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行漫记·24 自在的人生

 _冯晓晖_ 2021-02-23

远离尘嚣,享受艰辛而又自在的人生。

进藏旅行的魅力,或在于此。

——※※※※※※——

01 告别拉萨

昨夜,雨下个不停,出门一个月了,也没遇到过如此连绵的雨天。

清晨,依然下着中雨。在拉萨的这么多天,就没有见过朝阳。拉萨可是号称“阳光之城”的。

昨天傍晚,我和相公从日喀则回来与华哥、李兄汇合,今晨看到这样的天气,拉萨附近最后一个计划旅游目的地——羊湖——也只能放弃了。

去尼泊尔的那天,也曾计划先去羊湖,因下雨放弃。这回还是同样原因。

那就走吧。走得再远,终归还是要踏上回家的路。

客栈女老板为我们系上白色的哈达,祝福我们旅途平安。

在雨中离开了拉萨,望着远处在飘摇模糊的布达拉宫,还是有些感伤。在西行的一个多月中,这是第二次不舍得离开一座城市,前一个是西行正式开始的地方——成都。人云:男不进川、女不入藏,成都与西藏两个省会,有太多让人难舍之处。

有些地方,你去过后发誓不会再来;有些地方,去过也就是去过罢了;有些地方,你会想到可能再来一趟;有些地方,你知道自己一定会回来。拉萨是最后一种。

小昭寺、罗布林卡,市郊的三大寺等等,很多地方都没去,留下诸多遗憾。也挺好的,有机会下回来补,平时也是个念想。

人生,总是,也应该,在遗憾中度过。

再见了,拉萨。

02 掠过山南

离开拉萨,进入318国道,我们又回到了川藏线,将要从山南地区掠过,进入林芝地区。

山南是西藏最小的地区,面积也接近重庆。到了西藏、新疆,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广袤无垠。

山南在西藏的地位颇高,吐蕃部落发祥于此,藏王在这里传了三十多代后到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迁都于拉萨。历代藏王去世后依然归葬于山南祖地,至今这里仍有数十座藏王墓群,每年有无数藏人、汉民前来凭吊这些伟大赞普,缅怀他们昔日的荣耀。

在路上看到一个不太大的指向牌,上面写着“藏王墓”。我们视若无睹,驾车飞驰而过。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藏王墓,吐蕃王朝延续了两百多年后,被愤怒的农奴们推翻,起义军将那帮残酷压榨人民的统治者的祖坟全数捣毁。你要是喜欢土山包,也可以去看看。

山南当然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西藏的四大神山中的三座,四大圣湖中的两个都在这里。山南还有西藏第一座宫殿、第一座佛寺、第一块田地、第一个、第一个……反正松赞干布是从这里出来的,什么都是第一,只要你信就行。

藏人传说,昔日,在山南的某座神山中,一只猕猴与罗刹女结合,生下了藏人的始祖,山南就是藏人的发祥地。这倒是有些像非洲原始人诞生的历史。

但是,以现代考古挖掘,早在山南的吐蕃部落兴起之前,西藏就已有多个文明存在,其中最早的文明发祥于海拔最高的阿里地区,而不是海拔较低的山南。然而,山南文明为何在后期崛起并压倒了其他地域的部落?

我猜测是由于气候变迁。早期的西藏或许更加温暖湿润,地处平原地带的阿里、那曲的羌塘草原适合以狩猎、游牧为主的人类繁衍。海拔较低且受到印度洋季风影响的山南,过于潮湿,森林茂密,反而不适合早期文明发展,就如现在的亚马逊河流域。

其后,或许是因为气候转冷,西藏的高海拔平原地带的人口发展受到限制,而山南文明产生了西藏最早的农耕。看看人类文明史就知道,只有种地的才能发展出更成熟的文明,并压倒那帮养羊的家伙。骑马的成吉思汗再了不起,帝国也传不了多少代。

因此,占据了有西藏粮仓之称的山南的吐蕃部落,最终统一了西藏,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这一段关于气候变迁的分析,只是我个人猜测,没有实证。

地位崇高的山南什么都是第一,也是当然的。想当年某个民族也就只是占着黄河中游那么大点地方,凭借着农耕文明的优势和天时地利,将东南西北遍布在东亚大陆上的大多数民族灭得连祖坟都找不到,现如今大家都以自己是华夏民族后裔为荣耀,虔诚地拜谒黄帝陵?那个所谓的黄帝哪有什么历史凭据可言?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远古历史中绝对适用。

