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1万-3258--队旗下茁壮成长的钱义洲

 缠丝拳会馆 2021-02-23

  

  

  

  

  

  

  

  

  

  

  

  

  

  

  

  

  

  

  



峨眉武术的孕育环境

  峨眉山是道家思想之祖李耳的“授道”之地,被称为道教的“第七洞天”;又是普贤道场,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正是因为这“洞天”、“福地”的灵山秀水,吸引了无数帝王将相、世外高人以及追随仙道、佛道思想的凡夫俗子,前来求道学艺,因而峨眉山被称为“天皇真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正是由于有“仙”,有“佛”,有隐逸的“世外高人”,峨眉武术就变的丰富多彩,高深莫测,令人遐思、向往。峨眉山被称为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峨眉派武术的发源地。

  峨眉武术发源地峨眉山的大峨山、二峨山如美女之秀眉,古称为“娥媚”,峨眉山下嘉州古城如凤凰展翅;民间还有传说:峨眉武术是“九天玄女”所创,后有玄女剑法传世;再加上峨眉常用兵器中的“峨眉刺”如女人的发簪,使峨眉武术被许多人联想为是女人(尼姑)所创的拳术。其实,它是后人根据人们对女人没有防范心理的特点,创编了峨眉派其中的一种武术形式(现在四川峨眉、成都以及河南开封一带流传有此种拳术),这种技法体现了峨眉武术的一个多善“诱”、“变” 的特点,它区别与北方武术的大开大合,强攻硬打,它同时也是体现四川人身材矮小,必先“诱”后“打”,善出阴招的拳术风格。但峨眉武术决不是女人(尼姑)所创编的武术流派,据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席、峨眉山高僧释永寿大师在峨眉山举办的三大武术精英赛时说:“峨眉山从来没有什么出名的道姑和尼姑,女人创峨眉武术,纯粹乱说”。

  峨眉武术起源于峨眉仙山,流传于巴蜀民间,并吸收各派之精华,扎根于巴蜀大地,流传于中外。

  峨眉武术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武术的相互融合、渗入、斗争促进了峨眉武术的发展;同时受到了古代冷兵器时候的战争和四川独特的“湖广填四川”等等移民文化、武艺的影响,促进了四川武术融各派武术为一体;再加上巴、蜀各族人民在生存斗争中受到民俗、民风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独创了内外兼修的峨眉武术。从广义上讲,巴渝武术统称为峨眉武术。峨眉武术是“峨眉山、乐山大佛”――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峨眉山,百十万年间,披风沐雨,岩变泥土,草生木长,清流奔泻,修竹繁盛,层峦叠嶂,奇峰高耸,绿荫滴翠,幽谷深邃,林木珍奇,大有秀甲天下之姿。优越、如此奇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和丰富出独特的峨眉武术文化。

  据史记载,《山海经》中所说皇人、中皇、西皇三山即今之峨眉三峰。《五苻经》载: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运用阴阳五行的学说修炼人体精、气、神的内功心法,据四川老拳师介绍,民间流传的“万法归宗”手抄本就讲的有该法),“三一者乃上皇首篇也,能得之者,万祸不能干矣。”各种文字记载“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求道,故皇人所居之地为皇人山。皇人即道家思想之祖李耳(广成子又称李老君),老君渡轩辕成仙。”并传授轩辕长生不老的内功心法。正史人曰《魏书、释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王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禾文德……”,峨眉山有了仙家游历和居所后就有了道教的开发。现在峨眉山还留有当年轩辕黄帝接受李耳授道的之地,即“授道台”风景名胜地。

  由此可见雄、秀、奇、险,绝美天下的峨眉仙山,以其变幻殊异的云海、佛光、晚霞和迷离于山间奇涧的神水、怪石,早已自然的成了历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骚人墨客修持习静与追踪访胜的理想境地,也成了一些不满现实的高人、怪才隐居的好地方。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因为峨眉山有“仙”、有“佛”、有隐居修炼的“高人”,也就演绎出峨眉武术内外兼修的神功。

  从五帝到三国,道教因其练丹、巫术,强身健体和与自然的斗争、集团利益的争斗需要,与时渐盛的发展起来。为此也引来历代众多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求仙问道,以求延长寿命。

  史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的襄助,巴蜀武人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促进了峨眉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富豪贵族为显示自己财富、身价与娱乐等的心理自尊要求,让其武士、下人和百姓等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搏斗、角力、手搏比赛,进而深化了峨眉武术的技击性。

  宫廷、贵府为满足视、听觉感官的享受,把技击动作进行了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在民间,应民俗、民风的延习,劳动人民为消闲、娱乐的需求,把各种技击手段、方法、技巧,编织成流连生动的程序。比较典型的是集技击、艺术为一体,又广为流传巴蜀民间的,传承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渝舞”。由这诸多因素的促成,逐渐产生峨眉武术套路的雏形。

