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轩源教拳收新徒,众人拾柴起活心

 太极璞谷斋360 2021-02-23

        这周周六下午,吴师兄带他的一位朋友过来学拳,明昊、小志也预备这天拜师。

        两点,人已到齐,轩源与新学员讲第一堂课。

        听轩源讲拳,需要一个开放的思维。开场十几二十分钟,轩源把太极拳的广博与精微铺点到,大家在这些命题前,神容很快就肃静下来,凝心静听……

       “我们练太极拳,追求什么?”轩源起首便发问。

       “太极,是一种相对的和谐。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极性的世界,产生许多烦恼与不解。这许多是因不和谐而造成的。”

       “物质世界,是心的反应。所有可名的东西,无不是人的心念所赋予。如这棵榕树,千百年来不断重复这个由前人起的名称,而成为它的代名词。但榕树本身,是无所谓榕树或柳树的,只是人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所赋予的名词称谓。‘名可名,非常名’。心如明镜,照到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心生万物,物质是心的显现。”

       “在这一切产生之前,那个绝对平衡的状态,就是无极。无极无外无内,无善无恶,无大无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是如零状态。”

       “零状态以十字纵横轴论,只要往任一方向略加,必有相应的负数相应。人只知道加,不知相应的消减这个规律,就是极性思维。”

       “比如,以零为中心,你赚了十块钱,为正十元。但你不小心丢了,是不是负十元?正负相抵还是零,但正负之间是有作用有影响的。”

       “还是以零为中心,你是千万富豪,为正千万。但你弄丢了、亏了赔了,就为负千万哪,虽然正负相抵还是零,但你不一定能回去了。”

       “同样,以零为中心,追求名利,得到名利,可是同时,就失去了自由。追求武功,得到武功,但同时,可能失去了健康和平静……这一正一负之间,拥有与失去相对应,两两相加还是零!借此可明白,零是万物的初始态,而事物的发展也会归于零。”

       “学拳就是去了解与加相对应的负数,知道加的同时有减,阳的同时有阴,是阴阳互抱的,不分彼此的。这样,遇到烦恼不平事,懂得寻找相对的平衡和谐,烦恼就减少了,家庭、工作等相应和谐了,练太极拳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学108不是以学会武功为目标,而是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武功是你有了太极的思维方式之后,通过勤悟多练而自然发展出来的。”

       “从不平衡(多极)到相对平衡(太极),再到绝对平衡(无极),这也是从多极的宇宙返璞归真的过程,这需要了解宇宙的结构……”

        轩源执着粉笔,一边说,时而蹲下在粗糙的地板砖上板书,不一会儿,地砖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粉笔字,众人围绕在他身边静静聆听,时而思索。有路过的行人也停了脚步,在旁边静听……

         轩源这次讲课,无极太极多极之间的关系明确清晰,并以图示。

        “这个图中,无极即是道,道生一(太极),一生二(两仪),二生三(多极)。那无极在太极拳中是怎样的呢?以世俗语说,无极就是‘静’。”

       “打拳,是从多极回归到无极这零状态,心念只以‘静’贯穿,无他念(无力,无巧,无智……)唯以无极的宏大为参照,去感受这个回归的过程,生发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

        “搞清楚无极太极多极的关系,然后第二个问题,太极拳怎么练?”

        “学习太极拳,要过三关:1,恒心关;2丹田关;3,明理关。”

        “第一点是老生常谈,也是讨论太极拳的基础。第二点,丹田关。以地球地心为例,地心不是死的,它时刻在高能聚变,才有地球的活力。地心的核聚变产生地热能量,强磁场保护地球万物,地球因地心的活力而富有生命、朝气。”

        “如果地心死了,地球的所有会被外界剥扰,生命也不复存在。”

        “具体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不死的中心源,即丹。丹活才有生命。”

        “人的丹,初步理解,就在百会至会阴;肚脐至命门的交点处。所有的动作,都是从这个丹联结而出。”

         轩源并以提手上势说明动作由丹出。

         再引申到丁步出脚的阴阳说明,教导学员明虚实。先是单纯指出步法的虚实后,再说明实者带虚意,虚者带实意,把虛脚绷紧,实脚不出力……

         这样从理到身,把丹、虚实、阴阳……表达出来让学员慢慢理解。

        “第三点,明理关。”轩源在地板砖上划出太极图,借阴阳鱼图说明。

       “这个圆,代表无极。一动,就生两仪,就分阴阳。其实这个阴阳鱼图是人的心念在动而已。这一动,就是这条S线,是心一念。”

