共生

临漳邺城佛造像展

展期:2019/8/6 - 2019/10/6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

票价:30元

8月6日,国家博物馆开启了临漳邺城佛造像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71件(套)河北临漳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的佛像精品,其中有许多件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佛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以东魏和北齐为主。

8月21日,鸣鹤书苑考古与艺术俱乐部成员共同前往国博观展,并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副队长,副研究员——何利群老师进行讲解。精美绝伦的佛造像不仅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造型变化也在诉说着邺城与邺城佛教的兴衰。

邺城建置


邺城地处华北平原,西凭太行、南临黄河,北临漳河、滏阳河,南有洹水和淇水,平原千里,漕运通畅,水草鲜美,物产丰富。其位于华北地区南北交通要冲,是古代从山东到西北、从中原到幽燕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腰膂”之称。如今北京至广州的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高铁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都从遗址附近通过,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首建邺城“以卫诸夏之地”。

战国初年,魏文侯启用西门豹为邺令,破除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灌溉农田,使漳河两岸成为了粮草丰沛的地区,为日后邺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秦代在邺置县,西汉时成为魏郡所在。
东汉末年,邺城成为冀州治所,袁绍在占据邺城后曾说出“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可以南向以争天下”的豪言。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占邺城,初步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并逐渐将经营重心由许昌转移到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受封魏王,以邺城为王都,邺城成为曹魏实际的政治中心。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了邺城考古队,在遗址及周边陵墓区开展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持续勘探与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考古发掘了曹魏时期的城墙、城门、道路和主要宫殿遗迹。公元210年前后作为曹魏王都营建的邺城,即为邺北城。

△陶砖 金凤台出土 汉魏时期 公元前206-公元265年

陶砖主要用于包砌筑台基或城墙,亦可铺地。
金凤台,“铜雀三台”之一,始建于建安十八年(213年)。


邺北城平面大致呈横长方形,东西约2400~2620米,南北约1700米,其布局改变了以往都城缺乏统一规划,宫殿衙署分散,道路曲折、交通不便等弊端,在都城建设中实行统一部署,严格规划,宫室集中,坊里分明,中轴对称,开创了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一种崭新的模式。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于邺。

鉴于邺北城破坏严重且难以安置大量的外来人口,于是在曹魏邺北城的基础上增建南城。

考古工作确认了东魏北齐邺南城内城呈纵长方形,东西2400~2800米、南北3460米,并推断在更大范围内还有外郭城。

△莲花纹瓦当 邺南城朱明门遗址出土 

东魏-北齐时期 公元534-577年

邺南城的规划“上则宪章前代(曹魏邺北城),下则模写洛京(北魏洛阳城)”,对隋唐长安城的设计产生了直接影响,而长安城的模式不仅被宋代以后的开封城、北京城所继承并发展,同时也是日本古代的平城京、平安京,韩国的新罗王京等东亚各国都城争相摹仿的蓝本。

△邺城平面图

邺城虽建都于乱世之际,作为都城的时间也较为短暂,但在政治制度、城市建设、文学艺术和宗教传播方面却对后世影响至深。

和合共生


十六国时期的邺城佛教
据文献载,邺下佛教初兴于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
西域高僧佛图澄不远千里来到中原,后赵统治者石勒、石虎两人对他以礼相待,恭敬有加,并尊称他为大和尚,凡事必咨而后行。佛图澄借此劝诫石勒悯念苍生、多行仁政,中原士民受益良多,官宦士族及各族百姓奉佛者日众。
石虎即位后,于335年将都城从襄国迁至邺城,更奉佛图澄为“国之大宝”,倾心礼敬。而民众则竞相出家奉佛、营造寺塔,从而引发了佛教史上最早的华夷之辨,其结果是佛教从制度上列入后赵供奉的宗教信仰。
佛图澄在邺弘法期间,威望日重,声名远播。海内外名僧前来求学受教者络绎不绝,邺下佛学渐成体系,僧团规模初具雏形,佛法之盛,前所未有。


北魏-东魏时期的邺城佛教
北魏建国之初,对佛教知之甚少,国人或未闻佛法,或闻之而不信。
天兴元年(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营建寺塔,允许百姓剃度出家,此为北魏官方奉佛之始。
公元423年,太武帝拓拔焘即位后,雄心壮志,力图一统中原北方。但连年征战导致兵源不足、军费紧张,而佛教僧侣不从兵役、不纳赋税;加之寺院经济与封建政权互相争夺耕地、人口、税役等资源,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拓跋焘正式发起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运动。“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虽然太武帝灭佛持续七八年之久,且手段残酷,但太子拓跋晃一直笃信佛教,暗中为佛教提供了许多帮助。452年,文成帝拓跋濬(拓跋晃之子)登基后,即宣布复兴佛教。

△谭副造释迦牟尼像 北魏

△刘伯阳造释迦像 北魏

这一时期(约公元450~500年,北魏中后期)所出土的佛造像与同时期云冈石窟风格一致(云冈一期、二期早段)。

此时的云冈石窟受到印度造像影响较多,分为两种不同风格。

一为犍陀罗,位于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

亚历山大东征后,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风格传播至中亚地区,其造像特征是波浪状的发髻与通肩式袈裟,佛像面部为欧罗巴人种。犍陀罗由于地理位置偏北,造像所穿通肩袈裟也较为厚重,属毛毡类衣物。

二为秣菟罗,属印度本土。

其造像特征为头部发髻呈螺旋状,坦右式袈裟,佛像面部为早期印度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位于热带地区,佛像所穿坦右式袈裟衣物轻薄,这与现实天气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最早的佛像,面容虽为东亚人种,但发型、服饰、造像内容均受外来文化影响。

