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水、浠水、蕲水, 你分得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凡人之力 2021-02-22

     【鄂东巴人之谜】

    蕲水浠水本是两条河(5)

上回讲到“五水”的巴水,也就是今天的巴河。有读者接着就提问,另外的四水,有考证吗?同样,历史学家冯永轩先生在《五水与五水蛮——两晋南北朝史札记一则》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

二、蕲水。《水经注》说:“出江夏蕲春北山,南过其县西,又南至蕲口南入于江。”《通鉴》胡三省注:“水首受浠水,枝津西南流,历蕲山,出蛮中。”这些说法都欠清楚。实际上,蕲水又名蕲河,源出蕲春县东北四流山,西南流合童子河(因此蕲水也有称为童子河的)、白茅河、泥河诸水,西南至县西蕲口入江(应该说流入八里河)。又有人说这条水是源出东北大浮(一作桴)山,这是由于一水两源的缘故。

三、希水。就是现在的浠水,源出英山县西南,当地人称为英山河。经罗田,又西南流,名为落翎河。过崄(音同险)石,名为崄石河、古河、又名界河。入浠水县,称为浠水(希水),至兰溪镇入江。

从冯永轩先生考证就知道,从河流命名来看,蕲水和浠水是两条不同的河。但是,黄冈人都知道,浠水县过去叫过蕲水县,单从县名上来看,历史上的蕲水和浠水又大体上是一回事,是指同一个县(当然区划不完全等同)。这个历史怎么讲得清楚呢?

那就结合《浠水县志》(1992年版)“大事记”(第612页),了解一下湖北浠水县名的流变史,简要归纳如下:

1. 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设置希水县,蕲水县(辖地有一部分在今浠水境内),属豫州西阳郡。(希水县和蕲水县此时是并行的)

2. 元嘉三十年(453年),巴河口至五洲一带侨置(音念代)县为孝宁县,并将原希水西部划归孝宁。

3. 萧梁普通元年(520年),于希水置永安郡,隶属湘州(州治在今大悟县东),改县名希水为浠水。(从此以后,汉字中多了一个字,,专门指代一条河和一个县)

4.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县名浠水为兰溪。

5.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兰溪为蕲水。

6.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为皇帝,立国号为“天完”,改元“治平”,建都于蕲水县城。(这个时候蕲水不是县了,而是天完国的首都)

7. 民国22年(193361日,由孔庚提议,经省政府同意,蕲水县改名为浠水县。

再从《浠水县志》“建置区划”(第4041页)来看,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浠水与周边县市难以割舍的关系来:

1.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蕲春县,浠水县境为蕲春县辖地。

2. 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因避晋孝帝母名阿春讳,改蕲春县为蕲阳县。

3. 元祐八年(1093年),划出蕲水县北部石桥铺置罗田县

4.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灭汉(陈友谅部),改蕲州路为蕲州府,府治蕲春,隶湖广行省,蕲水县为其所辖。浠河以东(今浠水县境东部)从蕲春县析出,并入蕲水县。

5.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蕲水县改隶黄州府

6. 1951年,黄冈专区(今黄冈市)将蕲春县所辖散花洲、黄冈县所辖马岐山划归浠水县管辖。

7.1952年,黄冈专区(今黄冈市)将浠水县所辖团陂区三港、感应两乡和关口区严坳、学堂两乡划归罗田县管辖,与蕲春各半的界岭街(11户)全部划归蕲春县管辖。

至此,“五水”还有赤亭水、西归水,只好留待下回分解了。

(注:文中配图由许锐友情提供,特此致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