  峨眉山市出土的战国青铜兵器以及乐山各地出土的各种岩墓、陶俑中的武术舞蹈,可以窥见当时峨眉山习武之风。

  《乐山市市志》、《峨眉山县志》、《四川武术大全》记载的“峨眉通臂拳”是由战国时期的“白猿公”(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司徒玄空仿山猿创编的武术套路(现北京牛街流行的白猿通臂拳也系峨眉派这一分支),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于西蜀鹤鸣山(或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张道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其为天师,故称张天师。民间相传张道陵为养生功、纵欲生精的奠基者。

  奉晋代道教在峨眉山崛起,西晋佛教随至,到了唐代二教势力相当。宗教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峨眉武术的发展。隋唐之际峨眉山高僧、道士云集,他们汲取仙山道教的动功和佛教禅修的静悟,逐步完善、发展了动静结合,内外兼修,长短相应,刚柔相济的峨眉武功。

  

(荣昌缠门钱鼎文先生演示峨眉缠闭枪教学参考视频)

  

  附:峨眉缠闭枪招式名称

001 请手提气 002 退回奇门 003 伏地敬礼 004 周天炼形 

005 虚步左拦 006 弓步闭拿 007 金蛇入洞 008 右退崩捋 

009 左退崩捋 010 右退捋架 011 左退下捋 012 海底捞沙 

013 马步横把 014 拦腰踹脚 015 入步穿扎 016 托婴观阵 

017 上步盖把 018 上步翻尖 019 换手回挑 020 马步压拿 

021 插步下扎 022 马步压拿 023 盖步挑车  024 马步压拿 

025 蜻蜓点水 026 翻身托枪 027 鸭行消步 028 鸭行消步 

029 鸭行消步 030 鸭行消步 031 回跳穿刺 032 虚步反拦 

033 上步标枪 034 上步崩托 035 横梁飞脚 036 盖步回身 

037 回马一枪 038 坐步缠格 039 马步拿闭 040 弓步扎枪 

041 虚步挑枪 042 弓步崩举 043 扣脚下扎 044 回步圈托 

045 退步挑枪 046 起身滴水 047 盖步挑车 048 上步左拦 

049 马步拿闭 050 弓步扎枪 051 回身顶把 052 追步翻盖 

053 退步撩把 054 马步横扫 055 拦腰踹脚 056 入步顶把 

057 边缠拿闭 058 马步反刺 059 翻身跃劈 060 弓步扎枪 

061 上步盖把 062 上步翻尖 063 绕身盘枪 064 蹲身劈把 

065 回身刺枪 066 翻身劈把 067 顺步顶把 068 上步翻尖 

069 上步反把 070 换手回挑 071 马步拿闭 072 回步左崩 

073 退步崩托 074 马步拿闭 075 跃步颠提 076 马步拿闭 

077 弓步扎枪 078 翻身劈枪 079 虚步挑拦 080 马步拿闭 

081 青龙献爪 082 虚步拦枪 083 马步拿枪 084 弓步扎枪 

085 托婴观阵 086 上步盖把 087 上步翻尖 088 虚步拦枪 

089 马步拿枪 090 弓步扎枪 091 托婴观阵 092 鸭行左步 

093 鸭行右步 094 鸭行左步 095 鸭行右步 096 上步拿闭 

097 弓步扎枪 098 回穿顶把 099 翻尖旋击 100 翻身跳劈 

101 海底捞沙 102 退步挑枪 103 提膝下拦 104 翻尖飞脚 

105 落步反滴 106 边缠拿闭 107 弓步扎枪 108 起身挥旗 

109 上步盖把 110 上步翻尖 111 插步反扎 112 旋身扫堂 

113 上步压把 114 退步撩把 115 退步撩枪 116 勾脚点滴 

117 跃步翻身 118 落步压闭 119 弓步扎枪 120 回身穿把 

121 缠袖反刺 122 金童摇圈 123 顺步短刺 124 跃步换手 

125 虚步拦枪 126 虚步拿枪 127 弓步扎枪 128 虚步提压 

129 跳步颠刺 130 跳步翻刺 131 跳步撩刺 132 跳步扫刺 

133 跳步挑刺 134 横步拿闭 135 起身摇旗 136 卷云劈枪 

137 追步翻盖 138 回步撩枪 139 饶边横把 140 上步盖把 

141 上步翻尖 142 插步反扎 143 串把回顶 144 金童摇橹 

145 起身反把 146 云顶横击 147 弓步顶把 148 丁步回刺 

149 撤步撩刺 150 盖步摇圈 151 跳步撩刺 152 钻天入地 

153 上步翻刺 154 上步盖把 155 换手回挑 156 虚步拦枪 

157 马步拿闭 158 弓步扎枪 159 收枪亮掌 160 导气归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