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岳:长三角城市要为新产业生长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零点有数 2021-02-22
本文根据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博士在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城市协调会合肥分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42年我们都可以看到营商环境的持续改进,中国今天实现的经济发展的程度,佐证了中国在作为一个商业目的地和一个商业源动力地的能量,而且这一切还需要持续提升,而长三角当仁不让地站在持续提升的最前沿。如果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经济要保持强劲的发展,长三角要成为强劲增长级。一方面相当于我们要用有限的一段时间再造一个日本的经济体量,另一方面,低水平洼地的爆发式增长容易理解,因为基数低。倘若本来就基数很高,怎么能够成为强劲增长极?所以这是对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更多的垂直新产业突破会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营造适合垂直产业发展的精细化的营商环境就是对这样的关键的回应

今年中央对于营商环境的打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法治化。一个地方落后的现象有很多种标准,其中有一个标准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相对更重关系,相对先进的地区相对更重规范,这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很大的一个区别。法治化确保营商环境的各个环节都形成标准化的操作,真正的目标就是保证陌生化办事,一视同仁,形成更加持续、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第二,国际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构建,多年第一名的是新西兰,新西兰设有专门的数据公开平台,主动公开政府数据并鼓励信息再利用,涵盖了25个领域、145个机构组织,共计54,000个数据库。很多排名在中国之前的国家和政府,依然在积极地减税降费、程序透明、减少营商成本、提高数据与信息的可利用水平,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三,市场化。让市场的作用更大一点,至少得有两个核心作用,生态化的服务和专业化的服务。一个企业如果靠政府靠多了,它就会被养成动物园里的老虎,它不可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生态化就是鼓励与支持行业垂直领域的聚集,给予领头企业与配套服务企业同样的支持,让企业在群聚中找到互相服务的机会,从而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最佳服务性价比、最佳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我们绝大部分的服务还可以由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国家制定的政策由专业人士来辅助实施,找专业的机构和人办专业的事,国际化的本质是构建符合全球化市场规律的要素配置体系。

在目前我们国家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里面,前端政务服务的指标占了超过50%,而前端政务服务是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把那么多政府部门的许可办理事项,放到“一门、一窗、一网、一号、一次”去办,把行政分割的做法变成整合型政务服务。过去我们习惯了科委管科创、文化局管文创、商委管服创、金融办管金创、网信办管数创,其实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当然是数创合一的。整合服务,办事便利。不只是标准化考试,一个地方数创合一的能力越强,一个地方新产业脱颖而出的机会越高,营造、维护和助长新产业要素应成为地区间营商环境建设的分水岭。

长三角的主要城市均围绕新产业构建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例如,苏州聚焦智能经济、氢能源产业,形成发展新引擎;南京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连续三年将新年“第一会”和“一号文件”聚焦于“创新名城”;合肥更是对于新产业的投入与聚焦独具特色眼光。建设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产业政策接地气落实到位,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发挥平台作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这些都是将营商环境围绕新产业发展而优化的做法。


长三角不同的城市已经有这个意识,自觉打造在某些方面或者是某一个角度的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以我们环境科技产业为例,这是合肥的十二条产业链之一。要打造以创新环境产业为核心的营商环境,那么工作的展开就有了明确的新目标:

第一,打造环境科技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加快环境科技产业生态圈体系构建,通过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和供应链的补链强链,形成以环境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打造一体化的环境产业研发创新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共同驱动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搭建平台,促进同一产业链中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协作发展。

第二,制定产教融合、以产为主的人才培育模式。以合肥为例,确定合肥市环境科技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路径,形成产教融合、以产为主的人才培育模式,实现人才+产业的精准对接。首先要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大力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其次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抓住机遇吸引人才入驻;最后要加强高技能职业人才建设,适应承接转移需求。不只重视产业高端人才的吸引,还要注意针对产业腰部人才和中坚骨干人才的吸引政策,把新产业基础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当成一个重要工作来抓。

第三,构建环境科技产业的垂直政策丛。以无锡为例,构建发展物联网产业,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物联网核心产业链,重点发展智能硬件、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等核心产业;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坚持协同创新,积极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等;推进融合应用,以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应用为突破。因而合肥围绕环境科技产业,针对研发平台、融资支持、人才支持、产业配套、产业推广等,构建该细分产业的丰富的政策体系。

第四,实施环境产业的桥头堡战略。不同于只想拉进来的招商模式,合肥要展开环境科技行业的桥头堡战略,建立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和本地对接的环境科技产业桥头堡,形成本地落地化园区+北上深合作生态圈常态互动的机制,提升产业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所以回到大会的主题上,我们关注的是环境技术产业的一个发展,围绕环境科技产业创造一个在全国富有竞争力也是该行业最需要的的营商环境的产业生态。使得今天我们看到的合肥环境谷,从环境科技创新成长项目到落地的环境科技大项目,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到分层次环境产业人才发展机会,都是一个最佳的目的地和发展策源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