03 勇敢者的游戏

进入以寺庙多而著称墨竹工卡县,雨水渐止,车辆沿着山谷行进,海拔在逐步降低,两侧的山更绿了,但草甸依然稀疏,景色平常。

这一段正在修建高速公路,山川被撕裂出一道道口子,随处可见的工地上一片泥泞。

此地藏民的房屋陈旧,颜色昏暗,门户胡乱堆放着垃圾。现在看来,西藏三域,有神域之称的卫藏(西藏自治区内),百姓的生活质量远不如有人域之称的川西西藏,甚至还不如马域安多(青海、甘肃西藏)。

西藏,愈是中心,愈加衰落,除却自治区首府拉萨。我想当年一定不是这样。

距离拉萨越来越远,又下起雨来,凄凄的冷雨。

川藏线上有很多骑行者,都是朝向拉萨方向的。在路上遇到一对反向骑行的,我们都感到很好奇,就停车问询。没想到是对父子,他们是我的老乡,沈阳人。父子二人坐火车进藏,再走川藏线返程。这里距离拉萨有100公里,他们少说也骑行了两天。

父子二人都戴着眼镜,瘦瘦的,儿子才12岁,脸磕破了,残留着大片黑色血痂,我猜是出拉萨后就摔伤的。他们穿着雨衣,在海拔4700的高原上瑟瑟发抖。

这位貌似文弱男人的一定有颗强大的内心,这一次骑行必将给儿子留下宝贵的财富。只是不知这对父子能否完成剩下二十多天的艰苦行程,前面就是他们将要遭遇的第一个严峻挑战,希望他们能顺利闯过。

我很羡慕这位12岁的孩子,我们年少的时代没这种可能。

当今这个时代有各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家长,还是太少太少。

前面的挑战就是出拉萨后第一座海拔过5000的高山——米拉山口,也是拉萨、山南、林芝交界点。垭口堆积着很多人,很大比例是那些进藏的骑行者和更加坚强的拄着登山杖的重装徒步者,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米拉山口,是能够遥看胜利曙光的顶峰,过了这个山口到拉萨是一马平川,长下坡。

下山途中遇到更多的骑行者。这批以年轻人为主的入藏大军中也有少部分女性,她们同样是蒙头盖脸,看不到容貌。可以肯定的是,骑到这里已经二十多天,皮肤必然黝黑粗糙。

这让我想起网上流传的那些美女入藏变成女屌丝模样的照片。好笑么?你配嘲笑别人么?你又能做到什么?我喜欢这样的女性,坚强、自信、自立。

提示:米拉山口有几头牦牛雕塑,可以随意拍照。切记,除了这几头,千万别把镜头朝向西藏高山垭口上的活牛或藏人,否则就等着人家来要钱。崇高,与民族无关,低贱,与宗教信仰无关。

米拉山口也是两种气候条件的分野,西边是拉萨的内陆性气候,东边是林芝的海洋性气候。在进入林芝的工布江达县后,单调风景开始变化,两侧山石嵯峨有致,林木更加茂盛,水草更加肥美,有渐入佳境之感。

04 路旁的行者

途径太昭古城。这里是林芝最古老的驿站之一,始建于元代,昔日的唐蕃古道(青藏驿道的中线和东线)以及茶马古道(川藏驿道)在此交汇。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进入古城内部参观。也可以想象,这种古迹只是遗址上的重建,那些古老的物件和房舍,早就在风吹雨打中颓废衰落,以现代旅游这种模式重建的东西,不看也罢。

隔着在雨季中暴躁湍流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隐约还能看到对面山上在岩石中开凿的一线栈道,想当年,真不易。

