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市博物馆里牛年看牛

 阳光之波 2021-02-23

真正让人长见识的还是图书馆和博物馆,图书馆是以书为媒,传经送宝,博物馆是以物为媒,讲经说法。带小朋友去西湖公园玩耍,路过衡阳市博物馆,就走进去瞧瞧。没想到市博物馆正在举行“牛转乾坤”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活动。

在观展的过程中,这两张十二生肖造型的泥塑,让我马上就想到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猫的报恩》里的场景,猫王来邀请小女孩进入猫的王国时,他们的仪仗队就是这个阵势。

有一些绘在文物上的图案,由于绘制颜料、方法不一样,颜色虽然并不是很鲜艳,却显得典雅而古朴,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有一些岩画中牛的造型,古朴精炼,简洁大方,让人叹为观止。

用泥土捏成的牛的造型,体格丰满,眼神逼真而恐怖,我们原来常用“瞪着个牛眼珠”来形容这种眼神。

至于铜铸的牛,则奢华得多,不仅线条复杂,装饰丰富,而且整体造型圆润丰满,让人惊叹这种金属凝就的力量。

红漆盒上的牛,以局部透视造型,别有一番风味。

河畔镇江的铁牛铜人,仿佛见证了许多历史的沧桑,身上早已锈迹斑斑。

套色的剪纸,让人感叹民间艺术的机智与纯粹。

二楼的展品则是馆藏文物。大多数文物,没有详细了解,就不知道来龙去脉。但有些文物上的雕刻与装饰,放大了看,却别有一番感触。

 

花瓶上的龙,张牙舞爪,瞪圆了眼睛,脚踏着烈日,栩栩如生。中国文物上颇多龙的形象,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真出现过龙这种生物?倘若没有,古人光凭想象怎么能够构建出龙这么个鲜活的形象呢?

有些瓷器上的瑞兽,馆里也没有做详细说明,不知道是麒麟?还是别的什么?

让我惊奇的是,居然还有魂瓶。回家后查找资料发现,魂瓶为冥器,也称魂魄瓶,源于西汉,兴于三国,盛于宋代,衰于民国,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随葬器物。魂瓶最早起源于人们纪念忠于殷商而誓死不食周粮的伯夷叔齐二人,在随葬品中放装五谷杂粮的“五谷襄”。宋代的魂瓶主要是帮助死者的魂魄上天,是用来镇墓和引魂的,是随葬品。在宋朝,平民百姓和中下级官吏去世后下葬,墓穴里往往会放入一对魂瓶。如果是夫妇合葬墓,墓穴里会有两对魂瓶,男尸附近放一对,女尸附近放一对。墓穴里随葬魂瓶的风俗,在宋朝淮河以南的地区比较流行,特别是在江西,几乎每一座宋墓里都能发现魂瓶。据民间传说,魂瓶里面就像是子宫,可以滋养魂灵,魂瓶把灵魂盖在里面,所以被称为盖灵术。

有一处铜马,简介上说是大宛汗血宝马,眼睛很大,胸脯圆滚,体态不高,但四肢粗壮有力,马嘴似乎比一般的马要宽大一些。

有一处塔型银壶,看起来怎么像喇嘛教使用的器具?

博物馆的作用或许正在此,无论多高学识的人走进去,都秒变成学生,脑子里装满了问题出来。

博物馆是个需要反复多次进入学习的场所!

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明天馆里还安排了十二生肖的研学活动,8岁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参加。可惜我们的这些小朋友太小了,参加不了了,只有等着他们快快长大咯!

(长按三秒关注视频号“阳光之波”可观看相关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