     △犍陀罗佛造像                        △秣菟罗佛造像

公元485年前后,北魏太皇太后冯太后及孝文帝实行一系列全面的汉化改革政策,改汉姓、禁胡语......迁都洛阳后,甚至还将皇室祖籍地改为洛阳。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佛造像表现出鲜明的汉化特点。

△坐佛三尊像 北魏

此阶段的造像特征与6世纪初龙门石窟造像相近,是模仿南朝造像出现的新样式。

“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是此期佛造像的典型特征。

佛像身材瘦削、面容清秀,波状发髻,肉髻较细高,直鼻细目,长颈削肩,符合魏晋时期的病态审美。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胸腹间束结,结带下垂,衣纹厚重,衣褶繁密层叠,两侧外扬。供养人也有别于前期窄袖的鲜卑式服装,头戴高冠,身着宽袍,作汉族士大夫装扮。

△立佛三尊像 北魏

△智宾等造释迦像 北魏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前期依旧继承了北魏后期的造像风格,一直持续至东魏孝静帝元象、兴和年间(6世纪中叶)

6世纪中叶,造像样式主体延续前一阶段的风格,只是在局部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褒衣博带”仍然存在,但“瘦骨清像”已非主流审美,佛像面部变圆,胸腹间的束结也有所减少。

△菩萨立像 东魏

△思维菩萨像 东魏
北齐时期的邺城佛教

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王朝,定都邺城。

北齐国祚虽短,仅仅二十余年,但对佛教的传播、推广却极多。

高洋登上皇帝宝座后,大兴佛教。其本身性格十分残暴,杀人如同儿戏,甚至对他的子侄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他又十分迷信佛教,曾亲受菩萨戒。在他在位的十年中,邺城及中原地区佛事活动达到一个极盛时期。

到了北齐末年,后主高纬信奉佛教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把邺都三台宫施舍给大兴圣寺,后来又把并州的尚书省也施舍为大基圣寺,把并州的晋祠舍施为大崇皇寺由此可见,北齐的皇帝对佛教的信奉到了何种痴迷程度。

此外,北齐的妃、主、诸王也大都信佛,不少废后往往出家为尼,公主、郡主出家礼佛的也不少。这样一来,在北齐时期,邺都做为国都,自然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活动中心,使佛事活动进入巅峰时期。

据史料载,北齐全国寺庙有三万所,僧尼近二百万人,而仅在国都邺城,寺庙就有四千所,僧尼近八万人。这组数字较之后赵佛教初兴时期的全国僧尼 近万人翻了200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可见其发展和传播之广。

△坐佛五尊像 北齐
北齐建国后,认为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即为孝文帝实行的全面汉化改革,因此,在整体上进行西胡化、鲜卑化,佛造像也不例外。
北齐佛造像摒弃了前朝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吸收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风格以及东魏的造像工艺,融合出了北齐新样式——龙树背龛式。
这一时期造像的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层叠的树冠形成背屏锯齿状或扉棱状的边缘,造像组合周边常有龙、塔、飞天、璎珞等装饰。
主尊和胁侍形像几乎均身着薄软贴体服饰。主尊以坐佛为主,个别以交足弥勒、思惟太子或菩萨作为主尊。常见七尊像组合,胁侍除弟子和菩萨外,还多见一种头梳大螺髻的形象。

△北齐佛造像

结语

577年,随着北齐灭亡,北周武帝将灭佛运动推广到邺城及北齐境内,之后杨坚又在邺城实行了毁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在此期间遭受沉重打击,寺塔尽毁,僧众流离失所,流传20余年的“龙树背龛式”造像旋即淡出历史舞台,邺城佛教也由此衰落。

邺城佛教虽终止于此,但其佛学精髓深深根植于隋唐以后的华严、法华、法相、净土、禅、诸律宗及三阶教中,形灭神在,传承有序,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

△俱乐部成员与何利群老师合影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国家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网络
参考文献:
[1]何利群.三国故地 六朝故都 邺城佛教考古新发现[J].大众考古,2017(12):20-27. 
[2]何利群,朱岩石,沈丽华,郭济桥.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6(04):563-591 593-600. 
[3]孙亚蒙. 魏晋南北朝邺城地区佛教信仰研究[D].河北大学,2016. 
[4]何利群.十六国至北魏时期的邺城佛教史迹[J].中原文物,2016(02):45-52. 
[5]乔凤岐.论东魏北齐定都邺城的地理因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1):115-118. 
[6]何利群.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发现及相关问题的探索[J].华夏考古,2015(03):88-93 2 164-166 169. 
[7]何利群.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J].考古,2014(05):76-87. 
[8]朱岩石,何利群,沈丽华.邺城佛寺的兴衰[J].中国文化遗产,2013(06):82-89 9. 
[9]何利群,沈丽华,朱岩石,郭济桥.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2010~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3(12):25-35. 
[10]朱岩石,何利群,沈丽华,郭济桥.河北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与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J].考古,2013(07):49-68 2. 
[11]张鹏林.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时期石窟研究[D].郑州大学,201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队,朱岩石,何利群,李存信,刘涛,韩建华,沈丽华,郭济桥.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与发掘[J].考古,2012(04):3-6. 
[13]朱岩石,何利群,艾力江.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塔基的发现与发掘[J].考古,2003(10):867-870. 


   

鸣鹤书苑新媒体运营部

-  END  -


专注考古: 荐展  /  快讯   / 学术  / 

(鸣鹤书苑微信,欢迎打扰)

既然你已经在看了,就点个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