前往林芝的路上,时雨时晴,天气数变,山峦更青,已有高大松树,云雾缭绕其间。

路遇三位藏民,看打扮应是康巴汉子,向着拉萨方向,冒着雨长磕,如此虔诚,令人感叹。

据说,康巴人的血性最旺,也最虔诚,在寺庙中布施也最大方。

途经一滩涂,河水平缓如湖面,风景堪看。我下车照相,却见水边有一帐篷,猜测或许是藏民,靠近后有人叫道:“过来吃烤肉!”女子的声音,腔调甚是豪迈。

走近看,是三位年轻的汉人,一男两女,都是大学生模样,风尘仆仆的。他们是徒搭进藏,到这里觉得风景甚好,住了一夜后感觉更好,就准备再住一晚。这种旅行态度真是自在。

跟着吃了块烤肉,聊几句,眼见得两个女孩喝酒比喝水还利索,也被勾起了馋虫,正在考虑着是不是跟着一起喝点,同伴却在催促。每回遇到想多聊聊的人,总会有相公之流的在一旁泼冷水,真没劲。

自驾太封闭了,难得接触外人,偶遇几次驴友,对我们都那么热情。人家都说,驴友之间是最能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互敬互爱。

三位徒搭的驴友(照片已做模糊处理)

或者是吧,不然一男两女怎么能在一张帐篷里面睡觉?会不会太挤了?原地不挪窝挤一个晚上,又再来一个晚上,累不累?换我可做不到。

想起我那野人同学,他说驴友们这种行为叫“混帐”,注意是帐篷的“帐”。因为帐篷多是双人的,多带了徒耗体力,还不如男驴友背帐篷,晚上女驴友进来混。反正驴友们都拥有一颗比西藏的天空还纯洁的心灵,挤在帐篷里也就是睡睡觉罢了。

好吧,你说是就是呗,我信还不成?

05 八一镇

傍晚到达林芝地区的首府八一镇,仍是淫雨绵绵。

林芝是西藏旅游中除拉萨外的第二大热点,据说来西藏游玩一周以上的,都会来林芝三天。

我们立即体会到了旅游热的效果,宾馆价格奇贵且爆满,找了很久才住下,价格是内陆同等档次的三倍。

半夜,宾馆楼下马路旁做管道施工的一刻不停,只听得“咚咚咚”、“轰隆轰隆”,夹杂着工人聊天的四川话。开了一天车的相公对晚上的睡眠要求很高,辗转反侧后如一只斗犬冲下楼去。结果,也没换来片刻安静。

等了很久,相公还没上来,我想起了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某人因为什么什么原因被干掉了,就被封到水泥里。相公会不会被那帮四川民工给埋在马路下面呢?迷迷糊糊中我也终于睡着了。

初入林芝,感觉不太好。

从拉萨到林芝的路上,感觉挺好,尤其是遇到的那些徒步的旅者、骑行的年轻人、朝圣藏人、“混帐” 驴友,他们都有乐观的精神与坚韧的毅力。

远离尘嚣,享受艰辛而又自在的人生。进藏旅行的魅力,或在于此。

尾声

“吃不吃石锅鸡?”望着林芝满街的招牌,相公问道。

石锅是林芝的特产,用本地的一种皂石制成,据说这种石头在矿洞中质地柔软,开采时可以刀削斧琢,之后见风变硬。以石锅烹饪食品,因加热缓慢,更适合炖煮。林芝的石锅鸡更是大大的有名,因为选用的是著名的藏香鸡,配以各类中草药,用高山雪水烹制,味道鲜美,绝对大补。

藏香鸡是什么还真搞不懂,绝对是神鸡见首不见尾。从进藏到现在,我还没发现哪儿有养鸡的,为什么林芝满世界都是香喷喷的藏香鸡,从哪儿来的?

以逻辑分析,我觉得石锅鸡很不靠谱。

“咳……”厘清逻辑后,清清嗓子,我准备发言了。

“多少钱?”没等我开口,华哥问道。他一直负责选择餐馆、点菜。

“四百左右。”总指挥李兄道,他以前来过林芝。

“切,四百一只鸡?吃什么不好?走,去吃川菜!”华哥挥手道。

我把要想说的话吞到肚子里。

我们读书人总可以做出各类逻辑分析,其实就是舍不得花钱。简而言之,穷酸。

还是华哥利索。

修订版后记

两年后,我从林芝自驾到拉萨,走的是新修的林拉高速。走高速当然畅快,却也遇不到骑行者与朝圣的香客,更不可能欣赏千年古城与尼洋河的激流,看到悦目的景色也无法停车拍照。

再过几年,川藏高速也会贯通,更安全也更高效。然而,这种自驾还有什么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