       “心一念和与之同时生成的的阴阳两仪就构成三。而这之前将分未分的状态就是太极,即转化态。”

       “不断产生的念,这个圆中就不断地有S心念线产生,不断有阴阳产生,就是三三三…………三生万物。”

       “所以,是心生万物,是心生世界,心与物质是同时存在的,因心念生而有阴阳。阴阳是心念的反应,心念是阴阳的前驱。”

       “心念一生,即有阴阳,是不可分离的。就像一对夫妻,纵然有矛盾有争吵,只要不分,还是夫妻。一分就不是夫妻了。”

       “从以上所说,就知道太极拳不是肢体运动,而是心的演绎。所有的动作,都是心在关照着动作的轨迹,打拳要用心打的……”

        继而讲解前弓上步,后坐落步……经过调整,学员的神态与精神,都有一种庄重凝厚浩然。

        轩源层层剖析,把无极太极多极的庞大复杂的关系精简核要地勾勒出来,丝丝入扣,紧凑周致,一气呵成,引人入胜……很棒!

        这堂课上完,已近黄昏,吴师兄几人告别后,轩源对小珠说:”今天明昊,小志拜师,你来见证,咱们一起吃顿饭。”小珠欣然应邀。

        明昊经过几次轩源的调教后,拳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清清瘦瘦的青涩大男孩,对师父师兄们很尊敬,心地纯朴,听话,身体的柔韧性也不错。文化程度高,轩源很是喜欢。

        小志与明昊年龄相仿,性情相近,他因小珠而认识轩源,男孩子对推手的兴趣是天然的,又听得轩源对太极拳近乎论道的高度,让他有了亲近心。听闻明昊要拜师,他也提出这个愿望,于是便结此善缘。

        席间明昊、小志敬上拜师礼,各斟三杯茶,轩源一杯敬天,一杯敬地,第三杯才喝下。礼毕,大家复坐。

         轩源说:“今天我很高兴,收了这两个年轻人,吴拳后继有人!”

       “太极拳不是老头拳,这点大家已有共识。她是智慧拳,文化拳,心拳!只有拳的拳,那练拳击就可以了。但培养太极的思维方式,无极的哲学高度,这比打拳更难,但也更重要。所谓明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所以你们年轻人肩膀上,要扛起一些重担,但首先自己要学明白,练明白。坐言起行,知行合一是修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明昊说:“在大学里我选修了哲学,但是在师父这,让我感到哲学很接地气,直接与生活相关,我没想到打拳要与生活联系到一起。”

        小珠笑:“生活上的历练也会滋养太极拳,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出世更入世,这是我对太极拳的感觉。”

         轩源也笑了:“菩提出烦恼,能将烦恼转化为前行的能量,这种能力是要培养发掘训练的,太极拳修身养性,也体现在此。”

        小志有说:“下午听师父讲零状态,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街上见到的乞丐,可能他曾经是个富豪呢!或者见到有些人飞扬跋扈,可能后面有牢狱之灾等着他呢……”

        轩源接话:“所以你的心念决定你的命运!求名得名,求仁得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求的是近自然,它的因果正负也是自然,一抔黄土掩风流,还是得在自然中!”

       “那么事业家庭等等,也是有求的,难道也不对吗?”小志问。

       “人应该有目标,有人生规划,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也是应自然呀!只是不要将人的欲望过分地附加在应做的事情上而已,通俗讲,就是不要那么功利,君子取财,取之有道。”轩源说。

        小志闻言静下思索了一下:“真是非一般的难啊……”

       “所以要发愿啊!为了达成这目标,要发愿,要起行,要不断反思,要不断摸索……人一生的长度不外乎几十年,但高度,就在自己攀登了。”

       “发愿,功德不敌业力,业力不抵誓愿!你们还年轻,早看到未来,早上路,前途无量!”轩源轻笑着说,明昊小志也笑颜可人,频频劝食,大家以茶代酒,几番举杯,席间充满朝气,轩源也如少年。

       “本来我心已死,但今天又能收到徒弟,我的心又活了……”轩源私下里对小珠说了这句话,小珠感受到他心里的喜悦。

        席上轩源畅谈他的感怀,还感谢小珠在这里维系……小珠说:“我也没有做什么,首先是您的现身说法,带引着这些弟子上路;再就是伟城师兄、小明师兄,阿深等等师兄弟们有心出来聚集维系;还有我父母、兴隆、悦悦他们都通力支持我学拳练拳……不是大家的合力,就我一己之力,根本做不了什么,是大家的努力成果。”

        是的,是大家对太极拳深厚的文化、理念的追求、坚持、守望、顾惜、维系……才有现如今的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