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陉之战:韩信成功运用奇谋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赵军

 谈秦说汉 2021-02-23

谈秦说汉(102)井陉之战:韩信成功运用奇谋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赵军

             

  • 前言

井陉一战,是韩信统兵以来第二场经典战役,也是与声称精通兵法的大将军陈馀对阵。但是很遗憾赵国大将军陈馀这次的对手是“兵仙”韩信,对手太过于强大。总的来说,双方实力差距还挺大的,陈馀倾赵国之兵有20万,而这时候韩信的军队,被刘邦以加强荥阳城防为由,抽走了其大部分的精锐,手里只有几万老弱士卒。因此,从兵力的数量与质量上看,井陉之战这一仗是不太好打。但为何韩信又偏偏打赢了呢?

             

井陉是一条狭窄凶险的通道,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所以从这里经过的队伍一定是非常分散,无法排兵布阵防御。也就是说,在井陉通行时,若发生战争,过多的兵力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反而会造成拥挤,成为敌人猎杀的目标。因此,井陉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占领了井陉,就占有了先机。当年,赵王武臣的大将李良平定常山之后,又派他去进攻太原,就是在因井陉被秦军据守才退兵的。

             

  • 战争的起因

韩信打败魏国后,按刘邦的指示,与张耳一道率军进攻赵国。张耳与赵国的将领陈馀曾是“生死之交”,一同在赵王偈手下做过事。巨鹿之战后,张耳取了陈馀的将印兵符,率领陈馀的部队,追随项羽入关,被封为常山王,而赵王歇却被迁徙封为代王。陈馀原本已弃将印离去,也对官场争斗之事心灰意冷了,后来听说张耳被封为赵王,还占有赵地,非常的恼火,于是向齐国借兵打败了常山王张耳。张耳转而又投靠了汉王刘邦,刘邦命韩信与张耳率军攻打赵国。

从魏国进入赵国必须经过井陉,陈馀手下有个将领叫李左车,是原赵将李牧之孙,很有兵谋。李左车向陈馀建议出奇兵三万,在井陉隐蔽小路上埋伏,待韩信的大队人马过去后,截住汉军的粮草辎重。同时赵军在井陉口固垒坚守不出战,粮草耗尽的汉军自然不攻自溃。但陈馀认为,韩信虽然号称领兵数万,实际上也只有几千人,竟然敢以疲惫之师千里奔袭赵国,若赵国仍是避而不出的话,会被诸侯们笑话,于是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

             

  • 韩信用谋

韩信派情报人员打听到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之计,心里十分高兴,于是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三十里时下令宿营埋锅造饭。命令士兵和衣而睡,果然半夜突然下令发起攻击。韩信挑二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汉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赵军营垒附近隐蔽,并命令这两千名士兵,只要看到赵军倾巢出动,就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旗帜。

韩信同时命令伙头军准备做饭,打败赵军就马上开餐。手下的将领都不敢相信,战争胜负未分,但也不敢随意顶嘴,心里嘀咕,你韩信到底有多大把握呀。韩信同时命令一万名士兵,快速通过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阵列。赵军远远望见,都在笑韩信不知兵,哪有背水布阵的道理。天刚刚亮,韩信升起中军大将的旗帜,命令仪仗队走在前面,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

             

  • 汉军背水一战

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汉军假装不敌,丢盔弃甲逃回河边的阵地。赵军果然倾巢出动追击汉军。汉军入河边背水的战阵后,已经无路可退,全军殊死奋战。虽然赵军在数量、及地形上占了优势,但也不能快速消灭汉军。这时,预先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二千轻骑兵,火速地冲进了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成两千面汉旗。

陈馀看不能快速取胜,想退回营垒,饱餐后再战。但回军时看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旗帜。陈馀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兵卒纷纷溃逃,陈馀已无力阻止。于是韩信领河滩背水列阵之军,与营垒中的赵军两边夹击,赵军大败,溃兵四处逃散。汉军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并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 尾声

陈馀最大的错误,是没用李左车之谋,于井陉设伏,失去了制敌的先机。陈馀用兵也有问题,大军出发后,营垒大开,让汉军2000名轻装骑兵轻易冲进去。还有,带兵多年的陈馀,居然无法组织溃兵反击,夺回营垒。这也说明其领兵之能,是有点名过其实了。试想,战败后的赵军,从人员数量上看,仍然多过于汉军,若这时陈馀组织溃败之兵,仍杀回营垒,汉军的二千名士兵能顶得住吗?

井陉之战,韩信只带兵数万,打败了赵军20万。韩信之谋:首先收集情报,得知赵军无埋伏之意,大胆进军;接着派出奇兵,于赵军营垒附近潜伏;然后派一万士兵出井陉口列成不合常理的背水战阵;然后大军从井陉口大摇大摆地出来,吸引赵军主力;又假装败退,进入战阵拖住赵军主力;二千名事先埋伏的汉军迅速破垒换旗;情报战、奇兵战、疑兵战、心理战、勇气战混合运用,因此而大败赵军。

2020/7/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