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行记之三——清晏园

 zzm1008图书馆 2021-02-23
去小镇旅行

清晏园,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坐落在现淮安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坐西朝东,园面积达120亩,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留存的官宦园林。

清宴园的前身是清官府的后花园。风格兼具北方园林的大气和江南园林的精巧,被称为“江淮第一园”。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化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

清景园的园名曾多次更替,更替中有些文化的意味;最初叫“淮园”,是以地名之,其后1800年(嘉庆五年)河道总督吴璥因堵淮河决口有功,见御碑亭上康熙当年赐河臣的“澹泊宁静”四字,忽有所悟而改园名为“澹园”;1808年(嘉庆十二年)尚书来复任因治河不力而受罚,后又官复原职,他又将此园改为“清晏园”,取“河清海晏”之吉;1928年,北伐军攻占淮安,此园被改为“城南公园”;1946年,苏皖边区政府为纪念叶挺等“4.8”死难烈士,将此园更名为“叶园”;1948年又重新恢复为“城南公园”。后经淮阴市人大批准,将修复了的此园又更名为“清晏园”。

清晏园全园可分为前、北、中、西、南五个景区。

甲袁堂

前景区就是清晏园的迎宾区。

前景区主要是太湖石叠成的一片湖山,湖是睡莲池,山则重叠高低,卷曲,假山形态各异,玲珑别致,树木与奇石相互掩映,展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的持色。

北景区:荷芳书院,是清晏园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是清晏园的代表性建筑,清晏园原为清代靳辅所建,乾隆15年(1750年)兴建,曾是乾隆下榻之处;后屡遭变故,清晏园面目全非,唯存“荷芳书院”。

在苏皖边区政府时期,荷芳书院辟为新华图书馆,后因纪念“四八”遇难烈士,又改称“博古图书馆”。

荷芳书院门旁尚有楹联古句: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围绕着荷芳书院是当年的河督游憩之所,碑亭,碑廊就建在这里。

御碑亭:亭内碑刻“澹泊宁静”是康熙御书,表示对河督张鹏翮非常满意,亭柱上的对联:康熙旧制碑石依依随夕照,曲廊新构摩挲款款相留题。

从这些御制的碑文中,可以了解到治水的艰辛和漕运的情况,是一组不可多得的水利史料和历史文物。

古树参天

园内古树,老树不知岁时。

在荷芳书院旁,是总督举办宴席的今雨楼。

今雨楼二层檐下挂着一块“霜雨思贤”的匾额。

如今的今雨楼同样是展览馆,里面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镇水文化。

北景区中部为一湖方形的碧水,湖心为造型别致的湛亭。

湛亭:由河道总督李宏所建并题“湛亭”二字。

有曲桥相通,池边绿树掩映,柳技飘拂,池的北岸有典雅大方的荷芳书院。

池的西岸为一条道路,路的另一侧是一条由北向南的河水,河水东岸立着一座今雨楼;还有一个“停泊”在河水里的典雅石舫——清晏舫。

清晏舫是一座石舫,虽然没有颐和园的石舫那么气派,却也不可多得。

清晏园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功能——接驾的行宫,清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十多次下江南巡视治水,每次经过淮安,就会驻跸清晏园。

中景区:景点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黄石园。

此山叠得错落有致,峭拔雄劲,山四周绿树环绕。清晏园既不同于北方园林,也不同于南方的园林,这在它的叠石艺术上也有表现;一好般来说,一座园林里的假山可以有多座,但其山石的原料绝大多数是统一的,清晏园却不同,它前景的山由太湖石堆成,呈婀娜多姿的江南风韵,而坐落在中部的黄石园则由刚劲雄健的黄石堆叠而成,有北方的壮美。一个园林里有两座石山,风格一南一北,而又非常和谐统一地交映生趣,丰富了清晏园的景观。

赑屃(1771)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民间称“龟奶奶”,背驮“万寿无彊”碑,神话传说赑屃是龙所生九子之一,形似龟,力大好负重,乃吉祥之象征,触摸可带来福气。

龙柱

紫藤花馆,门前焦叶掩映,树藤缠绕。

河帅府:河道总督署后花园大门。河道总督正职多为正二品,或是从一品,副职为正三品,河道总督统领24个营,两万人的河兵,因此,河道总督又称河台,河帅。

这是河帅府后花园的梅花窗

梅花嶺

蔷薇园大门,石狮伫立,飞檐翘角。

蕉吟馆

御碑园:气宇轩昂的门楼。御碑园存有康熙,亁隆给河督的御碑十余文,最早距今已有三百余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事皆去,只有这些笔迹诉说着,运河之都往昔的繁华

总督河道部院,是清代全国最高的治水机构。是国家在京城以外专设的治河决策,指挥和管理机构,管辖着黄、淮、运河。

总督河道部院为2008年复建,集中展示了淮安古今治水成就,成为展示淮安水利的一扇重要窗口。

对联:治重黄淮运,事关天地人。

乾隆南巡的蜡像。治水必躬亲,皇帝亲巡,绝对是头等大事。

清代清晏园历经37位河道总督,他们直接受命于皇帝,位高权重,在这里纵观天下水情,设计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黄、淮水患。

奏疏馆:历史上的淮安是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治淮、导淮、保漕、济运”的治理目标上,河道总督通过奏疏向皇帝献计献策。

西景区,从中景区经经过一座跨越由北向南河水的石拱桥,就来到了清晏园的西景区。

叶园—坐落在绿树丛中,非常幽静,院落间摆满各种珍贵盆景,大厅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奇石。叶园是纪念叶挺将军之意。

园内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时期,人称武庙。

关帝庙,建于明崇祯十一年,是景区内年代最久远的建筑。是淮安历史上仅存的一座。庙宇巍峨壮观,朱墙环绕,彩绘描顶,气势宏伟。

唱晚亭—它站立在清晏园最西南的的一座土山顶上。在亭中向东北可见园中部的黄石山与河流,向南则可见园西南景区的那片荷花池。

南景区,那条由北向南的河水,快到唱晚亭前,开始由西向东而去。它是清晏园中景区与南景区的分界。

紫藤长廊,长廊10多米。

从紫藤长廊向东,两水夹岸,风景如画,到了东头,便可由一座曲桥向东南进环漪别墅。

环漪别墅:又称路家花园,系清代淮安府同知路宗的私家花园。1983年,淮阴市政府对清晏园进行修缮时将其纳入清晏园景区。环漪别墅景区沿文渠河两岸分布,两端以五曲桥和拱桥相连,灵动秀美自然天成。

树木茂盛

竹林

清晏园占地120亩,其中水面就有50亩,园境之美与它的水有很大关系。清晏园的美与它的树也有关,园中树类繁多,或长于河边,或站立山坡,婷婷玉立;园中时有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再次,融南汇北,既融南方园林的精巧,又纳北方园林的气势。

曲廊

清晏园融南汇北,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上,清晏园在造园风格也融南汇北,自成境界。如今清晏园已经被列入文化遗产,主要以古典园林取胜。现已成为一个大型免费开放的,供市民休憩的公园。朋友们,这里是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游览者得以心旷神怡的乐园。这里春季有藤萝,夏季可采荷,秋季赏枫,冬季观雪,风景宜人。而我是冬季去的,遗憾没遇上下雪。

去小镇旅行
7840篇内容 13.6万人参与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